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帶來的思考:商業航天應主動請外來和尚

DeepSeek帶來的思考 :商業航天應主動請外來和尚
文 | 火星姑娘
最近兩個月,科技產業領域最大的震動,或許就是中國DeepSeek公司的人工智慧大模型。朋友圈裡幾乎每一個人,都在下載和使用,付費使用者不在少數。
DeepSeek公司的人工智慧大模型成功再一次證明了我們曾經提出的觀點:創新是沒有機制沒有模式可循的,若非如此,它也不能夠稱之為創新了。
建立DeepSeek公司、並且為之而投入大量資金的幻方量化,是一家基金投資公司,通俗一些的說法就是炒股票的。基金公司創始人投資一家人工智慧公司,不但是因為自己在股票交易的過程當中,有效使用了人工智慧方法,也是出於本人的興趣愛好。百度創始人曾經表示,中國很難再出現一個類似於美國OpenAI那樣的人工智慧企業,事實證明他說的沒有錯。那些試圖追趕OpenAI的企業並沒有實現趕超,反而是一家完全不同行業、不同初心和不同組織模式的企業取得了突破。
這樣的經驗對於商業航天同樣是有價值的,目前我們國家的商業航天主要面臨著兩個方向上的困難,首先是缺乏大型火箭的研製和航班化運營能力,更不要提重型火箭了。第二是缺乏通訊衛星遙感衛星的大規模商業化運營模式,無法從在軌衛星那裡獲得充足的經濟效益。
商業航天也為此進行了10多年的努力,目前看來還沒有迅速突破的希望。既然如此,是不是應該從跨領域的人士那裡尋找突破點?
如今馬斯克都被當做商業航天的成功代表。但是從他的起點來看,馬斯克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局外人,他是從網際網路產業起家之後才進入商業航天的。而且馬斯克也沒有把航天作為自己唯一的事業。在運營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同時,他還發起了特斯拉電動車。如今更是進入政界,引發了美國近幾十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政壇地震。
所謂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在行業之外的人或許能有不一樣的眼光來看待某個行業長期不能解決的問題,從而提供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這個相當多的領域都已經擁有了充分的案例。如,在南方的冬季,因為接觸冷水而導致手部皮膚皴裂,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而早在戰國時期,莊周就記錄下了這樣一個有趣的跨界案例,叫做“不龜手之藥”。
其曰: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之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
譯文是這樣的:
“宋國有一善於調製不皸手藥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絲絮為職業。有個遊客聽說了這件事,願意用百金的高價收買他的藥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們世世代代在河水裡漂洗絲絮,所得不過數金,如今一下子就可賣得百金。還是把藥方賣給他吧。遊客得到藥方,來取悅吳王。越國發兵入侵吳國,吳王派他統率部隊,冬天跟越軍在水上交戰,大敗越軍,吳王劃割土地封賞他。能使手不皸裂,藥方是相同的,有的人用它來獲得封賞,有的人卻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絲絮,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
時間進入現代,跨界成果帶來的創新,也在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微波爐就是一位雷達工程師珀西·勒巴朗·斯本塞發明的。他在做試驗的時候,偶然發現微波會加熱口袋裡的巧克力,把它融化了。那麼,微波能加熱其他食物嗎?於是在1947年,斯本塞推出了第一臺家用微波爐。到1967年,微波爐終於成為一種可以普及推廣的炊具。至於微波爐用處有多大,似乎是個不用再展開的話題。
因此,航天領域的很多困擾,或許同樣需要跨界人士、跨界企業來顛覆。實際上,國外研究者已經在擔心,中國也許很快就能夠實現這種顛覆了。2月5日,《空間新聞》就發表評論文章,提醒美國航天界,一定要當心DeepSeek事件在航天領域重演,要預防某個中國企業打掉美國商業航天的領先局面。
如此看來,美國航天界對我們的創新能力,是有高度期待的。
對此,我們自己能給出一個響亮的回答嗎?最大的風險,就是商業航天要不要歡迎這些外來的顛覆者們?站在全域性,我們顯然是要歡迎,也必須歡迎外來的顛覆者們。
到目前為止,中國商業航天的熟人社會氣息還是很濃重的。老同學、老戰友、老上級、老下級、老同事,甚至於世叔、世伯…..姐姐妹妹及姐姐妹妹的孩子們等,依然是人際關係的主流。想要實現顛覆性的創新,恐怕還需要從圈子之外引入更多的東西,包括關於商業模式的思考,全新的技術路線,具體的單項技術。
或許會有那麼一個創業群體,看起來與火箭、衛星、相機、轉發器……,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但是它會像幻方基金一樣,對某個相關領域有著強烈的興趣,願意從事一些看上去很難立刻變現的研究。但是,它一旦取得突破,就會給把我們的行業帶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不妨積極尋找和支援這樣的群體,用開放的心態,迎接商業航天浴火重生的未來。
>End
>>>                 
本文系“太空與網路”公眾號原創,轉載全文及引用核心觀點至微信公眾號或其它新媒體平臺、及網站,請註明出處、公眾號ID及作者。感謝支援有態度的媒體!
未按照規範轉載及引用者,我們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部分圖片難以找到原始出處,故文中未加以標註,如若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
HISTORY/往期推薦
>>>   
充滿激情的新時代,
充滿挑戰的新疆域,
與踔厲奮發的引領者,
卓爾不群的企業家,
一起開拓,
一起體驗,
一起感悟,
共同打造更真品質,
共同實現更高價值,
共同見證商業航天更大的跨越!
——《太空與網路》,觀察,記錄,傳播,引領。
>>>                                           
·《衛星與網路》編輯委員會
高階顧問:王國玉、劉程、童旭東、相振華、王志義、楊烈
· 《衛星與網路》創始人:劉雨菲
·《衛星與網路》副社長:王俊峰
· 微信公眾號(ID:satnetdy)團隊
編輯:豔玲、哈玫,周泳、邱莉、黃榕、娜娜
主筆記者:李剛、魏興、張雪松、霍劍、樂瑜稻子、趙棟
策劃部:楊豔、若㼆、李真子
視覺總監:董濘
專業攝影:馮小京、宋偉
設計部:顧錳、潘希峎、楊小明
行政部:姜河、林紫
業務部:王錦熙、瑾怡
原創文章轉載授權、轉載文章侵權、投稿等事宜,請加微信:15910858067
商務合作;展覽展廳設計、企業VI/CI及室內設計、企業文化建設及品牌推廣;企業口碑傳播及整體營銷傳播等,請加微信:13811260603

雜誌訂閱,請加微信:

wangxiaoyu9960

· 衛星與網路各分部:
成都分部負責人:沈淮
長沙分部負責人:賓鴻浦
西安分部負責人:郭朝暉
青島分部負責人:江偉
· 衛星與網路總部負責人:農燕
· 會議活動部負責人喬顥益、許克新、董今福
· 投融資及戰略層面合作:劉雨菲
· 本平臺簽約設計公司:一畫開天(北京)文化創意設計有限公司
· 航天加(深圳)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負責人:楊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