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圖來源 | 未來汽車Daily攝
作者 | 蘇鵬
隨著吉利星願的入局,A0級新能源市場又變得熱鬧起來。
8月9日,吉利星願正式釋出,新車一共五個配置,今年內下訂的使用者,限時售價6.98- 9.88萬元。
作為一輛A0級小車,星願是同級唯一後置後驅的車型,搭載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獨立懸架,使得它的轉彎半徑僅4.95m、麋鹿測試75km/h。續航方面,新車一共兩個動力版本(58kW和85kW),均搭載吉利自研的銀河11合1智慧電驅、星願有310km和410km兩個續航版本、電池搭載的寧德時代電芯和液冷技術,擁有最高1.66C的充電倍率。
從價格和配置而言,星願堪稱“價格屠夫”。將定價壓縮到10萬以下,不僅搭載了上述動力和三電配置;更首次將銀河Flyme Auto智慧座艙系統引入這輛A0級小車身上,這似乎是15萬左右價格區間車型才擁有的產品表現。
相比於用價效比策略與競爭對手進行貼身肉搏,吉利似乎更願意拋棄價格戰,以“精品車”的策略服務於使用者。
“我們用好的技術、科技,讓吉利的每個產品,都在對應的細分市場中做到標杆的位置,就是要用高價值的產品,讓使用者有高獲得感。”在釋出會後的採訪中,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告訴未來汽車Daily。
值得一提的是,在星願釋出會現場,淦家閱正式宣佈,幾何系列正式併入銀河,“GEOME”將成為銀河的智慧精品小車系列。
“未來,銀河將聚焦主流新能源市場,產品矩陣將覆蓋A0級到C級,涵蓋轎車、SUV、MPV等多種新能源車型。”淦家閱說。
目前,銀河序列已經在消費市場展現出積極預期。官方資料顯示,上市65天的銀河E5交付量已經突破3萬輛。隨著星願的上市,銀河又將在消費端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做好真正的精品小車,是很難的事情,因為技術堆積到C級車、D級車上很容易,但是要把A0級小車做好、做得有科技感,就比較困難。”淦家閱表示。
這不是單純的疊加配置,降低成本的策略。未來汽車Daily發現,A0級新能源車的目標使用者主要生活在二三線城市,且以年輕消費者為主。
好開、好停;使用成本要低;對空間有一定的需求;需要有一定的安全性和舒適性配置。這是細分市場消費者的主要訴求。
但囿於成本原因,目前的A0級小車產品力僅侷限於車身尺寸端的好開、好停,一些產品或犧牲一定的利潤空間,儘可能多地增加有限的安全性和舒適性配置。但最大的難題還是空間訴求。
吉利似乎也洞察到了這一消費痛點。得益於吉利的“架構造車”優勢,星願做到了“A0級尺寸,B級車空間”的效果。
“吉利是“架構世家”,造車架構是吉利從造車的技術底層構建的一整套方案。吉利星願是基於GEA架構的賦能,採用吉利架構造車的設計體系和方法,再結合吉利星願的產品定位和使用者需求進行最佳化,是GEA架構延伸的產品。”在釋出會後的採訪中,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吉利汽車中央研究院院長李傳海告訴未來汽車Daily。
比如,副駕駛前方正常的手扣箱被做成抽屜樣式,抽屜下腳坑處的空間被大大釋放,副駕駛的乘客可以完全伸直腿。這是由於原本放置空調線束、製冷機的位置,平移壓縮到中間,讓副駕駛獲得更大的自由空間。
並且透過將幾何併入銀河序列當中,吉利也可以把吉利銀河行業領先的電動化、智慧化體系力賦能給精品小車,增強產品競爭力。
“比如我們把銀河11合1智慧電驅、銀河Flyme Auto在星願上搭載,可以讓使用者得到更好的體驗、更高的價值,進而提升吉利銀河系列在主流新能源市場的地位。”淦家閱說。
星願享受到了吉利技術體系更多的滋潤。星願搭載吉利銀河專屬的神盾電池安全系統,為核心的電池提供全方位安全防護。自研的CTP電池包設計,包括高強鋼電池底護板、高安全電池防託底設計和18個溫度感測器即時監測在內的3層垂直安全防護,保障電池整包“0”熱擴散,以外層4橫5縱底盤加強梁和內層“目”字形鋁合金電池包圍的2層水平安全防護,最大化保障側柱碰撞安全。同時,吉利星願還搭載電池醫生BMS 3.0,可做到電池安全7*24小時全天候監測,液冷式溫控系統不僅提高電池效率和壽命,更透過簡化箱體內部設計,提升電池整包安全。
此外,吉利星願以星甲籠式車身、井字形後副車架、三葉草洩力防護結構來保障整車結構安全,提升被動安全效能。
淦家閱將這種策略稱之為“以大安全來做小車”,以最嚴苛的標準來測試吉利星願的安全性。據悉,星願的測試標準遠高於國標,測試專案比國標多60多項。
隨著幾何併入到銀河序列,以及星願的推出,銀河的產品矩陣覆蓋A0級到C級,涵蓋轎車、SUV、MPV等多品類車型,能源形式會包括純電、混動多種型別。
吉利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範峻毅透露,吉利整個集團今年1-9月完成了148萬輛銷量,同比增長了32%,新能源是54萬輛,同比增長了93%。“按照目前的銷量來看,完全有信心去完成200萬的銷量目標。”
此外,銷量的增長考驗著渠道的佈局能力,隨著幾何併入到銀河序列,銀河的渠道網路會成立一網和二網,進行合理的產品分佈。
從企業端思考消費端,星願成為爆款似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熱銷產品越多,把所有熱銷產品放在同一個展廳是服務不好使用者的。所以吉利銀河會根據產品特點、風格,以及使用者的需求,進行渠道的最佳化。
維護好每一位客戶,這是吉利做“精品策略”在銷售端的體現。
在溝通會環節,淦家閱認為,企業的管理最終是要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一定是產品必須有毛利。
而毛利則來自技術的領先(技術領先才會有價值感),質量的可靠(質量如果不可靠,未來的成本是1比10、1比100放大),以及規模化。
技術領先方面,吉利透過智慧吉利2025戰略佈局,已經實現在智慧化、電動化技術研發,及產品應用上實現搶灘佔領。
據悉,“智慧吉利2025”戰略謀劃的是“一網三體系”,“一網”是打造一張智慧吉利科技生態網,其中包括晶片、作業系統、技術資料等。據透露,吉利全棧自研的“龍鷹一號”晶片,到現在預計使用量已經超過100萬;銀河Flyme Auto智慧座艙系統已搭載在吉利、領克多個車型並得到市場高度認可;吉利星睿智算中心總算力已經迭代到了102億億次/秒,孕育的星睿AI大模型全面賦能各個領域,星願首搭的無界空間,就得到了智算中心和大模型的助力。
而在質量方面,除了星願強大的安全配置外,淦家閱還透露,他每個月雷打不動的參加兩天質量會議。“每個細節我都會參與,就是要狠抓產品質量。”
而規模化方面,架構造車的核心是技術的統一化,這使得吉利星願以及吉利旗下所有車型都擁有更高的成本優勢。
“在這些方面上吉利已經具備了這些條件,不僅可以管控一級供應商,而且可以管控到最底層的資源要素供應商,並且透過規模化搭載實現更好的成本控制。”淦家閱表示。
親愛的讀者們,不設定星標,很容易錯過我們的推送,也無法看到封面圖片。請星標“未來汽車Daily”,及時接收每篇推文,期待為您帶來更多更專業的行業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