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更3年,李子柒終於回來了!

《遮蔽力》暢銷2.7萬冊,加印6次,賣出3個版權:繁體版+韓國版+越南版

如今,李子柒帶著她的作品歸來,無需多言,因為她想傳達的,都融在那一幀幀畫面之中。她的堅持,她的堅韌,皆在靜靜訴說著屬於李子柒的動人故事。她曾說:“人來到這世上就是來受苦的,但是既然來了,就好好活。”
富書作者:雷利(富書團隊)
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原創

收聽音訊見留言區

停更3年,李子柒回來了!
就在前天,李子柒更新了影片《雕漆隱花,雕出紫氣東來》。

影片中,李子柒的身影依舊輕盈靈巧。她上樹、上樑,身手敏捷。瘦削有力的雙手熟練地在黑漆器物上塗抹勾勒,她面色紅潤,依舊優雅恬靜。
據成都漆器工藝廠的採訪,漆藝這項技藝三年才能入門,有人可能花費數十年也很難掌握漆藝的精華,很難領會到漆藝傳承的精神。

教授李子柒的尹老師更是說:“大漆艱苦非常人所能承受,初識李子柒只以為她會打退堂鼓,沒想到她會在學漆的過程中展現出驚人的毅力,那種吃苦耐勞,全身心投入的勁頭最後真真實實地打動了我。”

其實李子柒在學習漆藝過程中雙手嚴重過敏,但她的成果依舊不負眾望。
在影片12分半的時候,燈光亮起,李子柒手作的紅色麒麟和紫色漆器相映成趣,這樣的畫面既是藝術的呈現,也飽含深意。

正如李子柒的博文所寫,“漆”字與“柒”同音,她的迴歸如“紫漆當櫃,子柒當歸”。
影片剛一發出,“李子柒迴歸”的詞條就衝上微博熱搜。

影片留言區“歡迎回來”的留言鋪滿螢幕。短短一天個人賬號便漲粉350萬!
熱情的網友們留言:“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終於等到你更新影片了”“沒有一天是白等的”。

不少網友在影片中發現曾經的一些經典場景,一件紅色斗篷、李子柒親手改造的小亭子和鞦韆還有熟悉的奶奶,網友們不禁感嘆:老人家還在,健康如昔,實在太想念了。
這樣的等待,何其漫長。從2021年釋出最後一支“柴米油鹽醬醋茶”系列影片《鹽》後,李子柒影片便再未更新。
此後三年,她被捲入與MCN機構微唸的品牌歸屬權訴訟,歷經多番爭鬥,最終贏得了商標歸屬權,拿回了“李子柒”的品牌。
近一兩年,雖然她也偶爾會參加活動短暫亮相,但這些零星的出現並未真正讓她“歸來”。直到今天,李子柒在短影片平臺的更新才告訴大家,這些年她一直在堅守初心,以匠心精神探索生活的另一種美。
她的歸來並非浮誇的造勢,而是以寧靜的方式延續著當年的初心。這一場迴歸,不只是交出一份個人的答卷,更是對所有等待者的一份回應。

2016年9月,在李子柒還未被大家所熟知的時候,她曾參加過一檔綜藝《我是食神》。
節目中,她把雞樅菌和上方火腿切片疊在一起,做了一道上方雞樅的菜。在個人講解環節,她透露這道菜對她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她說:“我是跟爺爺奶奶長大的,爸爸媽媽在很小的時候沒了。”

爺爺從前是鎮上的廚師,李子柒從小在旁幫忙。一次她嘴饞,忍不住偷偷吃了一塊雞樅,覺得味道美極了。
評委得知來由後問她:“現在有沒有把這道菜做給爺爺吃?”
她搖了搖頭:“已經沒有機會了,爺爺已經去世了。我重新做這道菜,就是因為爺爺,我真的很想念他。
有關李子柒的童年,一直是一段難以言說的經歷。

李子柒原名李佳佳,1990年出生於四川綿陽的平武縣。
在她年幼時父母因感情不和離婚,母親遠走他鄉,留下李子柒與父親生活,後來父親再婚,繼母帶著弟弟闖進她的生活。
6歲那年,父親因意外去世,她從此寄人籬下。繼母常常對她進行體罰,甚至在憤怒時將她的頭按入水溝。
後來,李子柒被爺爺奶奶接到農村生活。雖然條件艱苦,生活要自給自足,但她適應力極強,迅速學會了插秧、織布、劈柴、做飯等技能。

