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公眾號詩翰(ID:lixingdeqinggan1)
時代的急轉彎,有時候就是這麼猝不及防。
昨天召開了民營企業座談會,各路媒體都進行了大量報道,但我想大家最關心的,一定是傑克馬。馬雲的重新歸來應該出乎了許多人的意料。

但我覺得,很多問題如果放到歷史層級的視角去看,脈絡是很清晰的。
德意志銀行前兩天的研報,中國鯨吞世界,認為當下中國很像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背靠製造業崛起並吃下全球大量市場。

我覺得這個評估不太準確,因為中國本身的體量遠超日本,所以真正更接近的,我認為是1959。
沒錯,就是美蘇之間的廚房辯論時刻。
廚房辯論在大眾印象裡是赫魯曉夫和尼克松爭論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哪個好的意識形態辯論。
可廚房辯論真正的啟發在於,告訴了大家:
所有的理論和經書,在實實在在的生產力面前,都是不堪一擊的。

廚房辯論的大背景是,美國在莫斯科舉辦了美國國家博覽會,並在展館內擺上了無數琳琅滿目的商品,
從現代化的冰箱彩電微波爐,到精巧的電動剃鬚刀吹風機,再在到高度自動化的麵包機,無數的新奇科技產品充斥著整個展館。
面對這一切,赫魯曉夫的回應是什麼呢?他的回應其實非常高明,他並沒有盲目的去否定這些商品,他的觀點是,
這些商品都很好,這樣一個擺滿現代化商品的屋子也很吸引人,但問題在於,不是所有人都能擁有這一切。
美國人要有錢才能住上這樣精緻的房子,沒錢就只能睡人行道。
而在蘇聯,所有人都能住上赫魯曉夫樓,所有人都能吃飽穿暖。我們更在意物品的實用性,對奢侈豪華的事物不感興趣。
高明嗎?精準嗎?所以說歷史無閒人,所有在歷史書上留下名字的人,都是一時人傑。赫魯曉夫沒有被琳琅滿目的商品表象困惑,而是精準的找到了問題核心,分配。你們資本主義確實能弄出奢侈精明的產品,但問題是你們怎麼分配呢?在我們蘇聯,農民的兒子都能當宇航員。
尼克松的回應也非常精妙,他表示我並不指望就靠眼前這些商品就讓俄國人驚呆,更重要的是這些商品的背後,我們有上千個不同營造商的事實,這背後又是什麼呢?美國繁榮的市場經濟。
所以從理論而言,廚房辯論在當時是平分秋色的,美蘇雙方都強調了己方的制度優勢,當時媒體評價這場辯論也普遍認為是平局。

但問題在於什麼?
赫魯曉夫的經書是在紙面上口號中的,現實中落實了多少大家並不好判斷。
可美國的高科技產品,那是貨真價實擺在眼前看得見的,而且伴隨著吃下全球市場後技術迭代,生產產品分攤,價格是越來越低,款式也越來越多的。
只要5000盧布,最新款高科技彩電抱回家。你說這怎麼玩?
再偉大的理想和口號,在冰箱彩電微波爐,香噴噴的蘋果派面前,都是蒼白的。
因為理論是虛的,很多時候正反都說得通,可實實在在的產品卻是騙不了人的。
泰坦尼克好不好,你可以說這部電影大膽開放,讚頌了自由讚頌了愛情,也可以說這部電影傷風敗俗,
但橫掃全球的票房是騙不了人的,無數年輕人走進影院就為一飽眼福的心是騙不了的。
鄧麗君的歌,你可以說她是靡靡之音,也可以說她歌頌了自我
但無數年輕人,哪怕冒著被罰的風險關起門來拉上窗簾也要聽的事實是騙不了的。

德國的汽車,日本的電器,美國的電腦,你可以指責別人是資本主義的毒水,但當冰箱彩電洗衣機,樓上樓下電燈電話,英倫搖滾樂好萊塢大片擺在你面前的時候,你是很難繃得住的。
人是騙不了自己的,不論什麼口號,什麼理想,都不可能欺騙自己。
這也是為什麼有了那句,貧窮不是社會主義。
而一旦你真正理解1959的廚房辯論,那麼你就能清楚看懂2025年的時代走向。
因為此時此刻,幾乎完完全全就是彼時彼刻。
Tik Tok好不好,那簡直太不好了,具體理由我這一篇文章都寫不下,美國國會能給你寫滿十萬字,從各個角度全方位無死角的分析Tik Tok有多麼不好。
但問題是,美國年輕人用不用呢?那簡直用的飛起,
哪怕你把Tik Tok禁了,人也去小紅書了對吧?
再比如無人機,美國表示中國的無人機特別不好,不但不民主,還侵犯隱私
結果回頭一看,什麼美國軍方加拿大消防隊用的不亦樂乎。

哪吒好不好,歐美媒體打手,各路覺醒媒體用一萬個視角證明哪吒不好,哪吒辱女。
結果最後票房一看直奔150億全球前五去了。
當年蘇聯前腳指責資本主義的毒水,後腳年輕人就在聽歐美搖滾樂
現在的美國呢?
國會用一萬種理由指責中國的無人機不民主,但能扭秧歌的機器人放在你面前時,大部分人一定是被震撼的。
1959年的歷史已經證明了,所有的理論和經書,在實實在在的生產力面前,都是不堪一擊的。
所以對於當下的中國而言,接下來要做什麼已經不言而喻了。
美國失去了他曾經引以為傲的,製造琳琅滿目商品,驚呆蘇聯人眼睛,鯨吞全球市場的能力,
而現在具備這個能力的,正是中國。
所以,GO west
去吧,帶著機器人,雲計算,新能源汽車,5G手機,AI演算法,去征服那全球市場去吧。
帶著無數新奇的科技的產品,讓世界看看什麼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吧。
用價廉物美的產品打動人,而不是用經書說服人。
這次開會的所有民營企業代表,都是具備鯨吞全球市場可能的高新技術企業,而且無一例外,都是在激烈的自由市場競爭中,證明了自己,能夠抗住歐美巨頭壓力存活下來的公司。比如馬雲,大家可能都對雙十一還有發紅包印象深刻,但不要忘了,早年阿里一窮二白的起步時代,就擊敗了那時的國際電商巨頭eBay,當年我一窮二白都打贏了本土市場保衛戰,現在我已是千億巨頭,那還不電商雲計算AI各路戰線全線出擊?
如果把前幾年視為貿易戰上半場,美國進攻中國防守,在各種艱難封鎖中孵化高科技企業,不斷進軍產業鏈頂端。
那麼現在可能就是貿易戰下半場,在激烈對抗中成長起來的中國新興科技產業,將走向全球市場。
至於風險
有六代機和航母前,我做本土市場
有六代機和航母后,我還是做本土市場,那我這六代機和航母,不是白造了嗎!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詩翰(ID:lixingdeqinggan1)
—— END ——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