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線IPO報道,「天天IPO」系投資界旗下專注上市公司報道公眾號,歡迎關注!

曹德旺妹妹掌舵。
作者 I 劉博
報道 I 投資界-天天IPO
港股第三個動力電池IPO誕生了。
投資界-天天IPO獲悉,今天(4月14日)正力新能電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正力新能”)正式登陸港交所,此次IPO發行價為8.27港元/股,開盤漲2.3%,市值超200億港元。
成立於2019年,正力新能身後是一位女掌門——曹芳,也是“玻璃大王”曹德旺的胞妹。她在福耀玻璃一干就是近30年,退休後聯合老同事陳繼程創業,殺入動力電池賽道。用6年時間,將正力新能帶至國內動力電池前十。
透過正力新能,外界得以一覽常熟的新能源產業版圖。這個曾經的魚米之鄉,不經意間崛起為一座新能源重鎮。
曹德旺胞妹掌舵
66歲收穫一個IPO
曹芳,相比之下她的哥哥更為人熟知,那就是福耀玻璃創始人、“玻璃大王”曹德旺。
1987年,福耀玻璃正式創立,曹芳便開始進入公司任職銷售部經理。經過7年時間歷練,她升任福耀玻璃董事及副總經理。

來自公司官方公眾號
期間,曹芳還與同為福耀玻璃副總經理的陳繼程,共同創辦了新中源創投,從事風險投資。又與豐田合資,成立了新中源豐田能源系統有限公司,由曹芳擔任董事長。這些經歷,都為日後投身動力電池埋下伏筆。
2014年,曹芳因“個人年齡原因”從福耀玻璃退休,這一年她55歲。此後,曹芳與陳繼程進一步加碼電池賽道,2016年兩人成立正力投資,從事電動汽車核心部件領域的投資,當中就包括入股了塔菲爾新能源。
資料顯示,塔菲爾新能源成立於2015年,由寧德時代一批老員工創立,專注於新能源鋰離子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正力投資出手後,2019年在蘇州常熟正式重組成立正力新能,全面承接塔菲爾的技術、產品和客戶關係,宣告曹芳正式下場造電池。
至此,一匹動力電池黑馬進入大眾視野——正力新能總部設在常熟市,2021年一期基地投入運營。又在南京和東莞落子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先後推出乾坤電池、儲能電池、鈉離子電池、航空器用電池等多項產品及新技術,業務線從純電動車到混合動力車,再到儲能和飛行器電池,將陸海空領域全覆蓋,這在行業中並不多見。

值得一提的是,正力新能在中國動力電池行業中是第一家獲得AS9100D航空航天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的公司。其航空電池產品能量密度超320Wh/kg,15分鐘快充至80%電量,20%低電量狀態下仍可實現超12C高倍率放電。
歷經6年時間,正力新能在動力電池江湖佔據了一席之地。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24年中國市場,按動力電池裝機量計,正力新能在動力電池市場排名第9名;其中在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市場排名第9名,在三元動力電池市場排名第9名。
來到花甲之年的曹芳,也終於在66歲這年登上敲鐘舞臺。
去年開始盈利,曹德旺也投了
正力新能何以撐起一個IPO?
按業務劃分,正力新能的大部分收入來自動力電池產品,2021年至2024年佔比分別高達96.6%、94.7%、80.7%、90.9%。其電池訂單主要供應一汽紅旗、廣汽傳祺、零跑汽車、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等五家車企。
招股書顯示,2021至2024年,正力新能從上述五家車企實現銷售收入分別為13.37億元、29.73億元、32.38億元和45.30億元,分別佔各年度總收入的89.1%、90.4%、77.8%和88.2%,客戶集中度較高。
對於五大客戶收入的集中增長,正力新能在招股書中表示,“2024年我們戰略性地以頭部主機廠客戶(由於產能緊張,我們正在合作更多車型)為主,來自五大客戶中的三家客戶收入增長,令五大客戶貢獻收入比例整體上升。”
業績方面,2021年至2024年,正力新能分別實現營收14.99億元、32.90億元、41.62億元及51.30億元。而2021至2023年虧損分別為4.02億元、17.20億元、5.90億元,直到2024年才首次實現淨利潤0.91億元,結束了三年虧損狀態。

