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5 月 20 日,上海電視節官宣童瑤成為白玉蘭評委之一引發關注,不知不覺發現童瑤已經是第四次參加白玉蘭獎。從《大江大河》裡的宋運萍,到《三十而已》裡的顧佳,再到頒獎嘉賓及白玉蘭評委,童瑤一步一步走得十分紮實,也向知乎劇綜分享了與白玉蘭四次緣分的感受。童瑤侃侃而談,直言與上海緣分頗深,除開白玉蘭,《三十而已》《心居》《叛逆者》還有馬上要播出的《足跡》等劇集,都是在上海拍攝。童瑤在上海喜歡走路、探訪咖啡廳、看劇看展,能感到享受和滿足感。
中央戲劇學院畢業的童瑤,對於表演的看法,認為觀察和感受很重要,「作為演員,肯定要多看一些文學作品,提高自己的認知、塑造角色的能力和構建角色的能力」;並且覺得演員是一個自我審視和懷疑,摸索著向前進的過程。童瑤認為,好的作品,要有一定的藝術性、人文關懷,還要有和時代情緒共振的表達,這才是能打動人的劇作。
關於市場與未來,童瑤希望看到更多的好劇本和表達,除了女性的「她力量」外,也期待看到一些更有內涵的表達,一些新的解法。關於火爆影視行業的短劇,童瑤則認為核心不在長短,而在劇,自己也將拍攝央視微短劇《奇蹟》,更看中的是劇本、班底、演員,有合適機會也不會拒絕短劇。《三十而已 2》也將在 2026 年開拍,童瑤也希望能看到關於女性的更多詮釋。
以下為對話實錄:
知乎劇綜:本次擔任評委有何感受?有沒有特別關注女性題材作品?
童瑤:我覺得天然就會關注吧。因為在我很年輕的時候,透過《三十而已》拿了白玉蘭最佳女主角,可能天然就會關注這個題材。至於最後把票投給誰,我覺得還是有幾個原則的,一定是好的作品,能打動人的作品。
作為劇來說,因為我是一個演員,我是用觀眾視角,我認為好的劇,它首先得是好看的劇,無論是故事好看、表演好、節奏好,或者它有獨特的藝術性,這是其中一點;還有可能就是它有打動人的地方,無論是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溫暖,還是說它有一些跟時代情緒的共振;還有一點它得是有人文關懷,值得人思考的;以及它有好的藝術性,有獨特的藝術表達。我覺得這幾點吧。
知乎劇綜:作為曾經的白玉蘭獲獎者,本次作為評委有什麼不一樣的感受?
童瑤:其實這是我第四次來到白玉蘭。第一次我記得是 2019 年,《大江大河》入圍了最佳女配角,其實那個時候得獎我就是完全是蒙的;第二次是 2021 年帶著《三十而已》來,那年其實我也很忐忑,因為跟我一起入圍的演員,都非常的優秀,那麼我很幸運拿到了最佳女主角;2023 年我再次來到白玉蘭,那屆是我最輕鬆的一屆,因為是作為一個頒獎嘉賓;那今年呢,作為評委的身份出席,我覺得其實是蠻有壓力的。雖然我只有一張選票吧,但是我會投給值得的作品和值得的創作者。
知乎劇綜:作為一名演員,覺得好演員和獎項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
童瑤:我覺得今年入圍的演員其實都是非常好的演員,今年的競爭也特別地激烈。你說好演員跟獎項的關係,我覺得很多時候,是努力加一點點運氣。
知乎劇綜:如何看待近些年的獎項大部分都集中在中生代演員的身上?
童瑤:我其實覺得還是劇本決定吧,因為有些角色它寫的就是那個年齡段的演員。其實很多好的表演,它是需要閱歷的沉澱,需要演員去生活的這種積累,才能塑造出來的。但是其實我發現有些年輕演員,他們特別有天賦,也可以塑造出很多生動鮮活的角色。所以我覺得不分年齡段吧,任何年齡段都可以塑造出比較出彩的角色。
知乎劇綜:一個好演員的身上應該必備哪些自我修養?
