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好,還省錢,這貨磨破嘴皮也值了

01
做公號這麼多年,被問到最多的就是:
“我該怎麼給孩子規劃學習路徑”
“如何判斷孩子在某方面有沒有天賦?”
我還常常聽到家長抱怨:
“孩子不是這塊料”
“沒有天賦”
“對…沒興趣”……
其實我覺得,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父母別急著下定論,嘗試讓孩子浸潤到某種環境中,慢慢培養他們的興趣,自然而然就學會了。
無論是哪一門課程的啟蒙,找對方法可太重要了。就像憨憨和妹妹的鋼琴學習,要不是讓他們打心眼裡愛上了音樂,又怎麼能堅持這麼多年吶。
這是哥哥專注彈琴,妹妹開心跳舞的樣子:
現在,憨憨已經到了高中,學習壓力大,還參加了美國五大聯賽之一的化學競賽。
這種情況下,憨憨不但沒有耽誤過彈琴,還將彈鋼琴看作是一個緩解壓力、宣洩情緒的出口。
對於這點,我真太慶幸了!
而妹妹從小在哥哥的影響下,早早的就對古典音樂很痴迷,現在已經能和哥哥四手聯彈了。
回想給倆娃的鋼琴啟蒙,我究竟做對了什麼呢?
憨憨剛學琴的時候,我們找了一個德國老太太,她是一位資歷很深的鋼琴考官。
一開始,老太根本不讓憨憨碰鋼琴,而是帶他認識音符、熟悉節奏、瞭解音調……,就這樣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才開始摸到鋼琴。
德國老師告訴我這叫音樂素養,是學習任何一種樂器的第一步。
而妹妹和憨憨一樣,在正式彈琴前,也學了一段時間的音樂素養。
不同的是沒有線下老師教,用了一款叫音樂殼的APP。學習效果也非常好!
點選邊框調出影片工具條
所以,

要想音樂學的好,第一步要先打好音樂素養基礎。

如果準備給孩子學樂器的話,先彆著急上手操作,需要先從音樂素養學起!

再說音樂素養的學習,使用線上課程就完全夠了。憨憨當時的德國老師,

每分鐘收1.5美元

,整個素養課學下來老貴了。

而輪到妹妹學習的時候,不但費用低了很多,學習內容全面、互動形式多樣,隨時開啟APP就學了,省下了不少時間和精力。
因此,無論從什麼角度出發,我都強烈建議大家試試這款專教音樂素養的APP——音樂殼
02
我有個朋友家的孩子,今年剛3歲,正處於藝術啟蒙的黃金期,可她自己是一個連五線譜都不認識的音樂小白,在孩子啟蒙階段就犯了難。
她說孩子喜歡唱歌,對音樂很敏感,就是不知道該怎麼學!

一串連珠炮式的問題看的出來她很重視。
我想都沒想就幫她申請了音樂殼29元體驗課包
這個體驗包內容包含8節AI音樂素養課,還有啟蒙樂器,音符手卡、五線譜本等等,整整一大盒子。
我告訴她,孩子有沒有天賦來體驗一下就知道了。
兩個星期後,小夥伴興沖沖地來和我反饋了!

