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H ID:深藍的風帆
前言今天帶來了一款白色側透海景房裝機作業,機箱採用的追風者XT M3小旋風,一款支援Mini-ITX/M-atx,體積32.7L, 相容最大顯示卡尺寸42.5CM(不裝前置風扇下),標準ATX電源以及360水冷,同時機箱上做了大面積散熱網孔設計,有利於構建合理的風道從而避免悶罐。主機板則是採用了技嘉B850M AORUS ELITE WIFI6E ICE, 12+2+2相供電,提供4年質保,關鍵是純白色系,顯示卡則是影馳RTX5080 金屬大師白金OC,內部有均熱板加持,外面一層鋁合金裝甲包裹,無光勝有光。散熱器中的360水冷同樣來自追風者的M25 黑旋風白色款,外加M25 正向二代G2積木風扇正向、反向各三把,風道設計為前面與底部進風,尾部和上部出風來確保整體散熱效果。配置清單處理器:AMD Ryzen 7 9700X 主機板:技嘉 B850M AORUS ELITE WIFI6E ICE記憶體:光威 天策RGB 16g*2 6400顯示卡:影馳RTX 5080 金屬大師白金OC固態:三星 PM9a1散熱:追風者 M25黑旋風 白360風扇:追風者M25 正向二代G2積木風扇 (正葉,反葉各3)電源:影馳 名人堂HOF GS850 金牌全模組機箱:追風者 XT M3小旋風白色效果展示
配件開箱XT M3整體外觀採用全模組的易拆裝設計,箱體材質為SGCC鋼材、ABS的塑膠(前面及頂部面板)以及鋼化玻璃,總重量5-8KG
前面板上預留的散熱網孔,可見留有兩個120風扇位
IO按鍵則是位於右下方,從上到小分別是一個開機,1個type-C,一個usb3.0和一個耳機/麥克風
金屬側板一側,做了高密金屬防塵網設計,可以過濾細微塵土
尾部可以看出電源倉位於左側上方,拆卸面板的時候得注意中間黃色標籤處有一顆螺絲固定,擰下後方可開啟側板
玻璃面板的中部位置同樣有一個提示標籤,也是要擰開螺絲後方可拆卸
頂部面板,材質為ABS塑膠,同樣做了大面積散熱開孔
機箱內部視角
前面板風扇安裝位,建議最後安裝
PIC擋板,顯示卡安裝第一PCI插槽時,最大支援90mm厚顯示卡
底部的風扇安裝位
拆卸到抽拉防塵網之後的底部視角
硬碟安裝位,支援1個3.5寸機械硬碟,2個2.5寸固態硬碟
電源倉,同樣支援標準ATX電源
抽拉防塵網,可有效杜絕灰塵
背部的風扇安裝位
墊高的支撐腳,離地間隙可有效保證底部的進風
顯示卡包裝盒外觀還是保持一貫的金屬大師專屬logo
背面則是顯示卡的最新架構以及質保條款介紹
顯示卡本體,配備的是3個90mm的霜環風扇
供電還是採用的ATX3.0/3.1的12VHPWR
散熱鰭片,內部是5*8mm+2*6mm鍍鎳複合熱管
風扇特寫,分段彎折設計也可以最大化保證風量
背部的散熱鰭片,也是做了部分外露,增大散熱區域
鋁合金上蓋透過CNC亮面工藝也做了鏤刻點綴
附贈了一個顯示卡支架以及1個3*8pin轉16pin的線纜
合金壓鑄的中框加韌體
散熱風扇採用的是M25二代積木風扇,包裝風格也從改成了扁平化包裝
出廠時已進行了拼接,可直接安裝
9頁扇設計外加無限鏡面設計,內建日系LED燈珠
不同於一代的卡扣設計,二代風扇改成了螺絲固定
同樣帶有緩震墊,透過橋式螺絲蓋可實現螺絲隱藏
風扇串聯接頭也做了調整,改成了6 pin的Linq6連線線
散熱器搭配也是採用M25風扇的黑旋風360一體式水冷
說是黑旋風,但其實提供了黑白兩種外觀選擇
散熱其本體,同樣是一組預先串聯的M25風扇,只是出廠時風扇和冷排沒有進行原裝
冷頭本體,內部的60mm的無限鏡ARGB風扇可輔助VRM/MOS/記憶體散熱
冷排上的logo
冷排細節,13道雙面散熱波紋帶
純銅底座上預塗了矽脂(當然也附贈了安裝矽脂,可以重複安裝)
冷頭高度大約57mm
水冷管接頭,水冷管直徑大概12.5mm
尼龍纖維水冷管,能提供較好的抗彎折和可塑性
同樣為一組m25二代積木風扇
風扇背面特寫
技嘉B850m主機板,就是這型號命名有點過於冗長了
主機板供電做了全散熱馬甲覆蓋,確保滿載下的溫度表現
主機板上的規格命名標識,下方則是4跟記憶體插槽,最大可支援8200MHZ
CPU供電採用單8pin設計
主機板供電介面區域, 供電口的左邊則是集成了一個hdmi介面
顯示卡快拆按鈕,位於記憶體右側區域
pcie金屬馬甲,規格為pcie 5.0*16
VRM散熱馬甲
內部則是供電電晶體,採用的是12+2+2相供電
另一側的鋁合金散熱馬甲
IO面板,總計12個usb介面,其中1個 type-c,2個usb3.2 type-A(10Gbps),5個usb3.2 type-A(5Gbps),4個usb2.0
M2介面上的散熱馬甲,支援快拆
快拆之後的m2介面部分,上方PCIe 5.0 m2插槽,下方則是PCIe 4.0 m2插槽
f-panel介面
快拆按鈕,旋轉即可實現快拆
多功能的dubug區域
主機板的背部一覽
CPU則還是9700X,目前依舊是價效比之選
測試跑分首先是娛樂大師的配置資訊及跑分成績
CPU-Z的相關資訊
GPU-Z資訊,光柵單元沒有缺失
3D Mark的各項跑風成績
記憶體及快取測試跑分
Stress FPU測試,本次9700X沒有開啟PBO2,只鎖定105W功耗和調整了負壓,全核心4.2G左右,10分鐘溫度穩定在67度,室溫18度左右
Furmark甜甜圈烤機測試,10分鐘GPU滿載,核心溫度穩定66度,視訊記憶體62度
R23多核跑分22055,單核2194
————-END———–感謝各位的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