腸道“防護盾”找到了!這類飲食或能預防食物中毒

一項新的英國研究表明,食用大量全麥麵包、蔬菜和豆類有助於減少患上潛在致命食物中毒的風險。
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富含纖維的食物有助於滋養我們腸道中自然存在的有益細菌,這些細菌能夠保護我們免受透過受汙染食物入侵的病原體。
這一結論是在對來自45個國家的12,000名參與者的微生物組——即我們消化系統中的微生物生態系統——進行分析後得出的。研究人員指出,一個人是否患上食物中毒與腸道內是否存在一種特定的保護性細菌——糞腸球菌(Faecalibacterium)密切相關。
這些有益細菌有助於破壞一些常見的食物中毒源——一類名為腸桿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的細菌,包括志賀氏菌和大腸桿菌。
在《自然微生物學》期刊上的一篇文章中,專家們解釋說,糞腸球菌以纖維為食,將其轉化為一種名為短鏈脂肪酸的有益化合物。這些酸類被認為有助於防止食物中毒病原體的侵襲。

論文的作者之一、獸醫學專家亞歷山大·阿爾梅達博士表示,研究結果證明了飲食的重要性。他表示:“透過食用富含纖維的蔬菜、豆類和全穀物,我們可以為腸道中的細菌提供原料,幫助它們生產短鏈脂肪酸,這些化合物能保護我們免受病原細菌的侵害。”
腸桿菌科最常透過受汙染的水果、蔬菜和未煮熟的肉類傳播。雖然食物中毒通常是輕微的,但腸桿菌科中的一些細菌可引發嚴重疾病,如肺炎和腦膜炎。而且,令人擔憂的是,這些細菌中的一些正在逐漸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
阿爾梅達博士指出,這也是保持腸道微生物組健康的另一個原因,這樣腸道就能起到預防作用。“隨著抗生素耐藥率的上升,我們可用的治療方法越來越少,”他說,“現在最好的方法是從源頭上預防感染,而我們可以透過減少病原細菌在腸道內的生存機會來實現這一點。”
在英國,食物中毒是常見的病症,每年約有250萬例記錄。然而,對於老年人等脆弱群體來說,食物中毒可能更加嚴重,每年約有200人因此死亡。
2023年,英國爆發了嚴重的大腸桿菌疫情,導致1人死亡、數十人住院,最後追溯到受汙染的生菜。

纖維,也稱為粗纖維,是植物性食物中我們小腸無法消化的部分,它會到達大腸並幫助防止便秘。英國營養學會的最新資料表明,英國人每天平均攝入18克纖維,遠低於NHS推薦的30克。
透過改變飲食習慣,增加纖維攝入,公眾可以有效提高腸道健康,增強抵抗力,減少食物中毒的風險。

ref:

https://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14270049/diet-protect-gut-against-food-poisoning.htm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