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娃閱讀題破防後,我挖到海淀名師「作弊級」提分心法!現在全班家長追著我….

01
前天我分享了我們研發的一套針對語文閱讀理解的提分公式,並且做成了思維導圖。
就像下面這樣,針對“修辭手法”,我把語文裡用到的12種修辭手法都整理了出來,並且附上相應的案例。
這樣孩子在做語文閱讀理解題目時,就能知道該如何從修辭手法角度去解析問題了。
不僅僅是“修辭手法”,我們還整理了“表現手法”和“表達方式”,都是語文閱讀理解中最常見的答題公式。
有了這些公式的幫忙,就能覆蓋絕大部分語文閱讀理解的題型。
因此,文章發出來後,很多爸爸媽媽都覺得很有用,紛紛表揚我這個小創意。
但是有個媽媽卻發了我一個問題。
她說,她孩子前段時間語文考試,老師考了這麼一道題目:
說請用一句話概括《西遊記》的故事。
這個問題她覺得很簡單啊,孩子也回答的簡潔明瞭。
她孩子是這麼回答的:
《西遊記》講了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故事。
這個答案出來後,孩子覺得沒問題,爸爸媽媽覺得也沒問題,可是到老師那裡,卻出了問題……
因為滿分10分,老師只給了5分,扣了一半的分數!
因為老師說,從故事整體來講,除了人物、事件,還要給出故事的發展過程和結果才夠完整。
因此,最完美的答案應該是:
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修成正果的故事。
這件事情給我提了個醒,就是孩子回答語文閱讀理解題,不能僅僅是瞭解答題公式,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了解答題結構
那怎麼幫助孩子掌握語文閱讀理解的答題結構呢?
我又重新開發了一套思維導圖,叫做《閱讀理解答題結構》
今天我會把之前開發的三大閱讀公式,以及新開發的閱讀理解答題結構,都給你們分享一下!
02
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們社群有讀者吐槽了這個問題,關於語文的學習。
我當時是這麼回答的:
雖然當時這個問題回答完了,但那位讀者的問題卻給了我不少反思,我也開始發現,語文閱讀對孩子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難點!
後來又發生了一件事,徹底重新整理了我的認知。
有一天,我的老同學給我發來他女兒的作業,就是下面這個講解“玄奘之路”的短文閱讀理解。
他以為孩子已經回答的足夠好了,每道題都答出來了,還洋洋灑灑寫了好多文字。
但萬萬沒想到:
這篇文章有3道題,合計16分,他以為很完美的答案,孩子竟然被扣了5.5分之多。
如果換算成百分制的話,得分只有65分!
那次考試著實把同學驚到了,他給我發了這麼一句話:
同學是一個標準的理工男,對於孩子數學,他毫不擔心,自己完全能搞定,但就是語文,他突然覺得有一種無力感!
因為他跟我說過一句話,他說:
書沒給孩子少讀,課文裡的詩詞、文章也都背了,可為啥閱讀理解總是答不好呢……
看到好多爸爸媽媽有這樣的困擾,包括我自己的孩子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
我就一直在琢磨,語文的閱讀理解,該怎麼幫孩子提高呢?
03
前段時間回國的時候,我有幸拜訪了一位名師。
他就是竇昕老師,畢業於北師大文學院,是著名的高思教育的創始人之一,而且是大語文體系開創者,也是豆神大語文的創始人。
竇老師跟我說了一句話,讓我如夢初醒。
竇老師說:
“其實啊,三年級以後的語文,考的是知識的遷移能力,考試重點不再是課本上的拼音和字詞,只不過把課本知識微妙地換了個形式。”
他告訴我,就像學數學,孩子得掌握一些基礎公式,題目才能解得出來。而對於語文,也是一樣的道理,語文也有“基礎公式”,孩子得掌握這些公式才能答題。
可是它的難點在於,教材裡並沒有很明顯地展示這些“公式”,孩子對“公式”的掌握情況,就決定了她們閱讀理解的能力。
竇老師一邊說,我就拿著小本子一邊吭哧吭哧地記筆記。
等他把這些公式講完後,幾個小時都過去了,而我的小本子上都密密麻麻寫滿了!
