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香港的買房潮一波接一波,熱度持續攀升。所長親眼見證了無數套新房的成交過程。進入2025年,買房熱潮仍未退去,不少人開始四處物色心儀的房產。
所長覺得,如果不把這些故事記錄下來,實在太可惜了。
畢竟,這些真實的經歷不僅能給讀者提供參考和借鑑,還能讓更多人感受到買房背後的喜怒哀樂。
於是,所長決定從今天起,走訪100位在香港買房的業主(先把Flag立下…),見證他們的收樓時刻。
在香港,“收樓”就是業主去新房驗貨,看看開發商交的“作業”是否過關,然後把鑰匙揣兜裡,就此開啟新家生活。
所長走訪的這100個人裡,會有土生土長的香港本地人、漂在香港的港漂、剛入籍的新港人,還有來淘金的內地投資客(但願都可以走訪到)……想想就覺得有意思,探究他們為啥在香港買房,為啥挑了這個樓盤,見證他們在香港安家落戶的大場面!
那第一位嘉賓必須隆重歡迎一下——元朗Yoho Midtown二手兩房的“新晉業主”朱先生。這位純正的香港仔,之前還和老婆租房,2024年年底,他果斷殺進樓市,直接“上車”!在聊天的時候,朱先生跟所長坦白,他買房的原因其實就兩點……

所長同事正幫忙收樓
家有萌娃+外遇減息

首先,家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從原來的“二人世界”一下子升級成了“三口之家”。
這不僅讓原本的活動空間顯得侷促,對孩子的成長也不利,而且一直租房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更重要的是,作為新手爸媽,還得考慮更長遠的學區問題。所以,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成了朱先生的當務之急。
普通人買房,往往是在人生的關鍵時刻,被生活處境“推著”往前走。

新鴻基出品,樓盤質量得以保證
其實,這個因素雖然重要,但並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畢竟,買房這件事並不一定要趕早不趕晚,等孩子再長大一些再入手也完全來得及。真正讓朱先生急切想要“上車”的關鍵因素是:
美國減息!!!
他認為,美國減息對於對於像他這樣一心要買房的普通人來說,不僅僅是數字上的變化,更是實實在在的經濟實惠。
比如,朱先生原本每個月要還的房貸,因為利率下調,一下子少了好幾千港元。這幾千塊,對他來說,可能是孩子的奶粉錢、老人的保健品費用,甚至是一次難得的家庭旅行預算。生活壓力小了,消費能力自然就上去了。
而且,減息還帶來了一種心理效應。市場預期房價會因為資金流入而上漲,很多人擔心錯過這波紅利,紛紛加入購房大軍。朱先生身邊的朋友,原本還在觀望的,現在也開始四處看房。
不過,朱先生也提醒大家,雖然減息是個好事,但買房還是要量力而行。畢竟,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朱先生收樓即將開始
同一小區 從租客變成業主

朱先生不善言辭,讓他給各位讀者分享一下買房經驗,他只會很謙虛地說:“都是我老婆操心的,我沒幫上什麼忙”,但跟他一聊,你就能感覺到,雖然他可能不懂那些樓市的大道理,也不明白啥選房訣竅,但在買房這事上,他和那些“老房地產人”其實有著挺一致的看法。
買房就選你熟悉的地方。
這是所長和朱先生交流時總結出的第一點經驗。
朱先生之前一直租住在Yoho Midtown,因為孩子出生,他馬上買了同小區的兩房戶型,共花費628萬港元。
看圖片是不是覺得單位還是很新,而且戶型方正,有個小陽臺,其實628萬港元按所長的判斷,新鴻基出品+地鐵商場上蓋,這個價位是低於同小區均價的,很難拿下來。
果不其然,朱先生說他買房的時候,跟賣家砍價砍得跟打仗一樣,最後硬生生砍了30%才拿下。他一說起這件事都面露欣喜。
所以,第二點買房經驗就是在買房的時候得大膽表達自己的需求,跟賣家直說心裡的最低價,說不定就實現了。

主臥

次臥
就拿這個房子來說,廚房是開放式設計,側臥和主臥都不小,重點是還有陽臺!朱先生說,他老婆看房的時候就特別堅定,一定要有陽臺。
以前租的房子沒有陽臺,住著特別悶,有了陽臺之後,空氣一下子流通了。
以後輔導孩子作業上火,還能去陽臺上透透氣。

單位景觀,視野很開闊
還有,通勤便利和生活便捷度可是選房時不可或缺的硬指標。
朱先生夫妻倆都在荃灣西工作,離元朗特別近,每天上班路上幾乎不花時間。更棒的是,Yoho Mall就在家樓下,各種大品牌、實惠好物一應俱全。

所長認證很好逛
住在這兒,吃喝玩樂購一站式搞定,生活圈完美閉環,完全不用擔心住在所謂的“港版大西北”會有任何不便。
“大西北”也有春天

說到“港版大西北”,這並非指地理上的概念,而是香港在城市規劃和發展中對新界西北地區的一種描述。
朱先生買的元朗區,正好就屬於這個“大西北”範疇。很多人對這片區域買房的第一印象,往往還停留在一些刻板印象上,覺得這裡交通不便、配套不完善,甚至覺得它有點偏僻。畢竟,相比起港島、九龍這些繁華地段,元朗在很多人眼裡,似乎總是差了那麼一點“都市感”。

Yoho Midtown的小區環境很舒服
但實際上,這種偏見並不完全合理。隨著香港城市規劃的推進,“港版大西北”也在悄然發生改變。新交通線路的完善、大型商場的入駐,以及越來越多的社群設施完善,讓這片區域逐漸有了新的活力。然而,買房的人往往更看重當下的便利性,對於未來的潛力缺乏足夠的信心。
朱先生自己也承認,剛搬來元朗時,確實覺得有些不習慣。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發現這裡的生活也別有一番滋味。小區氛圍溫馨,該有的優質配套一樣不缺。他笑著說:“其實,只要多給這片土地一點時間,‘大西北’說不定會成為下一個熱門區域。”

Yoho Midtown會所配套
“我的目標是先買兩房上車,日後再靠自己的努力換到一個三居室。”在香港,很多人都有自己的買房小算盤,這種“分步走”的策略很常見:先入手一套房,把它當作人生的“儲蓄罐”,等手頭寬裕了,再一步步升級,就像給手機更新軟體一樣,房子也能迭代。
朱先生是一位樸實的香港人,他的夢想也很平凡,但平凡中又蘊藏著一個普通人對於未來的期許,他相信,只要努力工作,用心經營生活,這片土地也會回饋他更多的驚喜。
最後,還是要祝福朱先生:在新家的日子,一定會越過越順心,未來的每一步,都能走得踏踏實實,幸福滿滿!
*以上內容為採訪嘉賓口述,僅代表採訪嘉賓觀點,不代表“港房研究所”平臺意見。
-END-
受訪房友:朱先生

如果你有任何在港買房的問題,或有買房體驗想要分享,都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新增所長微信或直接在後臺留言進行分享~
所長期待著每一個你的故事,並樂意為大家答疑解惑!


你在看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