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室床頭經常用的這個東西,居然是隱藏的“定時炸彈”?!

最近天氣回暖
到了一年裡最乾燥的時候
安全隱患也逐漸上來了
而在家裡,要說誰容易存在隱患
插線板絕對排得上號
據統計,大概有三成的火災
都是由於電氣故障
今天咱就來說說
就類似下面這種
既能插三頭
下面兩個孔還能插二頭
要是家裡還有這種插線板
建議扔得越遠越好
但!雖然這麼多年過去
還是有不少廠商在偷偷生產
甚至現在在網上隨便一搜
也能找到
而禁它是因為它的確有安全隱患
萬能插線板之所以“萬能”
除了能二三頭共用外
一般還會相容國外的插頭
(插頭都圓圓的)
這就導致萬能插線板的插孔
比普通的插孔大很多
而國內的插頭都是扁扁的
插進去之後
和銅片的接觸面積會小很多
同樣的電流,接觸的面積變小
電阻就會變大,容易發熱
而且早期萬能插線板
都是沒有動力保護門
肉眼就能看到裡面的銅片
沒錯!
這種你以為還算高階的插線板
也藏著隱患
然而!
有官方機構對USB插座做過監測
(質檢總局產品質量監督司)
查了60批次
超過七成質量都不合格
這是因為
要把USB介面加到插線板上
不是簡單排列組合
普通插線板的插座
輸出的是220V交流電
而USB得輸出5V的直流電
內部得多不少電子元件來實現
但插線板留給USB口的
就尾端的一點點地方
通常還得擠兩三個USB口
這就導致內部的電子元件
都離得很近,很容易相互影響
圖源@綠源影音
時間久了,絕緣效能降低
很有可能引發短路
而且一個插線板的價格
可能還比不上一個手機充電頭
用上面的USB給手機充電
效果可想而知
(網友吐槽USB口👇)
綠源還做過一個測試
用插線板上的兩個USB口
同時給兩部手機充電
結果有一部直接充不上👇
圖源@綠源影音
甚至要是買到一些劣質的插線板
USB口輸出的電流和電壓
可能還會不穩定
充電保護功能就更不要說有了
如果真想買帶USB的
建議選正規廠商的
最好也能帶指示燈和通斷開關
指示燈能提示你電路是否正常
通斷開關能防止USB口長時間執行
像這種一個擠一個
甚至連兩側都不放過
首先就這無“公攤”的操作
註定“消防”就不過關
插孔一個接一個
幾乎沒啥散熱餘地
其次像這種只求口多
八成都是以犧牲質量為前提的
大機率還是便宜貨
之前既有影片博主測試過
買來了一大批低價插線板拆解
結果大部分的內部電路
都在想法子偷工減料
銅條又窄又薄就算了
甚至有的還不是一體成型,中間有焊點
圖源:B站@韭菜實驗室
外層塑膠板就更不用說了
要麼很脆,一摔就碎
要麼不阻燃,遇火就著
新國標要求:插線板塑膠外殼必須得透過針焰測試,750℃明火與插座接觸30秒鐘後不起燃,或者起燃後30秒後自動熄滅
注意:
這裡說的是在一些不知名小店裡買到的既實惠、還是大品牌得插線板
也就是說插線板是正的
但後面那幾米長的電源線
都是用的不知名雜牌電源線
而為了多省點成本費
這些雜牌電源線都不會用純銅
而是摻點別的便宜金屬
市面上比較多的是銅包鋁
有人專門做過測試👇
銅包鋁在被火灼燒後會彎折(上)純銅則會凝結成滴(下)
B站@下尺報告
只要把銅裡面的鋁稍微做粗一點點
就能達到和純銅一樣的導電效能
價格卻打了好幾個對摺
鋁一噸兩萬,銅一噸七萬多
雖說它倆導電效能差不多
但銅包鋁身上還有個致命弱點
咱平時線比較長的插線板
為的就是一個方便靈活
哪裡要了就挪哪裡
但鋁這玩意兒要比銅硬得多
多來回折騰幾次
電源線內部可能就要有裂縫
我知道
肯定會有家魚想問
那要怎麼辨別這種插線板??
沒錯!除了插線板
電源線上也必須標3C認證的
而新國標也明確規定:
導體的主體應該是銅,而銅包鋁的主體算是鋁
所以如果家裡的大牌插線板
電源線上光禿禿的啥也沒標
我勸你最好別繼續用
另外,日常生活裡
關於插線板還有一些
一個插線板不夠長再接一個
不知道家魚們有沒有這麼幹過
但這都!有!隱!患!
單個插線板的最大電流
一般都是10A
如果兩個插線板接在一塊
不是說最大電流就變20A了
第二個插線板的電流
還是會併入第一個插線板上
最大電流還是10A
就是說如果同時接太多大功率電器
插線板可能就直接冒煙了
一般在插線板背面
都會有這樣的提示
要真想繞
也不要在上面用功率過大的電器
因為在用大功率電器時
電源線可能會跟著升溫
繞一塊不利於散熱,引發火災
以上,就是關於插線板的隱患了
家魚們也去家裡檢檢視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