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5月19日),臺灣一家水產公司驚爆涉嫌竄改海鮮儲存期限販賣過期海鮮,冰了11年的蝦還在賣,多家五星級知名飯店中招,讓人瞠目結舌。
不過,你以為這樣的事,只發生在美國以外?許多生活在美國的移民或者留學生,自認為少了對蘇丹紅和孔雀石的擔憂,美帝超市買菜,一百個放心。不過很遺憾告訴你,這樣的“美夢”將被打破。即使是購物達人的你,大概也想不到,聲名在外的美帝超市居然也賣假貨:帕瑪森芝士裡有木屑,蜂蜜裡有玉米糖漿,連橄欖油也造假……據美國藥典委員會(USP)統全美國所有超市有大約7%的商品含有造假成分。一句話,商品標籤上的資訊的和你實際買到的,可能完全成了“賣家秀”和“買家秀”,而造假領域更滲透到你完全意想不到的多類常用日用品上,那麼,究竟如何練就金睛火眼識別商家騙局,不上當呢?來,看這裡。

橄欖油是美國廚房的常駐調味品,所以經銷商會想法設法搗鼓橄欖油來多賺點錢。《紐約客》的Tom Mueller解釋說,黑心商家會在橄欖油裡摻如便宜的植物油,給低質量橄欖油貼上特技初榨的商標,偽造出產地等等。Mueller聲稱,美國市場上有75%的橄欖油都是動過手腳或者貼錯標籤。而據UC Davis大學研究統計,美國前5進口特級初榨橄欖油品牌(Bertolli,Carapelli, Colavita,Star,和Pompeian)中有73%的橄欖油不達標。
那麼,究竟如何選購橄欖油呢?快掏出小本本記下這幾點:
1.商標上的摘採日期。如果沒有摘採日期通常意味著造假成分或者很不新鮮橄欖油。
2.認證印章。如果沒有印章的話,裡面的油可能是好幾個地方的橄欖油混在一起的。一商家常用的小伎倆就是用“bottled in Italy”(義大利裝瓶)和“packed in Italy”(義大利包裝)這樣的話語誘導消費者去認為橄欖油也是義大利出產的,但其實兩者並沒有直接關係。
3.檢視商標的橄欖品種。如果橄欖品種沒有被列,那很有可能是低質量橄欖。
接下來就是買什麼樣的橄欖油。很多人會覺得需要買高階橄欖油,那樣營養價值高,味道好,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根據不同的用途,不同種類的橄欖油可能更適合。對於中國人來說,橄欖油的用途分兩大類,做炒菜,或者做沙拉。換句話說,就是加熱的和不加熱的橄欖油。加熱過後的橄欖油會流失它最好的味道和營養成分,所以專業的廚師和營養師的意見都是,如果橄欖油用於炒菜,那大可不必買高價的特級初榨橄欖油或者初榨橄欖油,相反的只需普通橄欖油即可。
如果對橄欖油的要求比較高,消費者可以選擇某出產地的橄欖油,像是義大利或者西班牙。若是願意接受其他的油,牛油果油,椰子油,葡萄籽油都是相當好的橄欖油代替品。
說了那麼多,相信你也明白選一瓶好的橄欖油沒那麼簡單,而且並沒有一個準確標準說哪個味道就是好,只要你喜歡就好。為了避免大家踩到“地雷”,就把一些惡名昭彰的假特級初榨橄欖油牌子列舉出來
· Bertolli
· Carapelli
· Colavita
· Star
· FilippoBerio
· Mazzola
· Mezzetta
· Newman’s Own
· Safeway
· Whole Foods
而在高質量的橄欖油中,可網購的知名品牌有Olive Oil Lovers,Corti Brothers, Gustiamo,Zingerman’s,和Fairway Market。

美國藥典委員會(USP)提醒藏紅花粉,黑胡椒粉,紅辣椒粉這些進口香料通常都摻有廉價的填充物。藏紅花粉尤其珍貴,所以黑心商家通常摻入乾紅花粉,幹洋蔥粉,薑黃素來提高利潤。黑胡椒粉也通常摻有木瓜籽粉,蕎麥花,黑胡椒植物根的粉;紅辣椒粉也摻有白胡椒粉,薑黃素粉,甚至磚粉(你沒看錯,就是建築用的磚頭粉)。
最簡單的避免方法就是買整個的香料。找整個的幹胡椒,藏紅花,幹辣椒來自己磨成粉。根本不需擔心,換算計量方法就是一茶匙的幹胡椒磨成半茶匙的黑胡椒粉。整個的藏紅花也可以用來做菜,而且新鮮的紅辣椒粉可以放8個月。要記住的是,不要貪便宜單買包裝好的香料。

