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晚我還在加班,老婆突然給我發來一條訊息,關於數學競賽的獲獎資訊。

老婆一向對這種數學競賽不感冒的,竟然破天荒地也關心起數學起來了,我一下子覺得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當我點開老婆的文章才發現,原來講了一位女生,她剛剛獲得了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的第12名。

關鍵是,別的獲獎選手都是北大、清華、牛津、MIT這類全球頂尖大學的學生,而這位女孩子卻很不一樣。
女孩叫姜萍,她就讀於江蘇省漣水中等專業學校,這是一所中專,女孩學的還是服裝設計,平時跟數學完全沒啥關係!

可是就是這樣一位成績普通的女孩,竟然在全球數學大賽上獲得如此高的名次。
等讀完姜萍的故事,我總算明白,為啥平時對數學不感冒的老婆,也如此興奮了。
因為,那位女孩,真是一個傳奇!
姜萍不是世俗意義上的學霸,她的學校僅僅是一所普通的中專,並不是什麼名校。
她選擇的也是服裝設計專業,但她發現,自己依然對數學充滿了興趣。
甚至她在設計服裝的時候,看到服裝上的圖形,也會不由得想起數學,甚至還會把數學的靈感應用於自己的設計中。

因此,在她老師的鼓勵下,姜萍自學起了高等數學。
先是自學了同濟大學的《高等數學》和謝惠民的《數學分析》,接著又繼續研究起了Lawrence C. Evans編寫的《偏微分方程》。
而那種《偏微分方程》的教材是全英文,姜萍的英文又不夠好。
她只能靠手機翻譯軟體和英漢小詞典,一個字一個字地啃。

她透過自學,數學能力竟然超過了絕大多數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
最後參加今年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最終獲得了第12名,入圍總決賽!
這天賦,這學習能力,真的沒sui了!難怪老婆對這個小女孩這麼痴迷!
02
老婆發我這個女孩的時候,我只是覺得這個女孩太厲害了,也並沒有多想。
但是老婆隨即問了我一個問題,卻引起了我的深思。
她說:“這個女孩對我們很有借鑑意義哎!”
我問她怎講?
她說:
“很多孩子都晚熟,開竅晚,等好不容易開竅了,結果發現已經錯過很多時光了!
還有不少孩子會偏科,有些科目學的好,有些就不喜歡學!”
所以老婆的結論是:姜萍就是一個典型,她比較偏科,數學極致的好。而且她開竅也晚,到了初中才開始發現自己對數學有興趣。
只不過姜萍很成功,也很幸運,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並且一直堅持了下去。
但是很多別的孩子並沒有姜萍的這份堅持。
那麼那些晚熟的、偏科的孩子,又該怎麼辦呢?

03
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孩子要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向,也就是讓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就像姜萍一樣,她儘管上了中專,學的是服裝設計,但是她卻清晰地知道,自己最喜歡的除了服裝,就是數學!
因此她會投入很多很多的時間在數學上,把讀數學書、解數學題,作為自己最大的人生樂趣。
姜萍就是因為找到了自己喜歡的方向,最後在這個領域取得了突破。
因此我一直認為:
幫孩子找到有天賦的地方,感興趣的方向,是他們人生最重要的一課。
這一點說起來容易,但是很多人都做不到。
就拿憨憨來說,6、7年級的時候他經歷了一次重大的人生變革。
那時候正好經歷了疫情,學校停了課,都改成在家學習。結果兒子徹底迷失了,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結果那段時間,他的成績一落千丈,甚至被學校勸退。
最後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調整,兒子才調回來,他也漸漸發現自己對化學最感興趣,因此開始把化學作為自己努力的方向,最後也獲得了一些獎項。
你看從被學校勸退,到後來化學競賽奪冠,這裡面的區別就在於,孩子是否找到了自己感興趣的方向,是否有自己的人生目標。
這點真的很重要!

04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才能讓孩子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向呢?
1
多多的閱讀
這裡面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閱讀。
我一直認為,閱讀是成本最低的帶孩子見世面的方式了。
比起外面動輒幾千上萬的課程,這個錢可以買幾百套書了,而當孩子讀的書越多,他的眼界和視野也會完全不同。
記得憨憨小時候,我們帶他去圖書館借書。
他當時對一套書特別著迷,叫做《Basher Science》。

書裡把各個化學、物理、生物裡面的概念,畫成了漫畫小人。孩子就可以結合漫畫去理解。

這是憨憨第一次接觸化學,而也正是因為這次接觸,在他心裡種下了一顆種子,到了中學後,終於開始發芽開花。
所以,閱讀是最經濟實惠的見世面方式,讓孩子快速接觸世界的方方面面,也方便他們更早地找到興趣方向!
2
家長的資源
另外還有一點,那就是家長的資源。
這裡的資源並不是說父母要多麼有錢有關係,其實不是這樣。
這個資源指的是父母陪伴孩子學習,幫助孩子篩選資訊的能力。
就拿妹妹來說,有一次我帶著她讀了海洋方面的繪本,認識了很多海洋生物,她突然對海洋生物產生了極為濃厚的興趣。
那怎麼順著她的興趣,繼續給她進一步地昇華呢?
於是我們做了幾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找很多海洋相關的書籍。
我會給孩子找很多海洋專題的書籍,但是我這些書籍的選擇會有講究。
我會選一些專門講海洋生物的,這是擴充孩子對於生物的知識面。
但除此之外,我還會選一些講述水迴圈、海洋歷史、地理結構方面的書。
目的是基於海洋生物,把和海洋相關的地理、生物、化學、物理等知識都串聯起來,幫孩子進行擴學科的融合。
第二件事情,帶孩子去海洋水族館。
既然孩子喜歡海洋生物,我就會帶孩子去海洋水族館。
讓孩子親眼見一見現實中的海洋生物是啥樣,為什麼有這樣的特徵,生活習性又怎樣。

這個目的是讓孩子將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書中的知識和現實生活中能夠一一對應起來,這樣他們對於知識點的理解也會更加透徹。
第三件事情,帶孩子去看紀錄片。
我還會做一件事情,就是帶孩子看紀錄片。
就像海洋生物方面的,我就給女兒看了BBC的幾部紀錄片,例如《藍色星球》。

那部紀錄片裡講述了海洋裡各種各樣神奇的生物,還有不同海域的海洋生物特徵。
當然類似的紀錄片有很多,我給孩子選出這樣的資源,就是幫助她們擴充眼界,增加書本上、水族館裡不曾有的認知,把各種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起來。
你看,這些過程,就來自於家長的資源。
而這些資源並不是什麼特別高大上,高不可攀,需要花很多錢的。但是它卻需要父母的陪伴和規劃,需要花時間幫孩子篩選出對她們有用的資訊。
05
所以,如果孩子晚熟,開竅遲,或者偏科嚴重的話,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
幫孩子找到自己喜歡的興趣方向,並且放大自己的天賦。
而平時鼓勵孩子多閱讀,這有助於孩子開啟眼界,也是帶孩子見世面最便宜的方式。
另外父母對孩子資源的傾注,這些資源是陪伴,是對資訊的篩選,是對學業的規劃,這些都是幫助孩子尋找興趣方向的關鍵。

下週我會和火花思維的教研負責人閔銳老師做一次訪談,之前大名鼎鼎的學而思摩比思維,就是閔銳老師一手研發的。
我們會聊聊今年高考數學的新方向,以及孩子數學思維培養的問題,歡迎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