後來我回去後,又多做了兩件事情。
一方面,我把竇老師的筆記整理出來,整理成思維導圖,方便孩子參照。
另一方面,我就按照竇老師教的那個方法,去輔導孩子的閱讀,看看有沒有效果。
04
我學到的第一個公式,叫做“修辭手法”
比如對於這樣的題目:
請賞析課文《荷花》中的這句話:"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這句話在表達上有什麼妙處?
我一開始用這個題目去考女兒,果然女兒完全沒方向,想了半天,撓撓頭,跟我說答不出來。
因此這時候就得套公式,而這個公式就是“修辭手法”。
孩子可以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考慮這個問題:
  • 這段話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 又是怎麼運用這個修辭手法的?
  • 進而表露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於是,我按照這個角度讓孩子去思考。
在我的引導下,女兒漸漸有了靈感,她開始說:
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把荷葉比作碧綠的大圓盤,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荷葉顏色青翠、形態圓潤的特點。
透過"挨挨擠擠"一詞,既表現出荷葉生長茂密的狀態,又暗示了池塘的勃勃生機。
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夏日荷塘的喜愛與讚美之情。
當妹妹洋洋灑灑說出那麼多內容時,我不禁有點驚喜。
真沒想到,透過“修辭手法”這個公式的點撥,孩子對於句子的理解竟然有了這麼多的體會!
於是,我把“修辭手法”的公式都整理了出來,做了一張思維導圖。
我把常用的12種修辭手法都整理了出來,有比喻、擬人、排比等等,這樣用圖片的形式,方便孩子參照。
而且我不僅僅是整理名字那麼簡單,我還把它的定義、作用都做了拆解,並且加上了經典案例。
比方說,“比喻”的修辭手法,它的定義是“用本質不同但有相似性的事物打比方”,作用是“化抽象為具體,增加形象性”。
而例句呢,我把語文課本里面的經典文字摘錄出來,比如《桂林山水》、《觀潮》等等,讓孩子在這些例句中體會“比喻”的含義。
有了這樣的拆解,孩子一下子就能理解什麼是“比喻”了!
05
我學到的第二個公式,叫做“表現手法”
我本來以為掌握“修辭手法”就足夠了,但沒想到,當我看到下面這道題時,我又傻眼了。
就是這道題:
請賞析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中的這句話:"海水的顏色有深藍的、淡青的、淺綠的,相互交錯著。"
這句話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什麼表達效果?
題目問這句話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啥表達效果,而我把這個問題拋給女兒時,不出所料,她又答不出來了。
這時候就需要套第二個公式,叫做“表現手法”。
  • 這句話用了啥表現手法?
  • 是如何進行描述的?
  • 抒發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如果從“表現手法”的角度去思考,我們就可以這麼回答:
這句話運用了對比的表現手法。
透過"深藍""淡青""淺綠"三種顏色的海水相互比較,生動形象地展現了西沙群島海水色彩的層次變化。
顏色由深到淺的對比,既表現出海底地形的深淺差異,又勾畫出海水如同調色盤般絢麗多彩的特點。
這種鮮明的色彩對比,讓讀者直觀感受到西沙群島海域的獨特魅力,表達了作者對祖國海疆的熱愛與讚美。
你看,只要掌握“表現手法”這個公式,那麼孩子回答這種題目就有了更多的靈感。
可具體有哪些“表現手法”呢?
於是接下來,我把“表現手法”整理出了一張思維導圖。
15種表現手法,比如對比、象徵、借情抒情、抑揚結合等等,都整理了進去。
同樣的,每種表現手法,我都做了拆解,它的定義是什麼?作用是什麼?
我還針對每個表現手法,結合課本里的案例,做了一個經典案例的分析。
比如針對“對比”這個表現手法,它是“透過比較突顯事物特徵”,一個經典案例是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的對比,展現了封建制度對人的摧殘。
06
我學到的第三個公式,叫做“表達方式”
當學完“修辭手法”、“表現手法”後,我以為已經很全面了,但沒想到後面又看了一道題,讓我傻眼了。
就是下面這道:
請賞析課文《燕子》中的這句話:"一身烏黑的羽毛,一對輕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那樣可愛的活潑的小燕子。"
這句話在描寫上有什麼精妙之處?
它結合《燕子》這篇課文,問孩子針對燕子的描寫有啥精妙的地方?
