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孩子“穩贏”的心態,就藏在李子柒剛剛釋出的影片裡!

媽媽們,半年前大家反饋超好的專櫃品牌聖可尼女裝,這週三20號終於要再次直播了!大家總是問我,反饋那麼好,為啥秋季不團?是因為我現在眼光真的越來越挑,如果只是一般般的好,我寧可不做。秋裝能戳中我心巴的款不夠多,但這次冬裝完全不一樣,超級亮眼!
只是庫存有點緊張,大家記得到時候都進一下直播間,或者找我們小助手進一下群,即便沒法看直播,群裡也會有即時跟進。
嚴格意義上講,我更願意稱這次是撿漏專場,有不少特價款,而且全部只有現貨,售完不補!
▽這個影片裡有我的分享
這次的款真好看,沿襲它家給明星做高定款的設計基因,用料考究、細節別緻,高定款大衣我們也談下了好價!
今年冬天最出彩的紫色,聖可尼運用得可太好了,從精緻小衫、到短款毛呢外套、到長款大衣,每一件都讓人過目難忘。
▽點影片看款氣劇透
溫暖的厚外套也有很多好看的款, 花不多的錢就可以又暖和又美地過冬了,想想都超開心的。
點下方預約直播哦~

怕錯過直播、或者沒時間全場蹲的,掃二維碼加小助理入群,群中不定時炸福利,直播上款時也會提示。

回到今天正文。
這大概是2024年,我看到的最炸裂的一幕!
李子柒終於迴歸了,無數人稱其為“有生之年”、“萬萬沒想到”系列!

已經停更3年的她,一口氣連更3條影片,依然是令人心馳神往的“田園牧歌”。
她做“雕漆隱花”,將奶奶的舊衣櫃翻新為漆器。
她把舊柴房改造成森林衣帽間,抬頭可見星辰。

她身穿自己製作的絨花襦裙,深情彈唱一曲《如願》。

釋出後不到24小時,三條影片的播放量已超5億,全網漲粉超500萬。
李子柒的老粉絲都抱著手機喜極而泣:“一整個熱血直衝天靈蓋”,“眼淚順著眼眶滑落”!
海外平臺也被徹底啟用,外網已實現“全世界的和諧統一”。不同地域、不同語言,甚至不同時空的人,在李子柒的評論區久別重逢。
畢竟此前,李子柒因陷入與前公司的商標糾紛後斷更,上一次影片更新還是在2021年7月。
在這“消失”的1200多天裡,李子柒的代餐湧現了一茬又一茬:
前有“男版李子柒”張同學爆火,後有“戰狼版李子柒”東北雨姐,更有“越南版李子柒”靠近乎復刻走紅……

但這些人不過是獲取了短暫的“流量”,鬧騰了一陣後就迅速被大眾遺忘。只有李子柒出走多年,歸來仍是頂流。
在復出後接受的採訪中,記者也讓她對這種“跟風模仿”現象發表看法,“離開的這些年,網際網路誕生了非常多的‘李子柒’式的自媒體博主,你會不會有這樣的擔心,自己的東西不再獨樹一幟了。”
李子柒的回答十分坦然,“我特別地希望這些就快要消失的手藝能夠被更多的人看見,父母能把它當成一個故事講給孩子們聽,我都覺得非常的值得。所以這是整個社會共同參與的結果,如果只是我一個人,不可能會形成今天這樣的局面。
那至於我的作品是否獨樹一幟還重要嗎?我認為不重要了。
這段話聽得我好感慨,不管大環境變得如何浮躁,她始終都能堅持自己的一份“篤定”和“乾淨”:
她不貪多求快,決定復更之後還是花了大半年的時間,去細細打磨每一個作品;
她從不在鏡頭前訴說自己吃的苦,作品失敗就一次次重來,情緒崩潰也只對著電話裡的朋友傾訴……我們能在影片裡看到的只有生活最本真的甜;
她不嫉妒別人靠捷徑就能獲取到的潑天流量,承認“短平快”的好,但依舊低頭默默走自己的路。

李子柒的心態,特別像馮唐在《穩贏》一書中總結的九字箴言:不自責,不自卑,不自戀。
重新再看一遍李子柒的遭遇和故事,你會深刻的感知到,她為什麼一齣手,就站在流量的最頂端。