她說,孩子從拿到這個音樂課包,每天都主動要求上課,又是拍手、跺腳、哼唱、扭動的,非常歡樂。
其實啊,音樂殼之所以這麼受孩子的歡迎,是有科學道理的。
首先,音樂殼的開發者是一批懂音樂更懂兒童心理學的專家,其設計理論採用了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倡導感知先行,重視感性體驗
孩子可以先透過大量的身體律動、節奏童謠、傾聽欣賞等,逐步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感知。
比如,老師採用和北極熊玩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們學習橫拍和空拍
勻速行走的時候是橫拍,被“凍住”就是空拍。
先讓孩子從身體上的感受,再學習理論就更容易理解啦!
再有,課程是符合孩子的天性和身心發展規律的。
3-5歲的孩子的音樂啟蒙更感性,樂器以搖晃和敲擊為主。
6-10歲的孩子才更適合接觸正規的樂器。
就像M1基礎體驗課中的樂器是更適合孩子拍打的棒棒糖手鼓。
到了M1進階體驗課的樂器才變成了口風琴。
最近我又收到了一個好訊息,除29元體驗課包外,音樂殼又推出了一個0.1元的體驗包。這就相當於免費了。
0.1元體驗課包含8節AI音樂素養課,無實物教具。加送家長課,打卡還送49元運動跳圈。
下48小時有老師聯絡,請注意收貨手機號為本人賬號,新增老師後安排上課時間
29元體驗課含8節AI音樂素養課,還有啟蒙樂器,音符手卡、五線譜本等配套學習教具。加送家長課、古詩誦讀課,打卡還送49元運動跳圈。
下48小時有老師聯絡,請注意收貨手機號為本人賬號,新增老師後安排上課時間
03
總有家長會問我,音樂素養到底是什麼?
就憨憨當初的學習過程來看,它主要包括下面這4大基本步驟:
  • 第一步是音高,它包括高音和低音,鋼琴鍵盤,學習五線譜等。
  • 第二步是節奏,它包括節拍和小節,音符組合,速度等。
  • 第三步是音程、音階與音調,它包括升號降號,大調小調,轉調移調等。
  • 第四步是旋律,它包括曲調,樂句,多音符等。
下面,我再來系統的介紹一下音樂殼的這個《少兒音樂素養課》。它是一個很大的體系,主要有4大部分。
趣味樂理
學好音樂,樂理知識是孩子必須掌握的基本功。
相比傳統授課模式的乏味與晦澀,在音樂殼的課上,學習樂理成為了一件特別享受的事。
比如在認識恆拍時,線下的鋼琴老師可能是用非常專業的一個節拍器,而音樂殼則是透過“糖果遊戲”,只有當你點選螢幕的節奏平穩且合拍的時候,糖果才能準確的掉進小火車裡,否則就會“飛到天上”。
這種效果完全是秒殺節拍器,之前都是“被逼著”打拍子找節奏,現在聽得多了,打得多了,很容易就能找準節奏。
比如利用桃子和梨的發音特徵,為孩子介紹了什麼是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以及兩者的區別。
採用“隔板”、“按鍾”等形象比喻,就能讓孩子輕輕鬆鬆理解五線譜的“線、間、下加一線”等基本知識。
期間還有“五線譜認知遊戲”和“五線譜之歌”,孩子能透過趣味遊戲和跟唱互動的形式,鞏固學習到的樂理知識。
就比如小主角coco不會數拍子。
接著動畫裡出來個蟋蟀哥的角色,用幾句口訣就幫小朋友們快速區分:
“ta ta ta ta,四分音符是一拍。”
去年我們體驗課程的時候,還找了別的小朋友一起,下面這個是別的孩子上課時的效果,你看,完全互動起來了!
看完動畫、聽聽童謠,這塊樂理知識孩子馬上就消化吸收了,不但沒什麼壓力,還會覺得很有意思,這種學習方式特別對孩子的胃口!
視唱練耳
這個板塊主要是為了提供大量開口唱的機會。
結合動畫和遊戲互動,有真人老師引導孩子們大膽發聲。
透過大量的模唱和視唱練習,幫助孩子建立起音準和樂感。
除了敢唱、愛唱,唱得準也很重要。
而想要唱歌不跑調,首先就要從聽音開始訓練,聽得準,才能唱得準。
因此課程裡會有一個“小鳥模唱”的環節,孩子需要先聽,訓練音高的記憶,再唱出同樣音準。
還有整段的旋律模唱和視唱練習,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孩子唱歌就可以不跑調了!
課程裡面選的曲目也很有講究。
既有國內外知名的經典名作,又有音樂殼原創的兒歌童謠,音樂風格涵蓋了古典、現代、流行、嘻哈等多種,旋律朗朗上口,非常適合小朋友演唱。
下面這個也是找的一個小寶寶體驗的效果,唱的很有激情:
樂器演奏
透過這個板塊,孩子們會親自拿起樂器來演奏。
就比如奧爾夫打擊樂、音磚、八音按鍾、鍵盤等等,這些都是音樂殼的課程直接配套的樂器。
孩子拿起各類樂器,就能在引導下實實在在地感受演奏的樂趣了。