童瑤:我覺得首先得是一個好的觀察者和好的感受者。因為我們的表演都是紮根於生活,來源於生活。當然你作為演員,肯定要多看一些文學作品,提高自己的認知,提高自己的塑造角色的能力和構建角色的能力。我們經常可能在現場會遇到一場戲它可能有 10 種演法,你要去篩選出來最準確,以及最能打動觀眾的那一種。
知乎劇綜:在憑藉《三十而已》獲得白玉蘭獎後,是否還對劇中的情節印象深刻?
童瑤:我的角度還是蠻不一樣的,我覺得演員,經常是一個自我審視的一個過程。在現場你可能在演一些戲,某一場戲的時候,你會覺得你是特別確定、特別篤定的,那就想在播出的時候,看看它呈現出來的效果是什麼樣的;那可能在現場有一些戲是你,不那麼確定,或者甚至覺得有一點彆扭的,那麼你也想看看它最終呈現的效果是什麼。有時候好像是一樣的,但有些時候好像相反,那些不太確定的東西好像呈現出來會更好。所以我覺得演員是一個自我審視和懷疑(的過程),然後這樣摸索著,不斷地提升吧。
知乎劇綜:現在是否還會覺得不滿足?想要挑戰更多富有挑戰性的角色?
童瑤:的確是不夠滿足。我們演員在一起經常探討的一個問題就是,市場的好劇本太少了,對。所以我也期待,就是說《三十而已》在那個時代,它表現了一些女性的力量,他們管她叫「她力量」,可能是女性的獨立自我,還有她們的個性。其實我也很期待看到一些更有內涵的表達,一些新的解法。
我們的《三十而已 2》可能也會在明年要開拍,所以我也期待看到一些,對於女性的更多的詮釋吧。
知乎劇綜:近些年在上海的拍攝過程中有哪些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
童瑤:我來上海最喜歡的就是走路,我覺得上海是一個可以走路的城市,這點我特別喜歡。特別是在有梧桐樹的街區,找一個小咖啡館坐一坐,我覺得特別享受。
來上海一定要做的事情還有去看一些展、一些劇,你可以看到很多好的劇和好的展。我跟上海挺有緣分的,好多戲都是在上海拍攝的,包括《三十而已》《心居》《叛逆者》還有馬上要播出的《足跡》,都是在上海拍攝的,我跟上海這座城市好像特別有緣分。
知乎劇綜:最近是否在上海看到了深受感動的藝術展覽?
童瑤:我前兩天剛好有空,去看了浦東美術館的奧賽的展,全是大師的作品,也是他們不同時期的作品,我覺得還蠻震撼的。我覺得其實作為演員好像就是,看這些作品的時候,你好像也會啟發你一些靈感,或者是一些有些新的感觸吧。
看奧賽展的時候,我看到了一幅梵高年輕時候的一幅畫,我覺得跟他後來的風格差異還是蠻大的。所以我覺得這些藝術家,他都是不斷地跟進時代,一直在變化吧。
知乎劇綜:在接下來的職業生涯中,還想挑戰什麼題材型別的角色?
童瑤:就其實跟我剛才說的一樣,作為演員,你可能永遠都會有不滿足。那可能最適合你的作品出現的時候,是最被觀眾認可的。當有了這些作品的出現之後,你可能就會想去挑戰一些新的東西,會想去發現自己身上,還有沒有一些其他的一些能表達出來的東西吧。但是作為演員也很被動,不知道什麼樣的劇本會出現。反正總之還是希望去挑戰不同的人物。
知乎劇綜:如果劇本等方面都十分優秀,是否會嘗試去參演短劇作品?
童瑤:其實我覺得無論是短劇、中劇還是長劇,它的核心不是長度,而是劇。我首先看中的是這個劇的故事、班底、搭配的演員。我覺得當然有好的題材,當然會願意去嘗試,包括我馬上也會進組去拍央視的一個微短劇《奇蹟》。
知乎劇綜:自己日常生活中是否會看短劇?對短劇有哪些見解?
童瑤:會看短劇。我覺得短劇是現在特別流行的一個東西吧,我也想去多學習,但我可能刷短影片會刷得比較多一點,比如像健身類的、寵物的、還有旅遊類的、藝術品的都會刷。

題圖來源:《三十而已》
🔥熱門文章
本文內容來自「知乎」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
轉載請聯絡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