我把這個問題問女兒,果不其然,她完全沒有方向,無論是從“修辭手法”,還是從“表現手法”去考慮,都得不到答案。
而這個時候,就需要第三個公式了,就是“表達方式”。
當我從“表達方式”的角度去提點孩子時,她就有了方向。
孩子可以像下面這麼回答:
這句話運用了外貌描寫和動作描寫的表達方式。
透過"烏黑的羽毛""輕快有力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三個典型特徵,從顏色、形態、動態三個維度生動勾勒出燕子的外形特點。
"湊成"一詞將靜態特徵轉化為動態組合過程,使描寫充滿畫面感。
比喻手法"剪刀似的尾巴"與"輕快有力"的動作描寫相呼應,既突出燕子尾翼的獨特形態,又暗示其飛行時的敏捷姿態,字裡行間流露出對燕子的喜愛之情。
你看,當孩子瞭解“表達方式”這個公式後,對這類題目,就有了解題的方向。
而常見的表達方式有6個,我就整理了思維導圖。
把這常見的6種方式都梳理一遍,包括記敘、描寫、說明等等。
不僅僅是講述每種“表達方式”的含義,我還結合語文教材,選取課本里的經典案例,結合案例讓孩子真真切切地體會“表達方式”的作用,讓孩子學會如何描述。
比如針對《將相和》,這裡用了“記敘”的表達方式,那該如何表述這個過程。
07
剛才只是介紹了三個閱讀理解公式,但孩子僅僅瞭解公式還不夠,怎麼能幫助他們更好地應用這個公式呢?
這就需要孩子能掌握閱讀理解的答題結構了。
這就是我們整理的閱讀理解答題結構,我們把常見的閱讀理解題型都做了拆解,分成了7大分類。
比如針對“中心思想題”,如果題目要求孩子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孩子就可以套用這樣的結構。
比如針對“詞語理解題”,如果文章裡問孩子某個詞語的含義,那麼我們就可以套用這個結構告訴孩子回答技巧。
再比如針對“句子賞析題”,如果題目讓孩子賞析某個句子,孩子就可以套用這樣的回答結構。
08
上面這些就是我從竇老師那學到的語文閱讀理解的答題公式,分別是“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表達方式”,以及“閱讀理解答題結構”
這4個公式對我家孩子是很有幫助的,每當我考驗女兒對某段文字的理解時,她就能balabala結合上面4個公式,給我說出好多。
尤其是她的邏輯結構會很清晰:
  • 這句話用了什麼描述方法?
  • 具體怎麼描述的?
  • 抒發了作者什麼感情?
按照這樣的結構講下去,孩子的語言表述能力會更強,思維更縝密,當然對於閱讀理解這種答題更是信手拈來。
我也把這份思維導圖分享給你們!
一共有4個檔案,都是高畫質的pdf,最後一個檔案,叫做《閱讀理解題型答題結構》就是這次我們新開發的檔案,打印出來就可以看了。
你們點個贊和在看,後臺回覆“大語文”就可以領取了!
這段時間我和小夥伴一直在體驗竇老師開發的豆神大語文課程,總體感覺下來,他們家的小王者直播課特別實用,對於語文校內提分和校外拓展很有幫助。
我專門建立了豆神大語文的學習群,將在群內分享特別實用的語文學習技巧和資料,還會邀請豆神大語文的名師來給大家講講各年級語文的學習規劃,以及提分技巧。
感興趣掃描下方二維碼入群:
如果大家有任何語文學習問題,還可以在群內提問。
本週五,我會組織豆神大語文的小王者直播課的活動。
這套課程重點拆解了大語文的三大板塊:閱讀理解、寫作和文史基礎,對於語文提分提別有效果,感興趣可以預約直播間。
此外,本週四19:30點,我邀請了大語文名師劉瑩老師來我的直播間給大家做一場大語文教育的純乾貨分享。
劉瑩老師是豆神大語文王者班名師,非常受孩子們的歡迎,她還是央視《開講啦》特邀青年教師、新浪全國十大五星金牌教師,海淀媽媽圈幾乎無人不知曉。
這次她會在直播間內分享:
  • 語文考試重難點
  • 小學各年級階段的學習路線規劃
  • 各年級語文學習如何規劃?如何提分?閱讀理解、寫作、文史基礎逐個擊破
歡迎來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