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澳洲做到了

世界醫學重大突破!
澳洲首例永久性人工心臟植入成功
2025年3月,澳洲醫學界迎來了一項歷史性突破——首例永久性人工心臟植入手術成功,患者成為全球首位帶著這一高科技裝置出院的人。這一訊息不僅讓醫學界振奮,也讓無數等待心臟移植的患者看到了希望。  
一場6小時的手術,改寫生命的軌跡  
去年11月,悉尼聖文森特醫院的醫生們在一場長達6小時的手術中,將一枚由鈦合金製成的BiVACOR全人工心臟植入了一名嚴重心力衰竭的患者體內。這枚人工心臟不僅是一個“臨時替代品”,更是未來可能徹底取代人類心臟捐贈的科技奇蹟。  
手術由著名心胸外科和移植專家保羅·揚茨(Paul Jansz)操刀。他形容這次手術讓他“起了一身雞皮疙瘩”,尤其是在發明者丹尼爾·蒂姆斯(Daniel Timms)按下開關、啟動人工心臟的那一刻。揚茨醫生將這一發明稱為“聖盃”,因為它在技術上不會失效,也不會被人體排斥。  
磁懸浮技術:讓血液“呼嘯”流動  
BiVACOR人工心臟的核心技術在於其磁懸浮設計。它透過磁力懸浮電機轉子,避免了機械部件之間的摩擦和磨損,從而延長了裝置的使用壽命。與以往只能使用幾年的人工心臟不同,BiVACOR的設計目標是成為永久性替代品。  
發明者丹尼爾·蒂姆斯從小就對水泵技術充滿興趣,這源於他與父親在Bunnings(澳洲知名五金店)度過的無數個週末。父子倆的目標是“拿到Bunnings最長的收據”,購買儘可能多的材料來推進這項發明。蒂姆斯的父親後來因心力衰竭去世,這更加堅定了他完成人工心臟的決心。  
從澳洲到全球:人工心臟的未來  
BiVACOR人工心臟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展開試驗。2024年7月,美國德克薩斯心臟研究所完成了首例植入手術,但患者未能出院。此後,美國又有四名患者接受了植入手術,但他們都未能帶著裝置出院。  
此次澳洲的成功案例標誌著BiVACOR人工心臟邁出了重要一步。蒂姆斯博士表示,未來兩到三年內,這項技術將不再是“新奇事物”,而是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使用。  
生命的延續:患者的希望之光  
接受植入的患者是一名40多歲的男性,來自新南威爾士州。他在等待心臟移植的過程中自願接受了人工心臟植入手術。在植入人工心臟的100多天裡,他的生活質量顯著改善,甚至能夠進行日常活動。上週,他終於等到了匹配的人類心臟,移植手術也取得了成功,目前正在康復中。  
揚茨醫生表示,過去有25%的患者在等待移植的過程中不幸離世,而像BiVACOR這樣的裝置正在改變這一現狀。  
BiVACOR人工心臟的成功不僅是醫學技術的突破,更是對生命的尊重與守護。未來,隨著製造規模的擴大,這項技術有望惠及更多患者,徹底改變心臟移植的現狀。  
你對人工心臟的未來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中澳之間最新新聞熱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