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做一個有國際公共財政學會前主席:回溯跨越千年的稅收歷史修養的人?
來源/中信出版集團
書名:《稅的荒唐與智慧:歷史上的稅收故事》(知名財稅學家、國際公共財政學會前主席邁克爾·基恩 喬爾·斯萊姆羅德,透過跨越千年的稅收史,講透稅收背後的基本原理。克里斯蒂娜·拉加德 勞倫斯·薩默斯 默文·金推薦。公理商業圖書獎商業參考類金獎)
作者:【美】邁克爾·基恩 喬爾·斯萊姆羅德
譯者:薛凱欣 餘江 譯
出版時間:2025年2月
開本:16開
頁數:492頁
裝幀:平裝
定價:98.00元
ISBN:978-7-5217-7046-9
編輯推薦:
1.各個時代的政府都面臨如何高效和公平地徵稅的問題,這是全世界的共同難題。從古至今,稅收背後的邏輯和原理基本是一致的。歷史上關於稅收的經驗與教訓,能夠為當下提供很好的借鑑。
2.國際貿易衝突頻發,而關稅是對貿易干預的重要手段之一。關稅是歷史上的主要稅種之一,也是國際衝突的根源之一。歷史上關於關稅的經驗和教訓,同樣值得關注。
3.兩位作者均為稅收研究領域資深學者,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加上生動有趣的真實案例,讓讀者可以透過故事輕鬆瞭解稅收的運作機理及其對經濟的影響。
4.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英國前央行行長默文·金等大咖推薦。
名家推薦:
克里斯蒂娜·拉加德 歐洲央行行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總裁
各個時代的社會都在為如何徵稅、對誰徵稅以及如何讓人們納稅等問題而苦惱。兩位作者通過歷史上非凡的稅收故事,向我們展示了古人的經驗和教訓如何幫助我們理解今天面臨的問題。準備好閱讀、學習和享受吧!
勞倫斯·薩默斯 美國前財政部長、哈佛大學前校長
誰說稅收無聊乏味?它們不僅如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霍姆斯指出的那樣是“文明的對價”,還如兩位作者所說,也是許多奇妙故事的源泉。這本書既有趣又富有啟發性。
默文·金 英國前央行行長
從古至今,每個社會的歷史都是一部稅收史,在這本既輕快又充滿資訊量的書中,兩位作者揭示了有效稅收和無效稅收背後的故事。
媒體推薦:
《柯克斯書評》
這是對稅收史的一次生動概述……它很好地解釋了稅收的來龍去脈。
《澳大利亞人報》
乍一看,關於稅收史的書似乎只有會計師才會喜歡。但事實證明,該書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書,是生動故事和深刻見解的迷人結合。
《國家稅務雜誌》
該書表明,稅收和稅收政策絕不是枯燥乏味的。兩位作者以引人入勝的寫作風格描述了稅收政策和管理歷史,突出了奇怪的政策選擇以及對政策的不尋常行為反應。
《獨立評論》
不僅是財政史,也是社會史。
作者簡介
邁克爾·基恩(Michael Keen),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財政事務部前副主任,東京大學研究員。
喬爾·斯萊姆羅德(Joel Slemrod),密歇根大學經濟學David Bradford傑出校級教授、經濟系主任,羅斯商學院商業經濟學Paul W. McCracken院級教授,稅收政策研究所主任。曾任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高階經濟學家。著有《課稅於民》《稅制分析》等。
兩位都曾任國際公共財政學會主席,且都獲得美國國家稅收協會頒發的丹尼爾·霍蘭德終身成就獎,以表彰他們對公共財政研究和實踐的傑出貢獻。
內容簡介
各個時代的政府都在尋找有效和公平的徵稅方式,這是永恆不變的主題。在這本妙趣橫生的稅收史著作中,著名財政學家、國際公共財政學會前主席邁克爾·基恩和喬爾·斯萊姆羅德基於多年的研究,梳理了從中世紀以來歷史上出現過的五花八門的稅收政策和徵稅方式。
作者認為,無論成功還是失敗的稅收政策,都是各種利益主體博弈的結果,且都面臨著共同的稅收原理:稅基的可測量性,稅收公平和效率,稅收歸宿,稅收徵管以及在現實中面臨的各種問題等。書中呈現的或匪夷所思或充滿智慧的歷史稅收故事,揭示了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則:任何一項政策都需要仔細權衡其成本和收益。
該書將理論寓於故事之中,無論專業還是非專業讀者,都能從該書中獲益匪淺。
目錄:
“比較譯叢”序
前言
第一篇 掠奪與權力
第1章 所有的公共事務
從孟加拉到波士頓
前所未有的恥辱
玻利維亞緣何變成內陸國家
對天堂之光徵稅
並非一切都關乎稅收,然而……
第2章 往日時光
對漫長稅收史的簡要回顧
稅負幾多?
