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國鄉村地區,一種看似清澈的自來水正悄然威脅新生兒生命。得梅因大學健康科學學院最新研究發現,孕婦飲用含微量硝酸鹽(低於美國環保局安全標準)的自來水,可能導致早產和嬰兒低體重風險上升。這種無色無味的汙染物與胎兒發育缺陷的關聯,被研究負責人傑森·塞普尼比喻為"懷孕期間接觸硝酸鹽的危害約等於吸菸影響的15%"。
硝酸鹽,這種廣泛存在於化肥、殺蟲劑和動物糞便中的化學物質,正透過農業徑流滲入地下水源。當其濃度超過10mg/L時,可能引發嬰兒血液缺氧的"藍嬰症候群"——患兒皮膚呈藍紫色,尤其嘴唇和指尖。儘管美國每年確診病例不足百例,但全球井水未檢測地區的情況更為嚴峻。
更令人警覺的是,長期攝入低濃度硝酸鹽(即使符合EPA標準)也可能誘發多種癌症。每日郵報援引多項研究指出,硝酸鹽暴露與甲狀腺癌、腎癌、卵巢癌、膀胱癌及大腸癌存在關聯,同時可能造成DNA損傷、不良妊娠結果及青少年大腸癌發病率上升。
塞普尼團隊的研究揭示了關鍵視窗期:妊娠前三個月接觸硝酸鹽,可能透過胎盤影響胎兒器官發育,增加其成年後罹患慢性病、學習障礙及心理問題的風險。"現行標準如同懸崖邊緣,"前威斯康辛州毒物學家戴夫·貝拉克比喻,"站在10mg/L的臨界值或許安全,但只需輕微超標就會墜入危險地帶。"
美國環境工作組織分析顯示,43個州的飲用水硝酸鹽濃度達3mg/L以上,39個州至少有一個大型供水系統超過5mg/L。愛荷華、內布拉斯加、堪薩斯等農業大州首當其衝,加州中部、得州和俄克拉荷馬州的鄉村家庭也面臨高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汙染並非鄉村專屬。洛杉磯、舊金山、丹佛、邁阿密和紐約市郊區的大型供水系統同樣檢出超標硝酸鹽。"這打破了'城市供水更安全'的慣性認知,"環境工作組織研究員莎拉·沃格爾指出。
EPA現行硝酸鹽安全標準制定於1950年代,當時科學家發現11mg/L濃度即可誘發藍嬰症候群。但近年研究證實,遠低於此的濃度仍可能造成長期健康損害。塞普尼強調:"我們的資料表明,現有監管框架未能充分考慮胎兒和兒童的特殊脆弱性。"
農業利益團體則反對收緊標準,認為改造灌溉系統和處理設施的成本將轉嫁至農民。然而,公共健康倡導者算了一筆賬:治療癌症和先天性疾病的醫療支出,遠超水處理設施升級費用。
專家建議採取多層次干預,推廣精準施肥技術,建立緩衝區減少徑流;升級反滲透過濾系統,監測井水硝酸鹽濃度;孕婦等高風險人群安裝家用淨水裝置。
"這不僅是環境問題,更是代際公平的考驗,"貝拉克總結,"今天的決策將影響數十年後的公共衛生圖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