01
跌落“灰暗童年”

李子柒,是個孤兒。
1990年,李子柒出生在四川綿陽的一個普通家庭。但沒過多久,父母因為感情不合離婚。李子柒不得不和繼母,同父異母的弟弟生活在了一起。
更不幸的是,6歲那年,父親又意外去世,從此她過上了寄人籬下,被繼母毒打的生活。
後來,爺爺奶奶知道了她的遭遇,這才把她接到身邊。
爺爺奶奶家裡很窮,吃的菜得自己種,穿的衣服、生活用品也得自己做。他們把好不容易攢下來的錢,全部用來給李子柒讀書。

為了幫當鄉廚的爺爺分擔,還沒灶臺高,她已經學會了燒火、遞盤子。

住著破舊的房子,吃著粗茶淡飯,幹著髒活累活,但慶幸的是,李子柒終於品嚐到了被愛的滋味。
就在一切變好時,不幸再次降臨。
家裡的頂樑柱爺爺,突然去世了。再沒錢上學的她,後來在婦聯的幫助下,才得到一位好心人的資助。她也不得不從此一個人扛起整個家的重擔。彼時,她才11歲。
她早早地學會了種地插秧、生火做飯、紅竹編……

而她不知道的,這些壓得她喘不過氣來的經歷,15年後,將助她一臂之力,登上人生高臺。
在貧困的重壓下,14歲的李子柒還是輟學了,一個人進城打工。她睡過公園的長椅、橋洞,甚至流浪街頭,幹過服務員、夜場DJ,但生活依然窘迫。
直到2012年,奶奶重病,李子柒放下工作,趕回農村,開始和奶奶相依為命。
她開了家網店想賺點收入,生意一直非常慘淡。弟弟建議她不妨拍些影片,給網店引流,有了粉絲,生意就會變好。
而正是這個不經意的聊天,徹底改變了她往後的人生。

02
深陷“羅生門”

並非專業出生,李子柒一開始拍短影片,也不是那麼順利。
最開始她連對焦都不會,畫面很模糊,手法也很拙劣。再美的風光,也沒有多少人看。

李子柒早期美拍影片截圖
但幸運的是,或許是看中她的田園特色,美拍的一些人氣博主自發幫她宣傳,連美拍官方也給了她一個熱門推薦。
為了不辜負大家的熱心,李子柒開始買單反、苦學拍攝,全身心地投入到影片研究中。
就是在這樣的堅持不懈和較勁中,李子柒終於迎來了第一條爆火的作品,影片《蘭州牛肉麵》全網播放量迅速達到5000萬。
她傳奇的故事,拉開了序幕。
此後,她還原“文房四寶”的匠心,再現“古法醬油”的工藝,復刻“曲水流觴”的民俗……幾乎每條影片,輕而易舉就霸屏熱門榜單。
短短三年,李子柒紅遍大江南北,她的微博粉絲數超過了2000萬、抖音粉絲數超過了3000萬、Youtube粉絲數突破700萬。

她曾因此成為“最多訂閱量的YouTube中文頻道”的紀錄保持者,拿下“2019十大女性人物”,成為無數人心裡的白月光。
無數海外網友因此見證了中國文化的魅力,甚至評論她為“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

童年被貧窮圍困,爆火後的李子柒終於“如魚得水”。
一系列以“李子柒”冠名的螺螄粉、酸辣粉、藕粉上架,銷量很快突破千萬元。
但不久後就有人曝光,在“李子柒”店裡買的螺螄粉中,吃出了刀片、螞蟻和蟑螂……
網友炸鍋,吐槽“李子柒”的品控一言難盡,原來影片呈現的美好不過是為了謀取暴利,李子柒必須付全責。
而事實的背後,李子柒都沒有參與過這件事,也不佔有任何盈利分成。而是合作的MCN 機構微念,在全權操盤“李子柒”旗下的產品。

