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首富孫女加入中國籍,疫情1年賺268億!

疫苗起,黃金落”。出身泰國首富家族的第四代成員謝其潤,年齡不大卻穩穩抓住了財富密碼。
2022年4月,中國生物製藥釋出2021年業績報告,全年營收268.6億,淨利潤146.1億,而這個數字在去年同期僅為27.7億。一年淨利潤暴漲427%,可謂一舉封神。
令人意外的是,幫助中國生物製藥“封神”的董事謝其潤,卻是一位90後小姑娘,準確來說,只有29歲
她23歲時臨危受命空降400億製藥企業,4年後將其推上千億寶座,與董明珠、雷軍談笑風生,還因靚麗外表被稱為“藥界公主”。而這一切似乎都指向了她背後站著的,極具傳奇色彩的泰國首富家族——謝家
泰國首富謝家
時間線倒回一百年前的潮州。1919年國內正值時局動盪,兵荒馬亂之下,一位名為“謝易初”的潮商,帶著八塊銀元下起了南洋,在泰國曼谷開了一家名為正大莊的菜籽店,希望有朝一日能大富大貴,衣錦還鄉。
靠著一股“愛拼才會贏”的精神和32年的兢兢業業,小小的正大莊被謝易初發展成了“正大集團”,而謝易初正是謝其潤的太爺爺
“一代目”謝易初在泰國時為方便做生意,不得已將國籍改為了泰國,但始終不忘自己是一箇中國人,4個兒子出生後,謝易初給他們取名:謝正名、謝大名、謝中民和謝國民,把它們連起來唸便是“正大中國”,用以告誡家族成員自己的根在哪裡
謝易初退休後,起初秉持華人傳統觀念,將家族事業傳承給了老大謝正名(謝其潤爺爺),但很快老大就發現,老四謝國民似乎更有經商天賦,一番權衡下,竟將百億家產拱手相讓
而謝國民也不負眾望,除了傳統的種植業、飼料業外,商業作風明顯更銳意進取的謝國民還將正大集團的觸手延伸到了電訊、石化、醫藥、金融、零售等數十個領域,在上世紀90年代,正大一年的營收額就與泰國GDP的10%相當,謝家也一舉躍升成了泰國首富家族
或許是“二代目”的讓賢行為感動了謝國民,他並沒有讓自己的的孩子接手集團,而是又傳回給了大哥兒子謝炳(謝其潤爸爸)的手中。
謝其潤接手醫藥產業
出身在這樣的家庭,謝其潤的起點之高,可想而知。
但富人也有“甜蜜的煩惱”,謝其潤從沃頓商學院畢業後,面對龐大且複雜的家族產業,一時也不知切入哪個賽道好,選擇金融、房地產還是醫藥?幾番權衡之下,年輕的謝其潤還是選擇了醫藥產業,作出這項選擇她或許參考了投資界老前輩李嘉誠的動向
很少有人知道,“地產大亨”李嘉誠的另一面其實還是個妥妥的“醫藥大亨”,早在2000年他便暗中佈局了和黃醫藥,並將其推向三地上市(倫敦證交所、納斯達克和港交所),去年6月,登陸港交所時和黃醫藥暴漲50%,李身家一天飆升300億有餘。

2019年,在外界一片質疑聲中,接手公司僅4年的謝其潤,卻交出了一份極其亮眼的成績單——半年營收125.2億,淨利潤14.4億,同比增長5.8%
也正是此年,中國生物製藥市值達到了最高的1407億港元(1135億元)。謝其潤個人則以440億身家成為《2019年胡潤女企業家榜》中最年輕的女企業家
改國籍迴歸祖國
更值得一提的是,謝氏家族漂泊百年,渴求迴歸故土的夙願,也在謝氏家族的第四代上真正達成:謝其潤及其弟弟謝承潤已經將國籍改回了中國並且謝其潤榮獲“2021年度中國傑出商界女性榜”第55位
重回祖國懷抱後,謝其潤的中國生物製藥還入股科興中維,協助疫苗開發;2021年又投資35億助力科研,幫助祖國共渡難關,可以說很有家國情懷了。
1919年,在泰國曼谷的“正大莊”菜籽店裡,店主謝易初用毛筆寫下了一句話,“幸運之神不會垂青那些不努力的人。”這句話後來成了謝氏家族的家訓之一。
如今百年時光匆匆走過,很幸運,我們依舊可以從“四代目”謝其潤身上看到這句話的影子。
來源:火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