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啥也不是!40+老母親竟有一大半都不工作了

來源:朵師傅闖黃莊(ID:haidianduoma)
最近有一個帖子火了。
有一位40+的中年女性參加同學聚會,發現她的女同學中,除了體制內捧著金飯碗的,其餘的有1/3不工作了,另外1/3雖然有工作但也在混日子。
她們當年還都是985211畢業的,要學歷有學歷,要經驗有經驗,條件這麼好,還是早早地結束了職業生涯,迴歸家庭。
人生最慘的莫過於,人到中年啥也不是!
這種情況很多啊,朵媽身邊就有不少。
名校畢業,在500強外企工作的,在國有大銀行工作的,在知名IT企業當工程師,幹什麼的都有,但是再優秀都不影響她們中年放棄事業。
這個話題引起了無數共鳴,年過40的女性還想有個不錯的工作,有自己的舞臺,實在太難了。
按說中國女性已經非常能幹了,沒有哪一點比男性差,除了不能上男廁所,其他男人乾的事兒我們都能幹。

不是女性不夠優秀,不夠努力,而是她的職業之路上佈滿荊棘,處處都是絆腳石。
要我說,年過40才告別職場,這都是能熬的主了,女性從踏入職場的那一天起,就是各種不順,困難重重了。
女生從小到大最公平的一段人生唯有學校,和男生受一樣的教育,一樣分數錄取,但是從跨入職場的那一刻起,天平就開始傾斜了。
雖然各大企業不乏女員工,但同樣條件下男生才是首選。
也就是說作為女生,你必須在能力、努力、學歷上高過一同競爭的男生,才有機會被錄用。除非你競爭的是一個男生不怎麼願意做的工作,比如文員、秘書、小學老師等等。
男生想獲得好工作,夠優秀就行,但是女生就要更加優秀,優秀到讓招聘單位忘記她的性別。
女性在求職時很容易被相近條件的男性PK掉,不為什麼理由,就因為性別給她減分。這就導致大部分女性,包括學歷高的,職業的起點都會低於同等條件的男性。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女性在職場上是不被看好的,不是因為她們不優秀,而是因為她們無法長期的,持續的工作。
幹不了幾年就開始懷孕、生娃,然後還有長達十幾年的育兒,太事兒了,哪個企業受的了呢?所以導致女性在職場上處於劣勢。
經濟好的時候女性就業機會不見得好,但是經濟不好時,失業機會一定是大把的。
這幾年就業形勢就很糟,外企風光不再,地產是全體淪陷,網際網路大廠裁起員來,那更是整個部門連鍋端。
上個月朵媽和親戚一家子吃飯,他們家剛生了一對雙胞胎,娃媽在某米工作十年了,這次公司裁員,她所在的部門只留了她在內的兩個人。
要不是她在哺乳期,估計也要被裁掉。雖然很幸運,但大家心裡都明鏡兒似的,躲的了初一躲不了十五。
一旦生了娃,女員工的戰鬥力直線下降,不能加班,不能出差,娃生病了動不動還要請假,有娃後的女性肯定是要被一鍵納入裁員黑名單上了。
即便工作單位手下留情,你自己很可能也會堅持不住,有一萬次想要辭職。
女性生娃後就相當於打兩份工了,白天在單位當一個壯勞力使,晚上回家就是育兒機器,夜裡都不能停。老人帶了一天娃,晚上總得讓他們睡好。
帶過娃的都知道,孩子3歲前媽媽都睡不了整覺,半夜起來哄孩子是常態,長期睡眠不足,白天還要上班,工作壓力又不減,節奏也不會為你放慢,時間長了,不是個鐵人根本頂不住。
娃一兩歲時,即使沒被公司裁掉,媽媽也有可能被帶娃和工作的雙重勞累勸退。
要麼辭職回家全職帶娃,要麼就換一個輕鬆的工作,有沒有發展顧不上了,收入少也忍了,只要活兒少不累,有時間就行。
基本上,能找到的,這樣的工作也就是賣保險了。
換來的卻是,你的專業沒了,十多年職場的辛苦打拼全部歸零。
那麼工作不累的女性,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呢,也不一定。
朵媽就是個例子,我生朵師傅之前在一所大學工作,清閒且自由,沒什麼事兒的話,上班可以跑到校園裡擼貓,打羽毛,並且被領導撞到也不會有什麼後果。