世上最危險的事,不是“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而是原本的夥伴,暗中翻臉,把你當成了“待宰羔羊”。
但幼時的磨難,早就塑造了李子柒不屈的個性。
她不希望看到自己的智慧財產權被過度商業化。她徹底怒了,不僅停更,還正面硬剛,起訴微念,展開一場持久的拉鋸戰。
直到2022年12月,前合作公司微念發出公告,宣佈與李子柒和解。至此,李子柒成功奪回對“李子柒”品牌的控制權‌‌。
直至2年後,李子柒才更新了最近的第一條影片,宣佈她的迴歸。
每個人的命運,從來不是由外界指引,而是從他的內心深處走來。如今子柒迴歸,依舊純粹如初,從容不迫地走她自己的道路。

03
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一直以來,李子柒最讓人觸動的,不僅僅是影片中傳播的中國文化和田園風情,更是隱身在背後的,那些常人難以想象的付出和堅持。
新影片“雕漆隱花”,李子柒將一件舊衣櫃翻新為漆器,送給奶奶當做禮物。
看似只有14分鐘,背後其實歷時了六個月,跟隨成都漆藝傳承人學習,不斷練習割漆、底漆處理和雕漆等多道工序。
面對傳說中“會咬人的大漆”,李子柒透露,的確因多次接觸生漆,導致手部嚴重過敏,全身被抓得稀爛,臉腫成了“電視機”,最後不得不去醫院打抗敏針,才得以緩解。

這個聽起來就痛苦不堪的過程,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李子柒過敏照片
最終才完成了這件漆器作品:“紫氣東來”‌,而作品更深層的寓意是“麒麟回首,百病消”‌。她希望年邁的奶奶,一直健健康康的。
而這種精神,始終貫穿在李子柒的每個作品中。
當年為了拍攝“蘭州拉麵”,她跑到甘肅找老師傅學了2個月,來來回回拍了20多次,導致最後拍廢的麵糰做成饢,她和奶奶吃了半個月。
在拍攝“一物一生” 系列裡,她開墾土地種植莊稼,近一年耐心記錄水稻生長,苦守多日拍攝油菜的花開。
在“非遺傳承”系列的“木活字印刷“中,她長途跋涉到溫州向老師虛心求教,一步步學習如何選木材、雕活字、排版印刷等精細工藝。
這期間,她還不斷學習拍攝和剪輯,學習傳統文化知識,學習非遺技藝……初中就不得不輟學的她,卻始終沒有停止過學習的腳步。
在這個纖瘦的川渝妹子身軀下,藏匿的是一顆沉穩、強大而滿懷敬畏的靈魂。
經過了時間打磨和沉澱的作品,也成了她“經久不衰”的最大底蘊。

她在最近露面的採訪中感慨:
很多傳統文化,它都像極了一位垂暮的老人,他們在歷經了遙遠的歷史長河之後,不斷地回望,他們渴望在這個不那麼需要他們的時代裡,去找到屬於他們的一點價值。”

而她自己所做的事情,正是希望可以透過網際網路,讓這位“老人”被不斷地看見和喜歡,從而吸引到更年輕的血液。
所以在停更的這幾年裡,李子柒一直在外出學藝。
她走了20多個省份,拜訪100多位非遺傳承人,潛心研究傳統文化,深入學習非遺手藝背後的精髓。

這期間,她奔波在各個民俗村落,還經常幫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小忙。
她幫內蒙古農民採買有機肥料,一訂就訂了人家三年用量。
給手工廠重新設計包裝,讓原本滯銷的古樹柿餅,甚至賣到脫銷。
她說自己從來不害怕被人遺忘,她更害怕的是那些暮色將近的“傳統文化”,再也沒有了後人。
一路吃過這麼多苦,她卻只記得那些“甜”,多年後她在採訪中說,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有疼愛自己的爺爺奶奶,有贊助自己上學的好心人,有幫自己找工作的阿姨……
“我的世界有人給了我一束光我記著這束光,所以很迫切地想把這些溫暖傳遞給更多人。 
她說當年在餐廳打工,每個月300,有時候打碎個杯子、盤子啥的還要賠償,到手的可能只有200,但她還是資助了一個四川平武的孩子唸書。
自己的傘破破爛爛,她卻還想為別人遮擋一點風雨。

世間的美好、堅韌、希望和信仰,彷彿在李子柒的身上,得到了具象化。
她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所有面對挫折的善意和從容,最終都將兌換成,一往無前的勇氣和運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