爺爺是鎮上的廚師,每逢紅白喜事他都會出席掌廚,李子柒也常跟隨爺爺學習廚藝。
6歲的她站在比她還高的灶臺邊上燒火、遞盤子。因此,她對美食有著別樣的感情。
她曾說“我有一半的廚藝是源於爺爺”。比如上方雞樅和炸荷花,後來這兩道菜都在她的影片裡出現過。

夏天和爺爺奶奶一起編扇子、編揹簍,冬天一家人一起糊燈籠、烘籠子。一開始她重在幫忙,後來她自己也學得這些技能,做出來的燈籠精緻美麗。
然而,她的生活並未就此順遂。
小學五年級時,爺爺去世,家裡失去了經濟來源。奶奶為了李子柒的學費四處奔走,最後透過婦聯的幫助,得到資助的李子柒才能繼續上學。
2004年,14歲的李子柒為了減輕奶奶的負擔決定輟學,去城裡打工。
身無分文的她在橋洞、公園長椅上度過數個寒夜,因未成年工作四處碰壁,直到遇見一位好心阿姨介紹她去餐館當服務員。

餐館的工資很低,但這份工作卻為她提供了一個棲身之所。憑藉爺爺傳授的廚藝,她逐漸學會識別各種菜餚的主配料和做法。
然而,低薪的生活讓李子柒看不到希望。
2012年,奶奶生病,她毅然辭去工作回到農村。她說:“我怕老人家有事,我又不在身邊,會後悔終生。”

在田間地頭,她開始思考如何在照顧奶奶的同時謀生。當時網購正流行,她決定開網店,拍搞怪影片給淘寶店引流,她自稱m哥,在美拍軟體上表演徒手劈西瓜,還用一卷卷黑色的垃圾袋假裝頭髮,學當時大火的花千骨。
然而,網店經營並不順利,缺乏流量和營銷資源的她僅能勉強餬口,日子過得拮据。

一次與弟弟的對話成了她人生的轉折點。
弟弟建議她在短影片平臺上多發一些影片積累粉絲,或許能改善網店的銷量。於是,她開始嘗試錄製農村生活的影片,展示田間的四季風光和獨特的生活方式,令不少人耳目一新。
自此,李子柒在短影片領域嶄露頭角。

2016年春天,李子柒釋出了她的首支手工影片《桃花酒》,影片內容簡單,僅有少量點贊。幸運的是,影片被當時的熱門美食博主分享,很快播放量暴漲,甚至引起了美拍CEO的關注。

從此,李子柒的內容逐漸成為美拍首頁的常客,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她用簡潔的鏡頭記錄著鄉間生活,緊接著,製作蘭州牛肉麵的影片再次將她推向大眾視野。

為拍好這支影片,李子柒找到了當地的師傅拜師學藝。她練習揉一團面練了一個多月,每天拉麵拉到胳膊發酸,第二天胳膊都抬不起來。直到她能完整地拉出均勻的二細(指麵條的粗細程度為2毫米)時,才開始拍攝。
但問題又來了。她是自拍,每次按快門鍵就得擦乾手指上的麵粉,前前後後她拍了200多個鏡頭,都要重複這個動作。

而且,她只會用相機的自動拍攝模式,鏡頭裡麵粉很白,手很黑。一邊要顧鏡頭,一邊要顧面,這個影片她拍了3天,廢掉的麵糰數不勝數,都被她做成了饢。那段時間她每天和奶奶吃湯泡饢,足足吃了半個多月才吃完。

之後,她開始向更復雜的傳統技藝挑戰,比如千層底布鞋的製作。
為了讓一雙布鞋更精美,她一針一線地扎出上千針,不論拍攝到凌晨,她都堅持不懈。小助理回憶起那段時間,調侃她每天頂著黑眼圈,熬得“像瘋子一樣”。

為了弘揚中國文化,她還學習木活字印刷,專程趕赴2000公里到浙江拜訪印刷師傅王法萬學習手藝。
印刷技藝極為精細,要求學徒們用毛筆在1.1釐米見方或0.65釐米見方的小木塊上書寫標準的老宋體反字,直到寫上幾萬個字才能見成效。

李子柒在這裡度過了無數日日夜夜,她的手指常常疼得無法動彈,指甲縫裡也全是木屑和墨跡,直到三個月後學成為止才開始拍攝。
在鏡頭前,她的每一個動作都充滿鄉間的氛圍感,插秧、醃菜、織布、剪紙,每一幀都如詩如畫。在她的影片中,她不僅展現了生活中的手藝,還記錄下了生活中唯美的一瞬:
漫天鵝毛大雪時,李子柒在山間身披長袍,眺望遠方;
她身穿長裙,在自己製作的鞦韆上盡情盪來盪去,陽光撫過她飄起的髮絲和裙襬;
她笑著將剛摘下的桃花別在奶奶的耳朵上,兩人露出甜蜜的微笑,此情此景被稱為“歲月從不敗美人”;