甜甜的蜂蜜最容易摻和東西了。有些經銷商摻入廉價的高果糖玉米糖漿,或米糖漿;有些把蜂蜜裡的花粉給濾掉,這樣讓顧客更難區分真假。
如果有條件,去本地的農貿市場,社群市場,或者在超市買本地蜂蜜。美國蜂蜜協會有兩個簡單方法來測試蜂蜜的真假。
1.麵包法:把蜂蜜塗在一塊麵包上放幾分鐘,如果蜂蜜凝結了並變得脆脆的,那就是真的蜂蜜。如果蜂蜜還是溼溼的,那就是假蜂蜜。
2.清水法:放一茶匙的蜂蜜到水裡,如果蜂蜜沉到水底,那就是真的蜂蜜。如果蜂蜜輕易的溶到水裡,那就不是蜂蜜。

花了大價錢買了一塊不錯的帕瑪森帕瑪森芝士,或者你會覺得物有所值,但是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多年抓獲黑心食品的案例顯示,很多聲稱“100%純正”的帕瑪森芝士含有木屑,纖維素,和廉價的車打芝士。大家要尤其留意Market Pantry,Always Save和Best Choice這幾個牌子,它們的帕瑪森芝士碎其實並不含有任何帕瑪森芝士成分,而多數用馬蘇裡拉芝士,白車打芝士和纖維素充數。
如果你想買到貨真價實的好帕瑪森芝士,業內人士推薦你直接找有“Parmigiano-Reggiano”字樣的大塊起司,切下一小塊買回家。

你能分辨鯖魚和石斑魚嗎?玉梭魚和青花魚呢?那如果只能看魚肉呢?你還能認得出它們真身嗎?恐怕不太可能吧。但很遺憾告訴你,你在餐廳超市買到的,可能是濫竽充數的假魚肉,你以為你花錢買到的是野生紅鯛魚,結果是養殖的廉價的羅非魚(龍利魚)。
美國非營利組織Oceana和美國海鮮檢查實驗局發現33%的魚並不是消費者自認為買到的品種。而更讓人震驚的是,廉價的魚通常都含有過高的水銀,意味著潛在的健康風險。如果買的魚已經切好,那將更難區分。
那麼,有什麼招數能讓自己少上當,不受騙呢?購買的時候可以注意以下幾點。
1.天上掉餡餅的價格。像是極其便宜的紅鯛魚或石斑魚。
3.不合常理的標籤。像是養殖的智利石斑(只有野生智利石斑),或者野生大西洋三文魚(瀕臨滅絕生物,不可能市場上販賣)。
4,看顏色和動態,顏色越鮮豔,魚就越新鮮。
紅斑,俗稱紅雞,洋名是RedSnapper,是否新鮮,最容易看得出來,最新鮮的是紅得發亮,顏色像中國的“臍橙”,離開海洋的時間越久,就會由深紅變淺紅和白,白色的紅斑,是已腐爛的了。
動態方面,在缸內來回遊弋的魚當然是屬於新鮮,但不是最新鮮,最新鮮的反而是靜止不動,魚身傾側,甚至呈“半反肚”狀態,因為北美洲海域嚴寒,魚被捕撈上來,未能即時適應暖和的水溫,呈現半昏迷的狀態,若輕輕拍打,它就會劇烈掙扎,在魚缸內打出浪花。因此你原本以為留在缸內的“彌留 魚”,都是最新鮮的健康魚,不必擔心會買錯。
新鮮蝦從顏色已可準確判斷出來,但不要以為越紅越新鮮,最新鮮的蝦是綠色的,其後很快就變成深紅色,時間再長一點就變淺紅、暗紅,如果呈現灰白微紅的話,就是肉質黴爛,鮮味全無的了。
雪藏或冰封的蝦,就不能以顏色分別鮮腐,要看蝦頭與蝦身是否連得牢固,如果是明顯的身首相分,那是腐蝦無疑。如果買一整盒的雪藏蝦,就要看有沒有厚厚的冰封住,如果有,那就是包裝時灌水,藉此增加重量所造成,好的冰封蝦,可以每隻都分得開的,若整盒蝦像一塊冰磚,千萬別買。
本平臺獨立編輯 編輯:JZ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