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AI晶片產量,激增

👆如果您希望可以時常見面,歡迎標星🌟收藏哦~
來源:內容來自日經,謝謝。
吸引中國臺灣和韓國晶片製造商的投資後,預計到 2030 年,美國在人工智慧等應用中使用的先進半導體產量將佔全球產量的 20% 多一點。
TrendForce 預測,到 2030 年,美國將擁有全球 22% 的先進邏輯半導體產能,比 2021 年增長一倍,而中國臺灣半導體制造公司將推動這一增長。
預計同期中國臺灣的份額將從 71% 降至 58%,而韓國的份額預計將從 12% 降至 7%。
新冠疫情期間,半導體短缺促使美國等國投入資源吸引晶片製造商在當地建立生產設施,以確保這些關鍵產品的穩定供應。包括中美緊張關係在內的地緣政治風險不斷增加,也為這些國家提供了進一步的動力。
據日經新聞統計,自 2020 年以來,美國私營部門已宣佈對晶片行業的投資超過 5000 億美元。
中國在全球半導體產量中的份額已從 1990 年的 37% 下降到 2022 年的 10%。預計這一下降趨勢將在今年得到扭轉。
美國正致力於邏輯半導體的國內生產,特別是資料中心、電信和軍事硬體使用的尖端晶片。
邏輯晶片對於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也至關重要。儘管美國公司英偉達在人工智慧晶片設計方面幾乎壟斷,但美國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中國臺灣進行生產。
臺積電最近宣佈將在美國再投資 1000 億美元,建造另外三個製造工廠、兩個用於處理先進封裝工藝的工廠和一個研發中心。
臺積電執行長魏哲家表示:“我們將生產許多人工智慧晶片。”
邏輯半導體與高效能儲存器的封裝工藝(也是人工智慧的必需品)主要集中在中國臺灣。在美國建立封裝設施將為中國臺灣的島內供應鏈增加另一個環節。
必要的記憶體晶片生產也正在轉移到美國。韓國的 SK 海力士計劃投資約 40 億美元在印第安納州建造一座高頻寬記憶體工廠和一個研發中心。
美國先進晶片的生產將主要由擁有必要技術的中國臺灣和韓國企業負責。據估計,截至去年,這兩個國家合計佔美國晶片投資的近 70%,而臺積電的額外支出將進一步擴大其作用。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採取了不同的方法來激勵美國生產,他更傾向於徵收關稅而不是補貼。他聲稱將把美國晶片產量提高到全球總產量的 40%。

參考連結

https://asia.nikkei.com/Business/Tech/Semiconductors/AI-chip-output-in-U.S.-to-surge-on-Taiwan-South-Korea-investment
END
👇半導體精品公眾號推薦👇
▲點選上方名片即可關注
專注半導體領域更多原創內容
▲點選上方名片即可關注
關注全球半導體產業動向與趨勢
*免責宣告: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援,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絡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4059期內容,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半導體第一垂直媒體』
即時 專業 原創 深度
公眾號ID:icbank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點“在看”分享給小夥伴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