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段時間的股市起起伏伏,一頓操作猛如狼,一看賬戶虧出翔,股場失意,那就在娃身上找找存在感吧。
前些天急頭白臉輔導孩子作業的空檔,抽空掃了一眼手機,看到了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新名詞——作業熔斷。
說是蘇州工業園區教育局給家長寫了一封信,信中是這樣寫的:
“為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避免孩子學業負擔過重或因長期超負荷學習消磨學習興趣和成長自信,學校實行‘作業熔斷機制’,小學生至21:20,初中生至22:00,高中生至23:00仍未完成作業的,請讓孩子停止作業,及時就寢,保證充足睡眠。第二天向老師說明情況即可,未完成部分無需補做,老師會根據情況做出教學調整,促進孩子學習更加有效。”
熔斷一詞讓人恍惚間穿越到了2016年,死去的記憶開始覺醒並猛烈攻擊我,能想出“熔斷機制”的教育局領導,大機率是個資深股民,TA也一定知道,當年A股的熔斷機制,讓股民經歷了怎樣一段暗無天日的股災。
我可以替大家回顧一下,2016年熔斷機制實施僅僅4個交易日,上證指數便從3600點跌到3100點,跌幅達25%!
股民們哭爹喊孃的畫面已經定格在歷史的恥辱牆上接近9年,那年出生的孩子現在應該是四年級,正是刷作業的好年齡,這個年齡段的家長大機率正在做預防心梗和乳腺結節的功課,又整出來一個“作業熔斷機制”,也難怪部分股民家長起應激反應!

坦白來講,作業熔斷本身沒什麼不好,孩子長身體的時候多睡點覺,身體好比學習好重要多了。
我之前就經常手動給大聖“熔斷”,過了九點看他還在奮筆疾書,作業完全沒有寫完的意思,姥姥在那頭狂怒,我就打發他趕緊去洗洗睡,身體第一。但他還不肯,說必須得寫完。沒辦法我只好替他寫,他還不放心,反覆叮囑我把字寫爛點,記得模仿他的筆記。
寫不完作業本身就說明很多問題,初高中生我知道的不多,但作為一名小學生家長,我覺得9點20還做不完的,要麼就是作業量太大,無效刷題時間過長,這種作業沒有熬夜寫的必要;要麼就是孩子做作業划水嚴重,給他留3道題也能耗到半夜,這種孩子講真也沒有多少寫作業的必要。
學霸一個小時能做完的作業,學渣一天能做完都不錯了,簡單粗暴的以時間為紅線來熔斷,怎麼能證明學習是高效的呢?
而且現在有的老師已經修煉的比孩子家長還要佛系,作業在老師那裡也沒那麼重要,考試成績不敢公佈,作業不敢在家長群裡留,只能在黑板上寫,孩子能完成多少全憑家長“自覺”,就這還動不動被家長舉報作業量大,老師也沒有那麼大的動力去盯孩子的作業了。
大聖現在三年級,之前大部分時間已經能在學校寫完作業了,但是臨近期末,作業量突然激增,如果按部就班的做,還是得做挺久的。

雖然大部分同學點燈熬油還是能完成的(跟同學家長們交流了一下,寫個三四小時是常態),但總是有人做不完作業的,大聖班裡黑板上的“未交作業”名單霸榜的總是那幾個人。
如果以他們幾個的標準去熔斷作業量,那隻能直接取消作業了。況且在部分學生的家長那裡,作業已經實質性熔斷了:對孩子沒有什麼要求,極度崇尚快樂至上原則,沒時間沒能力輔導作業……
熔斷唯一的意義是給了這些孩子、家長和老師一個合理擺爛的理由。你懶得寫,我也懶得管。
初中有升學率的要求,每年都有很多初三家長迫於學校壓力簽署自願放棄中考承諾書,作業熔斷算什麼,學業都能給你直接熔斷。
卷不了學習就卷個好身體,其實也沒什麼問題。但有些家長最大的問題是身體他們也不卷,孩子作業是不寫,但手機遊戲能偷摸打到半夜十二點,第二天跑到學校裡去補覺。
而對於那些雞娃家庭,沒作業他們還要給孩子找作業呢,有些媽媽在網上曬自己孩子的學習安排,一年級小孩就能學到十一點,你可以規定熔斷,人家也可以拒不執行。熔斷機制是不可能把他們的孩子從泥沼中解救出來的。
中高考的紅線始終在那卡著,別人都在卷,跑得慢了就算落後,到頭來你會發現,能夠主動熔斷的那些孩子本身就也不會受作業的困擾。
減負喊了這麼多年,孩子越來越卷,家長越來越累,隨口拽出來的“熔斷”,充其量就是完成教育局宣傳部門的KPI,僅此而已。
正如股市熔斷救不了股民,作業熔斷同樣救不了孩子。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