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的長沙,BF Mall閨蜜家的辦公室已有了動靜。
陳曦時常坐在桌前,面前是all in AI後的成果,以及在混沌·AI學院的一份份共學作業。
陳曦從婦產科醫生到企業管理者,再到 AI 領域的探索者,她的人生軌跡在跨界中不斷延伸。



體制內的“斜槓”醫生
在三甲醫院的婦產科工作時,陳曦的生活如同一個高速運轉的齒輪。她不僅是一名婦產科醫生,負責手術和門診工作,還兼顧著教學秘書、總住院輔助管理等事務,同時還是醫院的文藝積極分子,主持文藝活動、參與各類比賽。
在專業領域,她活躍於多個組委會,擔任秘書長,涉及營養促進、女性盆底健康、產前篩查等方面,這些經歷鍛鍊了她的溝通、管理和演講能力。
“我自己也比較斜槓,愛好很多。”陳曦笑著說。唱歌、跳舞、拳擊、喝茶,這些愛好豐富了她的生活。
2018 年到 2019 年初,一個做 MCN 和新媒體的病人看中了她獨特的看病風格,邀請她打造抖音號進行科普。
起初,陳曦不太喜歡到臺前,便承擔了內容運營的工作。
“當時主任出鏡,我來寫內容,一做就是快三年,每天都要更新。”她專注於女性婦產科方面的知識科普,寫出了大量實用的內容。
這段時間,她既做醫生,又兼顧賬號更新,忙碌卻充實。而與閨蜜家的緣分,也在這時悄然萌芽。
“我在當醫生時,就給閨蜜家做過一些講課活動、產品相關的兼職工作。”在疫情結束後,陳曦生了場病,請了三個月假,在這個期間,閨蜜家再次找到了她,陳曦想著也是休息,不如去了解了解。
她免費為閨蜜家工作了三個月,沒想到,自此以後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閨蜜家的轉型推手
她進入閨蜜家時,公司正處於從合作品牌時代向精品時代迭代的關鍵期,需要更專業、更具企業化管理能力的人來梳理流程、推動轉型。
陳曦最初是以副總裁助理的身份加入,負責行政、人力等工作,以及組織架構搭建。
“醫院是體制最完善、稽核最嚴格、搭建最嚴謹的地方,因為它與生命相關,不能出錯。”陳曦將醫院的管理經驗簡化後運用到閨蜜家,很快就完成了初期的組織搭建和 SOP 流程梳理。
但她並未止步於此,為了深入瞭解業務,她採用了一個“笨方法”——旁聽每個部門的週會、月會。“我去認識每個部門的崗位,瞭解他們的職責,花了大概一個多月的時間,梳理出了整個公司所有部門的崗位職責和負責人職責。”
透過深入瞭解,陳曦發現了公司架構中可以最佳化的地方,提出了部門合併、流程簡化等建議。“一開始大家不認可,我就反覆溝通,還搞了領導力、流程、思維等方面的培訓。”
憑藉著執著和努力,三個月後,她獲得了高層和高管團隊的認可。
隨後,陳曦接管了新的專案和組織搭建,憑藉出色的表現成為副總裁,之後又擔任了COO。
她提出了“打深打透”的理念,全面接管市場部和供應鏈,舉辦大型代理年會並發表演講。
在她的主導下,對合作品牌進行了梳理,重構了人員,提出了用品牌理念打通全鏈路的策略,推動公司業務邁向新的階段。

混沌中的 AI 探索
陳曦與混沌的結緣頗具戲劇性。原本她想就讀中歐,在諮詢一位中歐校友會會長時,對方卻建議她:“你是創業者,屬於新商業人,還沒有建立自己的體系,很有活力,適合去混沌。”
於是,她對混沌進行了調研,當時恰逢2024年混沌大課在郵輪舉辦,陳曦本想前去,卻因為工作最終未能去成,為此陳曦一直覺得很遺憾。
直到今年,就在陳曦準備all in AI時,恰逢收到混沌·AI學院的第一期推送,與她當時想探索 AI 的想法不謀而合。
“我覺得課程符合邏輯,先報了名,還拉著副總一起。”在副總參加了混沌在上海的閉門會後,兩人溝通決定組建 6 人團隊參加,“這樣既能組隊拉專案,又能讓骨幹們認知同頻,方便後續 AI 專案落地。”
進入混沌後,陳曦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在長沙分社的互動中,她被推舉為班長,帶領長沙群在共學中遙遙領先;在大課上,她被選中上臺分享、接受學員採訪;她還成為長沙分社的學習中心,舉辦線下活動,人氣頗高。“我覺得開源很重要,一直做開放的分享,慢慢與混沌有了深度的溝通,從超級學委到進入培養營,感覺自己像個老混沌人。”
混沌的學習經歷讓陳曦收穫頗豐,不僅學到了 AI 知識,還在商業思維和業務梳理方面得到了提升,更在同學和教練的陪伴下,堅定了在 AI 領域探索的決心。


AI 落地的實踐之路
從混沌學習歸來後,陳曦便著手推動 AI 在公司的落地。她讓 6 名團隊成員各帶一名助手,加上各自的家人,形成 18 人的學習小組,共同學習 AI 知識。“我們每週固定時間共學,一起解決疑惑,還積極尋求技術幫助,梳理知識庫,安排任務推進專案。”
在陳曦的帶領下,公司多個部門都引入了 AI 工具,取得了顯著成效。媒體部利用 AI 生成文案和圖片,效率大幅提升;財務部藉助 AI 進行首款核對、款項核對、報銷處理以及圖表製作;售後部門用 AI 進行回單答覆。“這些都是部門化、工具化的應用,真正的突破是新業務的主動觸達。”
他們未來還計劃搭建了面向 B 端和 C 端的智慧體(agent),功能各有側重。“TO B 的智慧體輔助客戶管理、答疑解惑,能主動推薦產品;TO C 的智慧體則專注於營銷觸達。”這一舉措若能成功,會解決以往人員不足、成本有限導致觸達不廣的問題。
“AI 不是玩具,必須真正紮根在公司業務中,要有生長的土壤。”陳曦這樣認為。她計劃用一年時間實現全員AI 化,從基礎的會議記錄、AI 做初稿等習慣培養開始,逐步提升。而專案小組則快速推進,逐個攻克使用者專案、選品專案、運維專案等,最終形成公司整體的 AI 化。
在 AI 落地的過程中,困難重重,資料梳理、技術缺失、人員調配等問題不斷出現,但陳曦從未退縮。“就像做醫生時面對複雜的病情,只有躬身入局,才能遇到問題、解決問題。”

跨界者的初心與遠方
從婦產科醫生到閨蜜家的 COO,再到 AI 領域的實踐者,陳曦的每一次跨界都充滿挑戰,但她憑藉著強大的遷移能力、對問題本質的探究精神和永不言棄的韌性,不斷突破自我。
“無論是手術刀還是 AI,都是解決問題的工具。”陳曦始終保持著對生活和工作的熱情,“未來,我會繼續帶著這份初心,在 AI 的道路上探索更多可能,讓 AI 真正為企業賦能,為使用者創造價值。”
在長沙的夜色中,閨蜜家的辦公室依然燈火通明,陳曦和她的團隊還在為 AI 的進一步落地而努力。這位從手術刀走向 AI 場域的跨界者,正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書寫著屬於她的精彩篇章。
聽了陳曦的故事
你是否也想加入混沌·AI學院?
去連結數千名優秀同學

歡迎諮詢小師妹
加入混沌•AI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