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們家喜迎兩件大事——大寶小升初、二寶幼升小。
想想就覺得好刺激

。
前兩天,我和大寶深入討論了一番,達成了共識:六下學期比較輕鬆,要提前為初中學習做一些準備。到底哪些準備,我們回頭細聊。
今天,先來說說二寶的幼小銜接。
回看大寶一路走來的這6年,踩過不少坑、走過不少彎路,得到了很多經驗和教訓。好在還有二寶,這些經驗和教訓都能用得上。
感慨和遺憾就不多說了,直截了當來說結論。
看過大寶小學6年的得失,我在陪二寶做幼小銜接的時候,把重點放在了這三件事上。
站在過來人的位置,我也想勸大家:上小學前、在小學階段,請不遺餘力幫助孩子做好這三件事。
挑這三件事,是因為它們很基礎、很重要,但不難,普通孩子也能做到。
別抬槓哈。激發內驅力、保護好奇心、培養學習習慣等等,當然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它們和今天我想說的三件事,不在一個維度上,以後有機會我們慢慢聊。
1. 培養閱讀興趣和習慣
閱讀,這件事的重要性怎麼強調也不足夠。
閱讀對於孩子的意義和價值,相信每個家長都很清楚且認同。各種專家的話,聽得都磨出繭子了。
從我對大寶的觀察看,從小處看,他的語文學的很輕鬆,和他廣泛且深度的閱讀關係緊密;往大里看,透過大量閱讀,他走進了更大更豐富的世界,結交了更多傑出卓越的人,形塑了自己知識體系和思維模式。
很多家長的困惑,只是在執行的時候,不知道怎麼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習慣。
昨天早上吃完飯我在收拾,二寶一直沒動靜,一找原來在看書

雖然這裡面也有一些技巧和方法,但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我覺得還是這兩點:多給孩子買書、親子共讀。
現在不像以前,誰家都能買得起書,多少而已。家裡有書,孩子看得到書、摸得到書,才有可能愛上看書。
孩子在發現書的魅力之前,他們不會天然愛上閱讀。我們有責任幫助、引導他們發現書籍的美好。所以,親子共讀,是繞不過的。
而且,養了兩個孩子之後,我越來越覺得,其中沒有那麼多花樣,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每天陪孩子讀書。
堅持讀、變著花樣地讀,孩子早晚會從閱讀中發現樂趣、愛上看書。
2. 儘量提前搞定英語
這是我在大寶身上很後悔的一件事。
我很早就意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早早就給大寶進行了英語啟蒙。
只是當時觀念上不夠堅決,雖然買了很多原版繪本、分級讀物,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堅持不夠沒有效果。
學習路徑、方法也不夠科學。磨耳朵的輸入量不夠、沒有及時學好自然拼讀……
錯過了最好的時機,只能盡力追趕。而現在大寶最缺的就是時間,很多事情只能權衡之後放棄了。
到了二寶,吃虧之後,看清了方向、弄清了問題。
我甚至覺得,我們以為的提前學習英語其實才是正常節奏。
如果我們把英語當成一門語言,而不是課程,它就應該像我們學習漢語一樣,越早開始越好。
從學習的難度看,相比語文、數學,英語是相對容易的,複利效果也是最顯著的。它和智商的關係不大,學好它的根本是在正確的道路上堅持下去。
具體地,現在我們在家這樣為二寶建立英語學習環境,老王在影片裡說的很清楚。
關鍵是,二寶學習英語堅持的很好,每天磨耳朵、繪本閱讀,幾乎從不中斷。
對了,明天早上,老王還邀請了新東方比鄰英語CEO喬蕾老師,深度聊聊AI時代孩子學好英語的路徑和方法,在孩子學習英語上有疑惑和困惑的同學,可以來直播間直接向他諮詢提問。
3. 多戶外運動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因為身心健康,是我們對孩子最根本的期待。
功利地說,它也是孩子持續學習、投入競爭的本錢。
今年大寶的身高漲了15cm左右,看著已經和老王一樣高了。
12歲,175cm。好多朋友看到他,都很好奇我們到底怎樣養的,父母身高一般,他怎麼這麼高(她們也很好奇,六年級了大寶還沒有近視,沒有一顆蛀牙)。
說實話,我確實在他身上花了很多功夫,關注他的飲食、睡眠、生活習慣各個方面。
除此之外,我覺得有一點非常關鍵,就是充分的戶外運動。
即使他現在六年級了,週末至少一天大戶外,打網球、去公園玩。放假的時候,我們就跟著板牙科考營,走進大自然,爬山徒步。
鍛鍊身體、養護眼睛、重啟大腦、愉悅內心,一舉多得。
大寶的身體素質一般,我們只能後天加把勁。目前從兩次體測成績看,追的差不多了。
除了以上三件事,還有一件,我想單獨寫一篇來講,就是數學思維的培養(想看的同學,點個“在看”告訴我)。這10來年,看了不少文獻,走過也掉過不少坑,現在帶二寶做幼小銜接,又有一些新想法、新感受,發現了一些好用的書籍,等我~
最後,感慨一下。
今年我44歲了,有時想想挺好玩的,同齡的人都在盯中考高考,我還要重新弄幼小銜接

。
將來,人家娃考上大學躺平了,我還在陪寫作業,好炸裂。
不過,這樣,我是不是就不會老,最起碼乾的事情年輕啊

。
也許你還想看看
【王興興英語差?只是表象】
喜歡記得點亮小紅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