但是我在朵師傅1歲多時也辭職了,不是因為辛苦,而是因為我掙太少了。有娃以後,我上班家裡就得請保姆,說來丟人我那個工作掙的還不如給保姆一半的工資。
那個時候,我不上班反而是給家裡省錢的,關鍵對孩子也好啊,親媽是頂級保姆,花多少錢也找不到。
這麼一算,我不當保姆誰當保姆!
孩子就是女性事業的終結者,工作辛苦的媽媽頂不住兩份工的勞累;工作輕鬆的,又因為掙的少更容易放棄。
所以根本不用等到40+,早在30歲左右,生第一胎時,女性的職業大廈就地動山搖了。
什麼樣的女性才能闖過這一關呢,首先家裡老人得特別給力,把育兒都包了,至少每週有個兩三天能讓你睡好覺,才能白天有精力拼事業。
你老公下了班也能一起帶娃,你有時出個差,加個班,家裡都不會亂套才行。
然後你也不能太矯情,總是挑老人帶娃不科學,喂太多,穿太多,這不好那不好的,時間長了沒法處,也不行。
你自己還必須爭氣,掙的多,否則大家圖什麼呢,全家總動員,這麼多人都投入進來,就圖保住你月薪3000的工作?
也就是說,一個女性她的工作,家庭,收入都要很好,才能保證她在生娃以後不會失去事業,但凡一個掉鏈子,就不OK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媽媽帶娃天經地義,家庭、社會全都預設你自帶育兒屬性,所以當你有足夠多的資源,可以組成一支強有力的育兒團隊,代替你完成大部分的育兒任務時,你才能抽身到工作中去。
然而就這也只是暫時的,再往後,你會發現育兒團隊也不夠用了,因為孩子上學了!
誰都知道,娃小時候廢錢,上學了不光廢錢還廢媽。
孩子大了,老人保姆陸續退場,育兒的大旗還是得交還給你來扛,因為老人大多不能輔導功課。
輔導功課才是帶娃中的千古難題,這時候你接手的不是孩子,而是一個燙手的山芋,一個定時炸彈。
不輔導功課母慈子孝,一輔導功課雞飛狗跳,白天在單位累死累活,晚上回家還要和娃鬥智鬥勇,累還是其次,關鍵是你發現,因為你投入的不夠,孩子已經落後了不少。
班裡的牛娃,英語從兩三歲起就有媽媽陪著讀原版繪本,語文剛上小學就能自主閱讀,數學5歲就開始思維啟蒙,這些全都是父母精心規劃,一天天陪出來的。
再看看自己家的寶,知識能力比不過就算了,連學習習慣也落後,上課上課坐不住,寫作業作業本都找不到。
再不管,孩子落後更多,出來混都是要還的,是繼續忙事業,還是管孩子,人生又到了十字路口……
歸根到底還是你的育兒團隊不夠厲害,你還需要一位肯全力付出的學霸爸爸幫你管學習。
但是學霸爸爸常有,而能管娃學習的爸爸不常有。
為毛呢?
哈哈,又繞回來了,朵媽上面不是說了嗎,媽媽帶娃才是天經地義,社會就是這麼安排的,女性育兒,男性工作。
千百年來都是這樣,所以男人在骨子裡是不願意帶娃的。
那麼為什麼社會非要這樣設定呢?
媽媽生媽媽養,媽媽最好的二三十年都奉獻給家庭子女了,這樣公平嗎?
這個問題嘛,朵媽覺得還是股神巴菲特說的好,他說:
我之所以這麼成功,就是因為我只需要和這世界上一半的人口競爭。
這就是真相,遊戲規則就是這麼設定的,一個女生不管你怎麼努力,都很容易在你人生的每個節點,被甩出職業軌道,為男性讓路。
就在這篇爆文的評論區,朵媽看到排在前面的留言,非常勵志,事業家庭雙成功,夫妻倆都在忙事業,孩子特別自律十分優秀。
我敬佩她,但是朵媽看了也很失望,我真的不想說,”女性只要優秀就能怎樣怎樣,你這不行,那不行就是因為不夠優秀……”

再說一遍,女性的問題根本不是不夠優秀,不夠努力,而是社會

給她綁了繩索,卻還在指責她跑不動。逼女性優秀才是更大的不公正!

親們同意就給朵媽點個在看,分享,希望全社會都不要再逼女性優秀了,她們最需要的是鬆綁,是家庭其他成員都承擔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來。

推薦閱讀:

做個合格的父母
長按識別二維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