她站在田地裡插秧,鼻頭出汗,胳膊有力,遠處的背景則是祖國的大好山水;

她抱著雪白的羊羔走在山間,身後則簇擁著奔跑的羊群……

她的影片內容一如她的生活,靜謐、從容,不急不躁,透著對傳統文化的敬畏和對生活的熱愛。

李子柒不僅在內容製作上下苦功,也在剪輯過程中傾注心血。起初,她用一部iPhone6剪輯影片,因記憶體不足、軟體效能的限制,讓她不得不反覆修改。
每當裝置卡頓或是影片突然中斷時,李子柒不得不重新調整,往往需要耗費三天以上才能完成一個影片。無論是在深夜熬夜拍攝還是除錯鏡頭,她都盡力將每一幀做到極致。
她影片中獨具一格的東方美學風格,不僅吸引了大量國內的粉絲,就連國外的粉絲都對她讚不絕口。

短短三年,李子柒的微博粉絲數超過2000萬、抖音粉絲突破3000萬,YouTube粉絲量更是達到700萬。
無數人透過她的影片認識到中國的古典手藝和鄉村生活。她還透過影片傳播了無數非遺文化,潛移默化地讓世界各地的觀眾感受到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

人民日報曾稱讚她“活出中國人的精彩和自信”,而央視新聞則點評她“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卻講好了中國故事”。

她的影片不僅展示了鄉村生活的美好,更像是一扇視窗,向世界傳遞著中國的文化瑰寶。李子柒以她獨特的藝術方式講述家鄉的故事,成為跨文化傳播的代表人物。

2021年7月,李子柒釋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系列的最後一個影片《鹽》。
她花了七小時前往自貢,展示井鹽的古法制作過程,晶瑩的鹽粒透亮純淨。影片的播放量迅速破千萬,而她則在評論區與觀眾溫暖互動。
然而,這支影片卻成為她的“暫別之作”,直至最近更新,李子柒已經斷更了三年。

當時外界紛紛猜測她的去向,有人說她身患重病,有人說她在準備更大規模的文化專案,還有人說她只是想休個長假。
這些猜測都不無道理,其實在李子柒紅了以後曾被網暴、更嚴重的是還經歷過線下騷擾!

2017年,李子柒曾發文“對不起我要短暫停更了”,原因是經受長期網暴,苦不堪言。

有人說她都是在樣板間拍攝,假模假樣;有人說李子柒人臉未出鏡的部分都是員工代替拍攝,她只是一個長得好看的“人偶”;還有人“逐幀分析”她手作的東西都是現成購買欺騙觀眾……

時間長了,流言蜚語被奶奶聽到,一次奶奶幹農活時被割破了手,鮮血汩汩湧出,李子柒包紮時心疼不已,沒想到奶奶卻因為滿腦子想著她而分神,才受傷的。

得知真相的李子柒“心被狠狠地揪了一下”,她紅了眼眶,奶奶安慰她說:“以後我們節約一點,你不要再做那個工作了。”李子柒一下忍不住了,撲進奶奶懷裡哭得像個孩子。
她立誓決不能再讓別人傷到奶奶的心,“因為他們傷害的,是我用命在保護的那個人”。

於是這次她整理了整整8頁長文回應,甚至附上了自己拍攝影片前後的日期和記錄。
可網友卻不領情,轉而攻擊她“別賣慘了”。

後來她便很少回應,她深知作品能替她說話,她只專注做內容,專注照顧自己和奶奶的生活,在遠離城市的大山獨自舔傷。

2018年,李子柒的家來了兩個不速之客,他們聲稱是李子柒的粉絲,在她家附近直播偷拍,甚至還將無人機飛到院子的高處窺探家中的細節。
他們沒日沒夜地在手機前“播報”,不僅影響了李子柒的生活,還影響了周圍的村民。
可當事情鬧到警察局後,他們又以遊客觀光的理由逃離了懲罰。
這之後奶奶生了很長時間的病,李子柒甚至動過帶奶奶搬家的念頭。
2021年李子柒再次來到警察局,因為有人冒充她給大量粉絲髮送詐騙簡訊。