戰爭與福利
巴貝奇的噩夢
債務、違約與君主
印製貨幣
第3章 改頭換面
從伊麗莎白一世到無線電頻譜拍賣
出售主權
廉價勞動力
盡綿薄之力
履行你的封建義務
越界懲罰
還有更多
第二篇 受益者和受損者
第4章 足夠的公平
掛上人頭的長矛
高尚的事業
力圖實現公平
尋找標誌
對精緻生活徵稅
第5章 如此龐大的財政發動機
巨人的工程:英國的所得稅制度
稅收領域的斯科特判決
一場激情犯罪與法國的所得稅制度
舊的擔心和新的方向
第6章 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平等
對女性徵稅
特殊稅收制度
信仰飛躍
圈外人
艱難抉擇
第7章 固定還是轉移?
錯誤的起點
竊取他人的智慧
務必牢記在心
老兄,你能給我找0.2美分的零錢嗎?
眼見並不總是為實
更廣闊的場景
第三篇 改變人們的行為
第8章 除弊興利
興利揚善
對壞事徵稅,放過好事
讓罪惡付出代價
直接拒絕?
第9章 附帶損害
刺激創造性
額外負擔
第10章 怎樣給鵝拔毛
探尋稅收領域的聖盃
控制損失
稅收制度設計的一個具體案例
需要多少根羽毛?
第11章 世界公民
從米糕中擠出水來
躲避稅收風暴的天堂
富豪不同於常人
虛假利潤
翻滾的稅收遊戲
第四篇 稅收不會自動上繳
第12章 穿刺大公弗拉德與優雅的徵稅藝術
關注稅收缺口
很多大棒,加上一兩根胡蘿蔔
當其他辦法都失靈時,就講真話
取消現金
線人、雪貂和告密者
資訊曝光
信任但仍需核實
納稅人也是人
第13章 必須有人去幹活
稅務員的群像
誰來徵收?
稅收技術
第五篇 創造稅收
第14章 負重和愉悅
財政部長的夢想
餓死野獸
從考文垂到華盛頓K街
各國政府的花招
第15章 未來場景
納布星球與烏托邦的稅收
稅收智慧的支柱
未來的超越
是非功過誰與說?
致謝
註釋
參考文獻
文摘:
前言
稅收……從來都是生動有趣的。對大多數人而言,它比天花病毒或高爾夫球跟我們的關係更為直接,幷包含同樣精彩紛呈的戲劇性故事。另外,它還被很多誇張的荒唐理論弄得醇厚芬芳。
——亨利·門肯(H.L.Mencken,美國著名作家)
古老的稅收和財政機制的話題實在晦澀難懂、令人生厭。
——喬治·坦尼森·馬修斯(George Tennyson Matthews)
在這個話題上,我們站在門肯先生一邊,本書的目的自然是希望說服讀者贊同我們的觀點。即便是馬修斯教授本人,似乎也對自己的說法缺乏信心,因為他隨後又用了292頁的篇幅去介紹法國古代晦澀難懂的稅收制度。
我們希望透過本書告訴大家,關於稅收的歷史故事可以是鮮活有趣的:有時荒誕怪異,有時陰森恐怖,有時只是單純的令人著迷。這些故事能夠幫助人們理解在今天佔據媒體頭條與政治論壇的各種稅收議題。本書介紹的諸多故事跨越數千年時光,從蘇美爾的泥板文書、希羅多德的歷史記述、卡利古拉皇帝異乎常人的稅收理念,到“巴拿馬檔案”揭露的逃稅行動、區塊鏈技術帶來的徵稅潛力以及被新冠疫情改變後的世界稅收前景等。不過,本書既非一部稅收史專著,也不是關於稅收原理的入門讀物,它兼具二者的一些特徵。
原理能給歷史講述設定框架,例如,幫助我們理解過去的統治者在缺乏今天的所得稅等工具時,如何創造出其他辦法,減輕最貧困人群的稅負(以確保他們能夠生存下去)。有時候,對稅收史上廣為人知的少數故事的普遍看法其實是完全錯誤的,但這樣的錯誤本身又值得人們深思。例如,激起英國1381年農民起義的稅收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頭稅;導致美國波士頓茶黨興起的並非增稅,而是減稅。
歷史故事還能夠澄清稅收的若干基本原理。有時候,這些原理在反常現象乃至過去的歷史遺物中的表現,相比於我們熟悉的日常稅種更為明晰。我們很容易被當今時代稅收議題中空洞淺薄的政治詭辯所迷惑,而脫離爭議的歷史稅收案例則能充分展示基本原理的作用。例如,利用碳稅來解決地球面臨的氣候危機,從理論層面看與彼得大帝在俄國引入鬍鬚稅來解決貴族危機就頗有相似之處。
