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共同的雞娃事業離婚重組?可這跟牛馬精神不符啊

前幾天上網看到一則上海雞娃界八卦,大意是說輔導班外兩個男女家長,因為雞娃理念高度一致,靈魂碰擦出激烈的火花。一見鍾情,日久生情,最後雙方離開各自伴侶,為雞娃而戰,結合到了一起。
坊間八卦,可信可不信。評論又多加一層信源,說男家長嫌棄自己小孩太笨,雞不出來,於是以一顆火熱的雞娃之心,和現妻一起舉全家之力,火力全開託舉非親生的小孩。
看到這個故事,我心情很複雜,又想信又覺得疑點頗多。
我不入道門久矣,以前算是淺淺雞過一點娃。根據前輩指點,帶著小孩去補習班,去找名師指點。那時兒子還不大,屬於尚能指哪打哪的階段。後來慢慢有了點反抗意識,這事開始越來越難操作。
那段時間頻繁感受到很多歇後語的博大精深,強扭的瓜,不甜,牛不喝水強按頭,辦不到。盡力了,可能方式方法不對吧。
直到如今,我依然很佩服雞娃家長們的強操作,怎麼做到的?你說啥小孩就做啥?
難以揣測雞娃家長的強大之處,這可能是對開頭那個故事感到驚愕的原因。無論如何,從哪個方面看,都不太合理。
兩個家長在輔導班外開展婚外情,這不是什麼離譜的事。世界上既然有很多不幸的婚姻,就會有很多圍牆外的故事。但是兩個擁有相同雞娃理念的家長惺惺相惜,這事我不知道該怎麼評。眾所周知,學渣家長是很容易抱團痛哭的,因為大家努力耕耘一番,都是草盛豆苗稀。你種不好,我也種不好,坐在一起聊天,很扎勁。
但是雞娃家長,那不是最趾高氣昂的一群人嗎?作為成功者,他們最喜歡說的就是:“我家孩子沒怎麼學過,可能這次題目比較簡單,所以拿了第一吧。”
有個朋友曾經吐槽,說她專程去聽某個考上藤校的學霸媽媽講座,傳授爬藤經驗。去之前以為是掏心掏肺給大家做指路明燈,去了之後端坐一小時,只聽到對方在講,要放手,要讓孩子自我成長,愛和包容是家長唯一能提供的。
下講座後,另一個媽媽湊上來,說聽她胡說八道,她不知道費了多大的心思呢。
很難想象,雞娃家長會在外面傾囊相授,因為誰都明白,一條路走的人越多,堵得就越死。
再說到離婚重組,這裡面娃似乎是活死人一般,對家庭的鉅變毫無感知。換了個媽或者換了個爸,這不是雞娃最大的忌諱嗎?中國多少中年夫妻,要熬到高考過後,才敢去領一張離婚證。
怎麼會有人為了更好地雞娃,踢掉原生配偶?
這就好比你辛辛苦苦種蘋果,種到一半,聽說隔壁縣更適合種蘋果,連夜挖好樹苗弄過去。真的嗎?不考慮蘋果樹苗移植過程中能活還是能死?
如果我是個編劇,老闆今天上網,看到這個故事,說,嗯,這事熱度很高,你拿去看看能不能編一編。
這裡最大的痛苦是,我真的有孩子。
如果沒孩子,編起來就好多了。
上五年級的小紅,每週六下午都讓爸爸接去同一間補習班學英文。補習班裡英文成績最好的是小黃,據說她媽媽從她三歲開始,就致力於打造一個原版娃。小紅則是因為英文成績太差,爸爸考察了好多家補習班,才敲定這一家。
至於為什麼成績差的小紅和成績好的小黃能上同一個補習班?這點不重要,因為真雞娃家長沒時間看電視劇。
按照劇情發展,小紅爸爸,逐漸成為了小黃媽媽的頭號粉絲。
每天回到家,爸爸都會對媽媽說:小黃媽媽說每天必須朗讀英文30分鐘以上,培養語感。小黃媽媽還說,小黃三年級已經看完原版七本哈利波特。小黃媽媽說:英音比美音好,女孩子還是要學英音。
媽媽覺得很困惑:小黃媽媽不上班嗎?她是全職太太?
爸爸說:人家是外企高管,去年還進了家委會當主席。小紅這個英文,確實是耽誤了,要是幼兒園的時候讓我報自然拼讀,現在不會是這樣。小紅沒有學奧數,音樂沒有英皇考級,體育沒有突出專案,小紅這輩子已經是一個完字。
終於有一天,爸爸收拾行李,說他要走了。小紅的起跑線落後太多,再怎麼追也晚了,小黃現在領先所有人,爸爸要去給小黃當爸爸,等小黃成為人中龍鳳,他就可以享福了。
等一下,這個故事最大的問題,是它跟中國家長的牛馬精神完全衝突。
中國家長是很偉大的一群人,你再沒法找到這麼能吃苦的中年人了,每天辛苦上班,下班還要接著另一份班,給孩子批改作業,講解習題。據說有些家長會上,老師會拿著錯題問家長:聽懂了嗎?
這種掏心掏肺的牛馬精神,怎麼會看到別的小孩優秀,就想入非非,要變成別人的爹?你是給小孩當牛做馬的人,你生為牛馬,怎麼會想去別的磨坊拉磨?
我編不明白,非常苦惱。這事在我看來不可能,可是別人覺得是真事,意味著我不能探尋到人性最複雜幽暗的地方,感覺很挫敗。
苦思冥想了一上午,打算寫下來碰碰運氣,看看有沒有深諳此道的朋友,一掌打通我的任督二脈。
毛利,作家,2023年微博年度突破作家,代表作《全職爸爸》,都市情感小說《結婚練習生》《卵子的吶喊》(點選作品名即可閱讀)
點選購買我的新書⬇️
關注👇
點上方進主頁-右上角“…”-關注


新浪微博 |@毛利 
小紅書|和毛利午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