她的現實生活持續被騷擾,她的內心又被網暴擾得沒有分毫安寧。
於是網友對她這次斷更才引發大量猜測。但真相是她與MCN機構微念因商標糾紛而陷入漫長的法律訴訟。
與身處大城市的網紅不同,李子柒始終遠離商業中心,生活在四川綿陽的小村莊。她與拍攝成員間關係融洽,沒有過多的功利和野心。

2016年,李子柒與杭州微念公司簽訂經紀合約。她負責內容創作,微念負責推廣,兩者分擔推廣成本。
在微唸的幫助下,她的影片得到了更大範圍的傳播,公司也隨之逐步壯大。隨著品牌的知名度提高,市場上冒出不少以“李子柒”命名的品牌。對此,李子柒意識到保護自己名字的重要性,便提出成立公司,佔有品牌的主導權。

微念提出成立合資公司,於是雙方共同創立了四川子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李子柒佔49%股份,微念則佔51%。然而,商標權的歸屬仍然不明確,導致後來雙方的權益紛爭。
李子柒始終不希望自己的名字過度商業化。她提到曾有一位老師告訴她,班上的孩子們看了影片後才瞭解到稻米的生長過程,逐漸學會珍惜食物。這段經歷讓她覺得肩負起更大的責任,她認為“李子柒”不只是一個名字,更是傳播傳統文化的載體。

2021年,四川子柒文化將微念訴至法庭,最終在2022年年底達成和解。

如今再談起微念,李子柒表示不會徹底“撕破臉”,並仍懷念曾與她共事的微念員工。
她回憶道,一位叫“蘑菇”的員工總會在機場迎接她,為她準備溫水;螺螄粉產品經理為了做好產品,試遍無數家店;供應鏈負責人“石頭”甚至長期住在廠裡,幾乎沒法回家。這些細節仍讓李子柒深感溫暖。

自拍攝影片以來,她獲得了諸多獎項,例如2019超級紅人節最具人氣博主獎、2019中國十大女性人物、2021中國非遺年度人物稱號等。與此同時她還身兼數職,包括首批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第十三屆全國青聯委員等。
2021年10月,李子柒接受央視節目《魯健訪談》採訪時曾透露過自己的未來規劃,她說想用自身的影響力推動鄉村振興,為老百姓增收,還有著做好非遺傳統文化的傳播和推廣的目標。

如今李子柒的生活依舊簡單,她至今沒有自己的房產或車,購物注重實用和價效比。她珍視那些“陪伴”多年的舊物,比如用了十年的鑰匙包,磨損的毛衣,這些物品給了她難得的安全感。
她的生活雖然質樸,卻從中找到了滿足感。當有人為她與公司的糾紛打抱不平時,她笑稱:“至少我現在很好啊,總比睡路邊強吧。”

在李子柒停更的這三年裡,她歷經了許多波折和自我沉澱。成名後,她不曾在乎浮華,依然堅持拍攝最真實、最淳樸的作品。她曾與合作公司對簿公堂,陷入無盡的法律糾紛中。
即便如此,李子柒始終沒有放棄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她四處奔波,尋訪那些偏遠村落的非遺傳承人,拜師學藝,只為深入瞭解每一種手藝的精髓。

行程中,李子柒不僅沉浸於文化之美,也常為當地村民出力,幫助他們改進產品,更新包裝設計,甚至親自為農民採買物資,經她更新過的滯銷產品無一例外都成了暢銷、脫銷產品。
停更的三年裡,李子柒雖然沒有更新作品,但時常現身社交媒體,每次亮相都受到網友關注,比如去年9月23日,她現在中國農民豐收節上參與活動。

今年10月23日,學習強國平臺釋出影片,影片中李子柒以“熊貓姐姐”的身份現身,邀請大家參與“強國熊貓周”活動。

如今,李子柒帶著她的作品歸來,無需多言,因為她想傳達的,都融在那一幀幀畫面之中。她的堅持,她的堅韌,皆在靜靜訴說著屬於李子柒的動人故事。
儘管經歷了這些波折,李子柒的影響力依舊長存。她用平凡的生活藝術感染了無數觀眾,而她影片中的古典美學、溫暖故事,讓人們感受到一種靜謐而從容的生活方式。
她的作品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致敬,更是一份持之以恆的初心。
她曾說:“人來到這世上就是來受苦的,但是既然來了,就好好活。

作者簡介:雷利,富書團隊作者,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遮蔽力,富書第4本新書《遮蔽力》正在熱銷中,你的生活,需要遮蔽力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責編:香克斯,排版:雷利

免責宣告:部分圖文來自網路,僅供學習與交流,非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絡即刪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點選 關注富

👇點選閱讀原文進入“創業8年,富叔真面目曝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