我們分析的許多稅收史案例初看上去相當勉強甚至有些滑稽。其中某些帶來了災難性的錯誤或殘暴的結果,某些無法提供有益的教訓,只能作為華而不實、荒謬可笑的談資。但除去這些鬧劇,還有許多真正包含智慧的故事。本書要探討的主題之一正是:歷代先人在設計和實施稅收的時候,從根本上面臨著我們當前仍為之掙扎的相同問題。而他們的創造性並不亞於今天的人們,這種創造性不僅體現在設立稅收上,也包括規避和偷逃稅收。就如今的稅收狀況而言,我們不應該覺得自己比祖先優越得多。古人對爐灶徵稅的想法在我們看來或許顯得很奇特,但我們今天的一些做法,在後人看來或許會同樣怪異,例如對跨國企業徵稅時試圖測算一大群完全不同的公司在極不可能出現的相同處境下會如何行動。對於其中的荒唐之處,後人完全有理由感到好笑。
本書的目的不是告訴人們稅收能解釋一切,雖然我們推測它能解釋的東西確實超出普通的認知。相比亨利八世如何同羅馬教廷決裂,藉以掌控本該支付給教皇的稅款從而緩解自己的財政問題,談論他貪戀安妮·博林(Anne Boleyn)的美色通常更能吸引聽眾。本書也不打算宣傳作者本人欣賞的任何稅收制度體系,雖然我們會竭力從歷史上的稅收故事中挖掘對當今爭論話題有益的啟示。這確實是關鍵的一點。當今世界與古代希臘、殖民地時期的獅子山、德川幕府時代的日本或掙扎於大蕭條中的美國都全然不同,但它依然受到很早以前做出的決策的影響。例如,建國初期的美國有關奴隸制與稅收的討論留下的遺產之一就是給今天引入財富稅造成現實障礙。此外,本書最核心的一個基本觀點是:關於好的稅收和壞的稅收的許多基本原理在歷史上都有充分表現,它們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自己的過去,為正在被技術變革改造的未來做出明智選擇。另外,觀察它們在歷史上的實際運轉也會是令人愉悅的旅程。
為了闡述貫穿稅收故事的上述主題,本書將以話題而非時間線索來組織內容,因此會在多個世紀和多個大洲之間來回跳躍。全書包含五篇。第一篇藉助較宏大的背景,首先講述稅收史上某些可怕或有趣的逸事,並對應全書要探討的若干恆定的稅收原理,然後寬泛地介紹在漫長的歷史上,各國政府如何讓芸芸眾生為統治者的各種隨心所欲提供資源。第二篇是關於受益者和受損者的內容,即稅收的公平性。即便是邪惡的統治者,若要生存下去也必須小心翼翼地處理這個議題。我們將看到他們在此過程中犯下的許多錯誤與偶爾的靈光閃現。然而,要弄清楚稅收中究竟誰是受益者、誰是受損者遠不是那麼容易。我們會看到,哪些人是稅負的真正承擔者這個問題至少從中世紀英格蘭以來就困擾著政策制定者,並參與塑造了後來的政治制度。第三篇將展示人類尋找避稅方法的傑出創造力,從法老時代的埃及到今天的跨國企業,還將分析各國政府必須或應該如何應對此類惡行。第四篇將轉而討論令人痛苦(有時甚至致命)的稅收徵管方式,會涉及人性中善和惡的方面,以及各國政府藉助何種方法來威脅、哄騙、勸說我們按照它們的法規去繳納應付的稅款,從中國古代的精美青銅器,到當代布宜諾斯艾利斯上空的無人機,等等。最後的第五篇將討論制定稅收政策的複雜實踐活動,描述其中的偉大成功和慘痛失敗,給未來提供若干經驗教訓。我們有充分把握認為,稅收不會消失,但會開始表現出與過去截然不同的形式。本書結尾部分將提出一些預測:對我們今天的稅收實踐,未來的人們會認為哪些是可笑而愚蠢的做法。
本書的兩位作者都是經濟學家,而非歷史學家。因此,我們希望專業歷史學家能諒解我們在他們的領域內笨拙地闖蕩。如果有經濟學家希望將本書作為傳統、正式甚至較為枯燥的稅收原理課程的鮮活補充,那麼除了概述,本書的五篇還可以密切對應公共財政課程的幾個典型話題:公平問題(包括縱向公平與橫向公平)、稅收歸宿分析、效率與最優稅收問題、稅收徵管問題、現實政策制定問題、未來要面臨的核心稅收挑戰和可能性等。
本書在邏輯上是層層遞進的。當然對於喜歡跳躍式閱覽的讀者,各個章節亦可以自由挑選涉獵。我們的目標是讓所有讀者感受到樂趣,讓懷疑者相信稅收問題不僅重要,也饒有趣味。稅收總是激起無賴的惡行,起義反抗從來不曾間斷,愚蠢荒唐同樣司空見慣。因此,我們希望本書能給未來的稅收制度增加一點點智慧。
推薦閱讀
十點公社
一個時代的記錄
自由評論


只為蒼生說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