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ABC報道:
一名澳洲男子成功接受了一例人工心臟植入手術,並出院。
他也成為了全球首位攜帶這一高科技裝置出院的患者。

去年11月,悉尼的頂尖外科醫生在一場長達六小時的手術中,為一名患有嚴重心力衰竭的男子植入了BiVACOR全人工心臟。
這款由鈦金屬製成的機械血泵,最初是為了幫助患者等待心臟移植,但未來有望成為永久替代品。
醫生們希望,這項技術最終能完全取代人類心臟捐獻的需求。
這臺手術由著名心胸外科和移植專家Paul Jansz博士在St Vincent’s Hospital主刀,
他表示自己期待這一刻已經很多年了。
Jansz博士說:
我們非常自豪能夠成為澳洲首個完成這項手術的團隊。
BiVACOR人工心臟透過特殊的電機泵送血液,可以避免機械部件之間的摩擦和磨損。
裝置內部使用磁懸浮技術,使轉子懸浮運轉,從而減少物理接觸,提高耐用性。

這款裝置由澳洲出生的發明家Daniel Timms設計,他為此傾注了一生的精力。
Timms博士表示,他的靈感來源於童年時與父親一起修理水泵的經歷。
而當他的父親因心力衰竭去世後,他更加堅定了研製人工心臟的決心。
這一過程中,他曾拜訪世界領先的心血管研究機構,並多次前往五金店採購零件。
Timms博士表示:
能夠讓澳洲參與這項旅程,併成為首批臨床試驗的一部分,對我來說意義重大。
看到我們的裝置成功為首位澳洲患者提供支援,這種成就感難以言表。
另外,Timms博士對患者表示了感謝。
這名來自新州的40多歲男子自願接受植入手術,以等待合適的心臟移植。
患者帶著BiVACOR人工心臟生活了100多天,
直到上週,他被通知找到匹配的供體心臟。
隨後,他順利接受了移植手術,目前正在康復中。
BiVACOR最早於2024年7月在美國德州心臟研究所進行首次人體試驗,但當時的患者未能出院。
此後,美國又有四名患者在匹配到供體心臟之前接受了該裝置的植入,
但他們也未能在帶著人工心臟的情況下出院。
這款裝置重約650克,能夠提供足夠的心輸出量,
不僅可以滿足成年男性在運動時的需求,還可透過外部裝置進行控制。

Jansz博士表示:
這一歷史性手術在St Vincent’s Hospital完成意義重大。
因為1968年,澳洲的首例心臟移植手術正是在這裡進行的。
而1984年,澳籍知名華裔醫生,世界心臟移先驅張任謙也在該院成功完成了澳洲第一例成功的心臟移植手術。
與此同時,墨爾本的Alfred Hospital醫生正在接受相關培訓,
預計將在2025年年中進行首例BiVACOR植入手術。
每年約有5000名澳洲人死於心力衰竭,
這種疾病會導致心臟泵血功能下降,影響全身供血。
心力衰竭可能突然發作,但通常是由於心臟逐漸衰弱而緩慢發展而成。
St Vincent’s Hospital Sydney的心臟病專家Chris Hayward教授表示:
BiVACOR人工心臟將為無法等到捐獻心臟的患者提供另一種生存選擇。
來源:各大澳媒
閒話澳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