除此之外,課程裡設計了很多互動環節,為孩子提供了模擬演奏的機會:
就比如讓娃點著螢幕上的黑白琴鍵,就能準確彈奏出鋼琴相對應的音色;
而當孩子左右拉動琴弓,孩子還能奏出美妙的小提琴曲。
這樣的實踐,趣味十足,也為他們將來正式學習樂器打下了基礎。
透過這個階段的學習,孩子將掌握多種不同風格音樂作品的演奏+演唱:中外歌曲、兒歌、古典音樂等。
既鍛鍊了孩子的音準感知,又能讓孩子快速建立演奏樂器的成就感。
音樂文化
學音樂,不只包括“開啟耳朵、學會彈奏”這些技能性的東西,瞭解音樂歷史、典故、常識同樣重要。
於是音樂殼的課程裡特別設定了一個環節——音樂小故事。
運用通俗易懂的趣味小故事,帶領孩子認識古今中外的藝術大家、瞭解每種樂器的基本知識,穿越回曆史長河中領略世界名曲的魅力。
就比如下面講的,就是貝多芬刻苦練琴、創作的故事。
還會帶孩子們聆聽大師的代表作,比如貝多芬的《歡樂頌》、《命運交響曲》。
還有憨憨很喜歡的一首曲子《致愛麗絲》。
高雅的藝術不再神秘,其實它就存在我們的生活中;音樂家也不再高不可及,更像孩子們身邊的榜樣。
因此,這也是課程裡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
04
音樂殼還有一個特色,就是結合過AI技術進行樂音識別。
在AI的幫助下,它能夠判斷音準及節奏,輔助孩子的歌唱及樂器演奏學習。
它可以識別尤克里裡:
鋼琴:
甚至非洲鼓:
這樣孩子學起來,就更加高效了!
此外,她們的師資團隊也很強,精選自中外國際院校。
因此我們體驗下來,覺得音樂殼的這個啟蒙課程確實蠻不錯的。
每週3、4節課,一次課也就十幾分鍾,上起來壓力一點都不大。
形式也有趣,對樂理知識的講解很容易吸收,給孩子做音樂啟蒙就很好;更關鍵的是它價效比真的太高了!
我不止一次的推薦過音樂殼的課程,有大批讀者跟著它完成了音樂素養課的學習,很多人把學習感受反饋給了我。
這條說的是娃們跟著《音樂殼》學習,專業素養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這家娃四歲就開始跟著《音樂殼》學習了,現在已經完成了整套課程了
這家娃上過線下課,親身對比了學習感受,結論是用音樂殼學素養更好更快。
下面這個影片裡,是孩子們上了半年多系統課的效果:
看到大家的成長和收穫,真的很為孩子們開心!
05
這次的音樂殼體驗包分為兩大類。
29元帶教具體驗包
0.1元無教具體驗包
01
29元的體驗課
29元課包又分為兩種:
一種是M1基礎級別,適合3-5歲的娃;
另一種是M1進階級別,適合6-10歲的娃。
每套體驗課都是一個挺完整的學習體系。
我先說說M1基礎級別;
M1基礎級別
下面這些是M1基礎級別的禮盒包含的所有教具:
包含:
•1套奧爾夫樂器:棒棒糖手鼓和沙蛋
•1幅音樂拼圖
•1本體驗課教材(含貼紙)
•1套音符及樂器認知閃卡
•1套創意節奏點餐卡
•1本兒童五線譜本
•少兒音樂素養課程體系
•上課指引與材料介紹
•學習證書
•家長手冊
•愛的音樂祝福
(收到以最新實物為準)
它首先會教孩子們認識節拍。
比如用北極熊和企鵝走路的方式,邊做動作邊帶孩子感受恆拍、空拍是什麼樣的,有什麼區別;
接著講唱名,教孩子唱出do re mi;
還會帶孩子們學習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感知節奏、音高、旋律的上下行。
一步一步搞定基礎樂理知識,培養樂感。
它還配了一個棒棒糖手鼓,孩子上完體驗課能學會演奏《pizza pizza》和《wakawaka洗澡歌》,很有獲得感!
這是M1基礎級別的試聽課目錄:
再說說M1進階級別:
M1進階級別
M1進階級包含的教具依然很豐富!
左下角的藍色樂器,是進階級別給孩子配的口風琴,有13個琴鍵。
演奏這樣的樂器不只考驗孩子的節奏感,更訓練孩子的音準和旋律感,因此進階級別相較基礎級別也更有挑戰性!
課程裡會教孩子們用口風琴演奏《歡樂頌》和 《Rock You》,掌握旋律吹奏。
進階禮盒的教具包括這些:
•1支13鍵口風琴
•1幅音樂拼圖
•1本體驗課教材(含貼紙)
•1套音符及樂器認知閃卡
•1本兒童五線譜本
•少兒音樂素養課程體系
•上課指引與材料介紹
•學習證書
•家長手冊
•愛的音樂祝福
(收到以最新實物為準)
這個級別會從音符和唱名講起。
接著帶孩子們認識五線譜和高音譜表,學會“do re mi fa sol ”和它們在五線譜上的位置。
除了這些最基礎的樂理知識,還會講到稍微複雜一些的。
比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休止符,一步一步教孩子們打出它們的節奏。
這是M1進階級別的試聽課目錄:
它們每個Level都是8節課,配送一個教具大禮盒,兩種體驗包的價格都只有29元。

