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大家點選左下角“閱讀原文”到原帖與作者交流討論哦!
在美國打拼的碼工家庭,最“看不見”的開銷可能就是稅了。
W2工薪族是美國稅收的主力,掙得多交得多。
低收入家庭可以免稅,甚至因孩子退幾千刀;而像Warren Buffett這類大佬,主要交長期資本利得稅(long-term capital gains),稅率反而更低。
前陣子貝索斯搬離西雅圖去邁阿密,也是一種避稅操作。
但我們這些“既不窮也不富”、還拖家帶口、沒法隨便搬州的W2碼工家庭,還有哪些實際可行的省稅方法?以下是我這些年實踐中的一些策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1)401K Pre-Tax 拉滿
只要公司提供401K,就別浪費額度,能扣滿就扣滿。
稅前存入,不僅當年立減應稅收入,還能滾利複利增值。退休後取出再交稅,通常稅率也可能會比現在低。
2)Mega Backdoor Roth 401K(高收入家庭專屬)
如果你的工資已經超過Roth IRA的直接貢獻門檻,且公司允許 after-tax 401K + in-plan Roth conversion,那就可以走 Mega Backdoor Roth 路線。
唯一的代價就是——每月工資打完稅、扣完這些以後,到賬的錢可能只剩買米錢……
3)Small Backdoor Roth IRA:蚊子腿也是肉
傳統IRA賬戶可以放稅後資金(non-deductible),然後立刻轉入Roth IRA,實現合法避稅。
雖然額度不大,但勝在簡單有效,長期投入指數基金如S&P 500,複利時間長了也不容小覷。
4)投資Rental Property:一邊收租,一邊抵稅
房子最大的稅收優勢是“折舊”(Depreciation)+ 抵扣成本(維護費、保險、貸款利息等)。
這意味著你收租金但報稅時可能看起來“虧錢”了。即使你賺得很爽,也可能只需交很少稅。
如果以後想賣房,記得折舊那部分要“吐出來”(Depreciation Recapture)。
但如果你操作1031 Exchange(一種房產換房產的延稅機制),可以繼續遞延稅務,甚至一直持有到身故,孩子繼承時就可以一步“Step-Up Basis”免稅。
5)股票策略:長期持有 + Covered Call 提供現金流
Roth IRA裡隨便折騰,不交稅。但是普通投資賬戶建議:
只賣長期持有(超過1年)的股票,這樣交的是低稅率。
寫Covered Call:比如你有100股NVDA,不想賣,但又想點現金流,可以寫個比現在價格高的Call Option,只要價格沒到就不會被行權,你賺了Premium。
這相當於“出租”你的股票,每月來點現金
6)捐贈抵稅:用更少的錢做更多的事
無論是現金捐贈還是物品捐贈,只要給的是qualified的非營利組織,都可以抵稅。
例如捐$100,可能就少交$40的稅,等於你用$60完成了$100的價值。
斷舍離的家庭特別適用:捐衣服、玩具記得索取收據,年底報稅時別忘了申報。
7)警惕“避稅保險”的話術
很多保險銷售會說“買這個可以省稅”,但多數產品本質上是高費用的理財產品。
我個人只考慮為家庭購買一份Term Life Insurance(定期壽險),保障孩子成年前的基本安全,其他一律不碰。保險的本質是風險保障,而不是投資工具。
8)Dependent Care FSA:有娃家庭的隱藏福利
每年Open Enrollment(一般10月)別忘了報名Dependent Care FSA,這項福利可用來支付daycare、after-school等費用,稅前扣除,直接減少稅收負擔。
即使你的收入太高,其他childcare credit被phase out,這個依然可以用。
小結:碼工省稅,不靠玄學,靠結構
我們W2雖然沒有Buffett那樣的資本利得優勢,也不像貝索斯能靠搬州省稅,但我們能透過合理利用稅延賬戶、房產投資、股票策略與捐贈抵稅,儘量把稅收壓在合理範圍內,給家庭多留一份現金流。
這篇只是我自己的實操經驗,歡迎大家在評論或群裡補充更多招數——一起抱團取暖,越扣越有!
大家如果還有相關的問題和看法,歡迎點選“閱讀原文”到一畝三分地討論
今日推薦
內容來源一畝三分地,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請與一畝三分地聯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