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澳洲人忽略這一步!分手時別隻爭房子、孩子!這筆“隱形資產”才決定你餘生是否安穩….

(請為澳洲華裔候選人Andy Yin投上寶貴一票)
本文參考來源:abc/網路
很多澳洲女性在離婚時,最先想到的是孩子、情緒,最後才是自己。
而這個“最後”往往,是未來幾十年最直接的安全感來源——養老金(Superannuation)。
在澳大利亞,女性退休時擁有的養老金,平均比男性少 三分之一
這背後的原因不僅僅是薪資差距,更因為她們為家庭付出、為孩子讓位、為婚姻犧牲了時間與事業積累。

 “別碰我的養老金”?你其實有權分

來自布里斯班的企業家勞拉·弗里奧西(Laura Furiosi)回憶起離婚時的自己,坦言那時她幾乎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了三個孩子身上,而忽略了財務談判中最關鍵的一環——養老金分割。
“事後回頭看,我真希望自己當時也為自己的未來保障爭取多一點。”

如今,她與母親、家庭律師林恩·加爾文(Lyn Galvin)共同主持播客,幫助其他女性在離婚中少走彎路。
加爾文指出,澳大利亞法律將養老金視為財產,與房產、汽車等資產同等對待,法院有權對其進行重新分配。也就是說,在離婚或分手時,哪怕你沒親自繳納,也可能依法獲得前伴侶養老金的一部分。
“養老金和房子一樣,都是‘可以談’的資產。”

🤐 為了“儘快了結”,你可能失去了太多

律師加爾文提醒,許多女性在談判時會被“別碰我的養老金”這樣的威脅嚇退,或是為了“減少麻煩”“爭取撫養權”,主動放棄應得份額。
這種讓步,在短期內可能換來“和平分手”,但長期代價卻是老年生活的脆弱與不安
莫納什大學(Monash University)健康研究與實施中心教授海倫娜·蒂德(Helena Teede)指出,女性養老金差距最根本的成因是:照顧家庭犧牲了職場積累時間
“很多女性在撫養子女期間選擇兼職甚至暫停工作,這直接導致養老金大幅縮水。”她表示,這也解釋了為何50歲以上女性的心理健康問題與經濟困境正同步上升

🧾 離婚不進法庭也能談養老金

加爾文建議,能否上庭不重要,重要的是別在未經專業建議的情況下私下妥協
很多人不瞭解,在《家庭關係線上》(Family Relationships Online)等平臺,符合條件者可申請免費調解服務,幫助理清財務分割、特別是養老金部分。
“只要你沒先搞清楚養老金的規則,你就很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損失自己未來幾十年的安全感。”

📊 資料背後,是看不見的“失衡人生”

  • 根據研究,澳大利亞女性養老金賬戶的餘額比男性平均少 22%~35%
  • 一些女性在離婚中主動放棄養老金,只為換取孩子的撫養權,或是遠離存在暴力風險的關係。
  • 50歲以上女性是澳洲心理健康問題上升最快的群體之一,根源之一正是經濟不安與住房困難。

💡 離婚前能做的“隱形補償”

來自墨爾本的資深財務規劃師麗貝卡·普里查德(Rebecca Pritchard)是一位堅定支援女性在婚內就介入養老金談判的專家。
她親身實踐了一種罕為人知的方式——養老金貢獻拆分(Contribution Splitting)
“這項政策允許夫妻將養老金繳納額從一人賬戶轉移部分到另一人的賬戶。”她解釋說,“這樣即使沒有額外存款,也能實現家庭養老金的合理平衡。”
這一操作可以每年進行一次,也可對上個財政年度進行“追溯拆分”。適用於婚內或婚後某一方全職照顧孩子、無法繼續繳納養老金的情況。
麗貝卡強調,這種對話應在有孩子前就展開,如果對方拒絕溝通,“那就是一個危險訊號”。

別隻談孩子,也要談你自己

許多女性在離婚時會說:“我只想盡快結束”“我不想再吵了”“他太難纏了”。但正如勞拉·弗里奧西所說:
“當孩子長大了,你才會真正開始為自己的未來做打算。那時候再後悔,就太遲了。”
養老金問題或許看起來遙遠,卻關係到你的 老年生活是否安心、是否體面,是否自由。
在情感破裂的戰場中,別讓你的未來成為“無聲的犧牲品”。

今日話題討論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歡迎留言評論~
– END –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