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能養出哪吒那樣的孩子嗎?DeepSeek的回答著實讓人尷尬….

這兩年AI有多火,不用我多說。
從最初橫空出世的ChatGPT,到後來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豆包、Kimi、文心一言,再到今年大火的DeepSeek,大事小情問AI,早已成了許多人的常規操作。
大家發現,這些工具給出的回答,邏輯清晰、措辭考究、步驟詳細,尤其是今年年初問世的DeepSeek,拿捏人情世故很有一套。

然而,在這股熱潮之中,也有不一樣的聲音出現。

就我自己的使用體驗,AI雖然不完美,但真的很強大。
這些天,我一直在使用幾大AI工具。問了它們很多問題,有的是比較具體的結構性問題,有些是比較複雜寬泛的、甚至模糊問題。
它們的回答很有趣,有些讓我很驚喜,摘幾個分享給大家。
生1個孩子還是2個孩子好?
二胎媽媽心裡早有答案,但還是忍不住想問一下。
從DeepSeek的思考過程來看,它試圖分析我的身份,不偏不倚地指出只生1娃(生2娃)的優勢,進而引導我自己做出決定

答案中羅列的優缺點,正是許多父母同自己(或家人)討論時會用到的“論據”,將它們梳理成點,會更方便大家作橫向對比

最終的建議也很有水平,不僅指出“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更跳脫問題本身,點明父母的情緒穩定性和教育質量,比單純的數量更重要。

當然,當我們結合生活經驗來看這個答案,就會發現其中有不少待商榷之處。
比如,獨生子女會不會覺得自己孤獨?多個子女一定能分擔贍養責任?這些都需要打個問號。

再比如,最後建議中,觀察期為何要設定為2-3年
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父母很可能無法評估養育一個孩子的體驗。
退一步講,即使有了充足的體驗,能不能作為參考也需要慎重,畢竟“老大是天使,老二是魔鬼”的機率也是存在的(我就不說,我是怎麼知道的

)。

孩子馬上上小學,應該怎樣做幼小銜接?
二寶9月份就上小學了,現在正在做幼小銜接。
關於這個問題,豆包指出了心理準備、習慣培養、能力提升、知識儲備和家校溝通等五個關鍵維度,每個維度下也都給出了詳細的操作方法,乍看之下,內容全面又有可操性
但是,想要直接抄答案,也許沒那麼簡單。
因為,我們對答案中“孩子”的具體情況並不清楚,如果我們的孩子,和他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學習風格、發展水平等都不同,還照搬這些做法,效果大機率會打折扣。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還是要結合孩子的自身特點和實際環境,進行科學的規劃,並靈活地進行調整與最佳化。
除了缺少個性化,這個答案的時效性似乎也差了一些,沒有提出當下大火的,可以輔助幼小銜接的工具,如學習機、學習類 APP、線上課程等等。
開學了,請給六年級的孩子制定一份開學規劃
作為六年級娃的家長,我覺得kimi給出的回答,可以拿到80分
目標設定環節,清晰明確且極具針對性。不僅設定了具體的學科成績提升目標,還將班級排名進入前 10 名作為追求方向(當然,這裡要根據咱們孩子的情況對名次目標進行調整),讓學生和家長對努力的方向一目瞭然。

學習計劃部分,分科制定對應任務。涵蓋了複習、預習、能力訓練等各個方面,可以助力孩子系統學習,全面開花。
在這個基礎上,還從學習方法、學習資源、學習監督與激勵三大維度上給出了建議,如果家長毫無頭緒,真的可以得到很多啟示。

至於為什麼要扣20分,相信家有六年級娃的家長,一定能懂我的理由。
過於緊湊與固定的學習任務,缺乏個性化的同時,更忽略了六年級孩子面臨的另一大難題——時間不夠用

另外,六年級孩子面臨小升初的壓力,心理上十分容易出現焦慮等問題,但這份規劃裡,完全沒有涉及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導和調適措施,少了一份有溫度度的人文關懷
但,kimi提供的學習計劃可以作為參考,基於它進行修改和調適,還是省時省力的。
普通家庭可以養出哪吒那樣的孩子?
隨著《哪吒2》電影的爆火,我在不止一次看到過這個問題。
哪吒,這個腳踩風火輪、手持火尖槍,充滿熱血與叛逆精神的少年英雄,用無畏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衝破了世俗偏見。
大家都知道,哪吒的背景很硬,父親是鎮守一方的司令,師傅是仙界大佬,兩個哥哥也在體制內工作。
那在現實生活中,普通家庭的環境和條件,又能否培育出這樣一個性鮮明、充滿力量的孩子呢?

