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了加拿大護照就回流?最新資料:這類人只是少數!

不少加拿大人心中都有這樣一個刻板印象:很多移民取得加拿大國籍後,便離開加拿大返回原居國,不再定居於此,只是利用加拿大護照享受全球通行和其他便利。
然而,加拿大統計局最新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卻有力駁斥了這一說法:大多數入籍移民不僅選擇留在加拿大,而且在移民十年後依然積極參與本國社會生活,展現出對這個新家園的長期承諾。
圖源:51記者拍攝
據本地英文媒體多倫多星報報道:加拿大統計局上週五(5月16日)公佈的研究報告指出,大多數入籍移民在移民十年後仍居住在加拿大,生活活躍。這一發現有力反駁了部分輿論中關於移民只是為了享受加拿大護照的便利性,而申請入籍的質疑。
“在入籍移民中,移民後第十年仍在加拿大積極生活的比例通常超過90%,”報告指出,“且在教育背景、語言能力、移民年齡與類別方面,這一比例變化不大。”
這項研究基於2008年至2012年間獲得移民身份、當時年齡在25至54歲之間的人。資料顯示,這些人十年後仍在加拿大“積極生活”的入籍者比例高達93%,相比之下,未入籍者僅為67%。
據悉,統計局是透過結合納稅申報資訊與移民記錄,來評估移民是否“積極生活”在加拿大。雖然沒有納稅記錄未必意味著已經離境,但對於多數人而言,停止納稅往往意味著人已不在加拿大居住。
報告還發現,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移民比來自發達國家的移民更有可能長期留在加拿大。例如,十年後仍在加拿大生活的菲律賓入籍移民佔比達97%,比來自美國和法國的高出約10個百分點,比來自英國的高出6個百分點。
不過,非入籍移民的流動性受多種因素影響。資料顯示,那些擁有高等學歷、掌握官方語言或以經濟類移民身份來加的人,離開加拿大的可能性更高。
“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往往全球流動性更強,”加拿大公民研究所(Institute for Canadian Citizenship)執行長伯恩哈德(Daniel Bernhard)指出,“但我們選擇的正是這些高素質人才。問題是,加拿大是否仍然能吸引並留住他們?”
伯恩哈德強調,在住房、經濟機會和生活質量等方面的挑戰,正讓部分移民重新考慮是否繼續留在加拿大。“如果他們看不到前景,自然會帶著家人(還有他們的技能)轉往別國。”
報告還追蹤了缺乏納稅記錄的移民群體,在這些人中,大約28%已獲得加拿大國籍。不過,不同國家背景的人,在此方面的差異亦頗為顯著:例如,在未積極生活的伊朗移民中,近一半是公民;巴基斯坦為39%,哥倫比亞為36%,而美國移民中僅有14%為公民。
據悉,目前加拿大國籍的申請條件包括:在過去五年中至少居住滿三年、具備官方語言能力、透過公民考試並完成宣誓。
曾任加拿大公民身份政策主管的格里菲斯(Andrew Griffith)表示,這些規定總體上取得了成效。“雖然仍有人選擇離開,但大多數人來了之後就留下來了。入籍是對國家的一種承諾,不是單純的工具。”
他最後表示,這份報告顯示,加拿大在移民融入與公民制度之間已找到了某種“平衡點”。
來源連結:
https://www.thestar.com/news/canada/is-canadian-citizenship-mostly-a-convenience-a-new-study-counters-the-myth/article_fe492908-20c8-44bf-8058-538af16d6bad.html
-END-
若你喜歡推文,
記得點一下右下角的[推薦]哦~!
[評論留言]也是很歡迎的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