雖然差不多一杯奶茶錢,但我還是特別希望大家不要衝動消費,買了就能好好地用上。
這裡也想提醒大家一下,就是音樂殼的這套課程是定位於音樂素養開發的,如果孩子已經參加過樂器考級,我個人就不建議學了,好好練琴就行!
另外還要說明的是,體驗課禮盒的福利特別特別實惠,因此僅限第一次註冊音樂殼的使用者才能購買領取。
為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我還跟商家薅來了一些贈品。

體驗課加贈福利
福利一:家長課
價值199元的《優秀琴童家長課》+ 價值99元的《姍姍老師家長課》
這兩套課程在APP裡原本是付費的課程,這次直接免費送給大家。
但它不是給孩子看的,是給咱們自己看的!
能幫咱們解決娃音樂之路上,會遇到的各種現實的小問題,比如:
音樂啟蒙到底怎麼做?
考級有沒有必要?
孩子不練琴該咋辦?
如果娃確實遇到了這些問題,那咱們可以聽聽專家和大師有什麼好建議~
福利二、《少兒古詩詞唱誦》
贈送新上線的價值99元的《少兒古詩詞誦讀》60節課。
讓孩子實際感受中文的美,韻律的美。
福利三:運動跳圈一套
如果孩子8節體驗課上完,並堅持打卡,那麼我們再送大家運動跳圈一套,價值49元。
就是下面這個玩具,也是給孩子堅持的一個小小的激勵!
平時有空還可以陪娃一起玩節奏遊戲,就像下面這樣,用來做親子互動就很好!
點選這裡購買29元體驗課:
(拍下48小時有老師聯絡,請注意收貨手機號為本人賬號,新增老師後安排上課時間
021
0.1元體驗課
0.1元體驗課也分M1基礎和M1進階兩個級別,所包含的是APP線上的八節音樂素養課。
僅僅是沒有實物教具,購買這個體驗課包依然可以享有家長課和打卡送運動跳圈的兩項贈品福利。(29元體驗包的福利一和福利三
點選這裡購買0.1元體驗課:
下48小時有老師聯絡,請注意收貨手機號為本人賬號,新增老師後安排上課時間
這次我們還特別組建了一個音樂學習群

,有任何音樂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群內諮詢,會有專業的老師答疑解惑。

我們還計劃在群內做一場有關音樂啟蒙的講座。邀請了音樂殼課程教研負責人、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美國伊斯曼音樂學院李珊珊老師為大家分享:
為什麼學音樂越早越好?
每個年齡段又該如何規劃?
感興趣的可以掃碼進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