圖源:豆瓣
DeepSeek是這樣回答的。
首先,我能看出它在“努力”地讓答案變得有深度、有廣度:

不是直接給出“能”或“否”的結論,而是對問題進行深度拆解,詳細描述了哪吒的性格特質、如何打破資源約束以及神話原型的現代解構。

也有很多學術理論和例項,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內容。

並且給出了“終極啟示”,簡明扼要地點出該如何去培養哪吒式孩子

這麼多深刻的內容進行組合,按說答案會很有價值才對,然而,當我們仔細閱讀就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晦澀的術語、抽象的比喻,對於教育背景有限的提問者來說,理解起來會存在不小困難。

他們可能僅僅是帶著一顆迫切想要培養好孩子的心,期望得到一些通俗易懂、切實可行的建議,這些複雜的專業表述只會讓他們感到困惑和迷茫,甚至可能因此對後續的內容產生牴觸情緒。
不夠全面、接地氣的方法,也讓答案的可借鑑性大打折扣,
試問,像“雲南山村少年透過開源社群掌握區塊鏈技術”這樣的案例,又能為城市中的普通家庭提供多少幫助?

然後,我又補問了一個相關問題:普通家庭怎麼才能培養像哪吒那樣的孩子?
DeepSeek深度思考的過程,先是拆解哪吒的核心特質——反叛精神、自我認同、堅韌不拔、獨立自主等。
然後再結合多種心理學理論,為培養孩子這些特質提供建議和策略。比較厲害的是,DeepSeek還考慮到其中可能存在誤區、給出具體可操作的例子供家長參考、強調家長的榜樣作用等等。
透過這樣的深度思考過程,DeepSeek給出了更接地氣、更具實操性的回答。
雖說還是不能拿來就用,但其中具體的方法和例子,最起碼可以借鑑,拋磚引玉啟發我們的思考。
比如,每週設定“家庭會議日”培養孩子的決策能力;建立“家族英雄圖譜”,挖掘祖輩逆襲故事;設定“十年後的你”,讓孩子給未來的自己寫信提建議……
而,太乙真人式的引導,“肯定特質+提出問題+賦能期待”的“三明治反饋法”;啟動山河社稷圖計劃,將兒童房進行功能分割槽等等,我們之前寫文章討論過,親切熟悉的感覺。
接著,DeepSeek還給出了父母修為提升策略,讓我瞬間想起那句話——養育孩子是一場修行,渡己也渡人。
最後的結語,著實有點觸動我了。
“真正的哪吒式養育,不是培養翻天覆地的破壞力,而是喚醒孩子內在的靈珠之力。當家庭成為包容混沌的'山河社稷圖',父母修煉成智慧淡定的‘太乙真人’,每個普通孩子都能在屬於自己的命運劇本里,寫就'逆天改命'的成長史詩。”
是啊,普通家庭也罷,精英家庭也罷,養育孩子從來不是讓他成為誰,而是成為更好的自己。
現在,連AI都懂這道理了。
好吧,我問了一個根本沒有意義的問題。
用了一段時間AI工具,確實被它們驚到了,功能很強大,也很智慧。
但目前看,它們也不能無所不能的。我們可以使用它收集資料、諮詢問題,最後怎麼選擇、怎麼做,還得我們自己思考、想清楚、做決策。
別的工作也許它能取代,養娃這件事它還做不到。

也許你還想看看

【機器人教父-宇樹科技王興興】

喜歡記得點亮小紅心

川媽說說
最近,我們使用DeepSeek發現,它竟然開始撒謊和造假了,捏造文獻、編造故事。我不太明白,這是說明它的能力不足,還是說他越來越厲害了,已經演化出更高階的能力了?拜託大神解答一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