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連有機橄欖油也“淪陷”,《消費者6千萬》釋出震驚研究報告

巴黎4月25日(小新)你以為橄欖油是廚房裡的“健康擔當”?或許你得重新考慮一下。近日,法國權威消費雜誌《60 Millions de consommateurs(消費者6千萬)》釋出了一項震驚業內的研究:在超市銷售的22款特級初榨橄欖油中,無一倖免——全部都含有塑化劑和可能危害健康的礦物油烴(hydrocarbures)。
【連有機橄欖油也“淪陷”】
此次檢測物件包括有機與非有機、價格高低不等的橄欖油。檢測顯示,即便是最昂貴、最“綠色”的那幾款橄欖油,同樣含有汙染物質——包括被嚴格禁止用於食品接觸材料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phthalates)。
“我們在22款橄欖油中都檢測出了鄰苯二甲酸酯”,《消費者6千萬》的記者帕特里夏·凱羅普洛斯(Patricia Chairopoulos)在接受BFMTV採訪時表示。她解釋,這些塑化劑多來自於生產、儲存或運輸過程中所使用的塑膠容器、軟管或覆蓋物。而橄欖油作為一種油脂類物質,對這類汙染物具有極強的吸附能力。
每款樣品中均檢出了1至3種不同種類的塑化劑,其中某些油品中DEHP含量高達4.8毫克/公斤,而根據歐盟規定,含塑化劑材料嚴禁用於食用油等油脂類食品的接觸環節。
不過,相比幾年前20~30毫克/公斤的歷史記錄,目前的含量已有顯著下降。儘管如此,作為潛在的內分泌干擾物質,這類成分仍存在長期健康風險。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小型橄欖油生產商更難以更新裝置,因此更容易產生這種汙染。
【更嚴重的問題:石油衍生物超標】
比塑化劑更令人擔憂的是,研究中還發現所有橄欖油樣品中均含有MOSH(飽和礦物油烴)和MOAH(芳香族礦物油烴)——這些都是源自石油的物質,常用於機械潤滑。
MOSH可在人體中累積於肝臟和淋巴系統,而MOAH則被明確認定為潛在致癌物。汙染來源可能是橄欖採摘、碾磨或運輸過程中的機械洩漏,比如拖拉機、壓榨機或運輸卡車的潤滑油滲出。
部分樣品中MOAH含量高達10毫克/公斤,是歐盟建議安全上限的5倍!
“這些汙染物很難完全杜絕,除非在整個生產鏈條中都嚴格把控”,《消費者60百萬》表示,“但顯然,不是所有制造商都足夠謹慎。”
【有機≠安全,貴价≠更純】
這項研究還揭穿了一個常見誤區:價格並不代表安全性。“不要迷信標籤,不要以為買了有機橄欖油就高枕無憂”,記者指出,“除了極端低價產品外,無論是常規產品還是高階品牌,汙染情況都大同小異。”
不管你是否選擇生物有機、法國製造、西班牙進口、高檔禮盒包裝,它們的油脂裡,可能都暗藏著微量的‘工業汙染’。
【如何應對?】
雖然目前檢測出的汙染物含量大多未達到直接危害健康的劑量,但長期、大量攝入仍然可能帶來風險。尤其對於每日食用橄欖油的人群,更應注意來源和品牌。
專家建議消費者:
  • 儘量選擇信譽較高、有透明溯源體系的品牌;
  • 避免極端低價的產品;
  • 留意是否標明冷壓(pression à froid)生產方式;
  • 減少長期依賴單一來源的油脂攝入。
這份報告再次提醒我們,在關注食品營養價值的同時,更不能忽視其背後的生產鏈條與安全隱患。在美味與健康之間,透明和監管同樣不可或缺。
推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