需要注意的是,正力新能一度“踩雷”威馬汽車。招股書披露,2021年和2022年,威馬汽車均為正力新能的第一大客戶。但在2022年,威馬汽車深陷經營困局,直接導致供應商正力新能在2022年計提10.2億元的應收賬款以及存貨減值損失,也因此在該年度虧損17.2億元。
雖然正力新能融資歷程不多,但身後依舊VC/PE雲集。
2022年,正力新能完成24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股東有海松資本、南京江寧、中金上汽、新興產業基金、東南新能等機構,投後估值144億元,成為常熟市第一家獨角獸企業。
而在遞交招股書前夕,2024年7月正力新能又完成10億元B輪融資,投後估值達到182億元。本輪由新中源創投、東南投控及蘇創投·國發創投旗下的蘇創新能源基金等聯合投資。
談及這輪投資,國發創投表示,當前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動力電池領域成為各大企業競相爭奪的焦點,動力鋰電池行業呈現出激烈的市場競爭態勢,電池市場逐漸向龍頭企業集中,正力新能作為國內主要的行業參與者,機會與風險並存。但從企業發展軌跡以及新能源汽車發展大趨勢來看,正力新能具備發展潛力。
透過股權穿透可見,曹芳哥哥曹德旺也透過福建耀華間接持股正力新能。招股書顯示,曹德旺全資擁有的三益發展有限公司持有福建耀華73.56%的權益,而福建耀華持有正力新能2.52%的股份。想必正力新能的崛起,也離不開曹德旺在背後的默默扶持。
不過正力新能在招股書中坦言,目前的產能尚未達到最佳的規模經濟效益,其規劃到2026年將電芯產能增加至50.5 GWh,較現有產能增加一倍。此次赴港募資的主要目的,也是投入於產能擴張。
一座新能源隱秘重鎮
這是常熟新能源產業爆發的一抹縮影。
常熟市,簡稱虞,地處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下游南岸,因“土壤膏沃,歲無水旱之災”而得名。這裡是吳文化發祥地之一,自古就是一片魚米之鄉,素有“江南福地”美譽。但在過去,常熟也面臨著傳統產業“大而不強”、“發展比較粗放”以及“集約發展水平不高”的問題,在產業轉型等方面,與高質量發展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
為此,常熟當前正以牽頭蘇州汽車、新能源、聲學三大產業創新叢集建設為著力點,以紡織服裝、裝備製造等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為突破口,加速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骨幹的現代產業體系。
憑藉著轉型之勢,常熟市2024年GDP突破3000億元,成為中國第五個達到這一里程碑的縣級市。換言之,這一蘇南小縣城,以不足全國萬分之一的土地,貢獻了超過全國千分之二的GDP。
這當中,常熟的新能源產業更是乘勢騰飛。例如氫能產業基本形成“制、儲、運、加”一體的全產業鏈條;光伏產業則匯聚阿特斯等行業領先企業 38 家;車用鋰電池產能佔蘇州 90%以上、在動力電池材料生產領域形成了江蘇省最具特色的氟化工園區、生產全球市場 95%的鋰電級PVDF、六氟磷酸鋰等關鍵材料市場份額全球前五。
放眼望去,一個個常熟系獨角獸正在衝出。去年7月,亨通高壓新引入龍巖鑫達、寶武綠碳、蘇創投、珠海橫琴和蕪湖信亨五家戰略投資者,金額總計為5.6億元。此前5月份的融資中,亨通高壓投後估值已達185億元。
還有未勢能源也來自於常熟。脫胎於長城汽車,未勢能源的主要產品涵蓋燃料電池發動機、車載氫系統、瓶閥及減壓閥等。2021年12月,未勢能源完成9億元A輪融資,投後估值破40億元,由國投招商、人保資本聯合領投,訊奇科技、建信股權、智科產投、德載厚資本和招商證券投資參與投資。時隔一年,未勢能源又完成5.55億元B輪融資,由中建材新材料基金領投,A輪領投方國投招商持續增資,立本能源跟投。
縱觀常熟新能源產業叢集式發展,離不開政策的引領作用。近年來,常熟編制印發了《常熟市推進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創新叢集建設2025行動計劃》《常熟市新能源產業創新叢集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5)》,成立了由市主要領導為組長的推進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創新叢集發展領導小組,明確“九個一”重點工作任務,與蘇創投合作成立5億新能源產業叢集專項基金,全面保障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而在《蘇州市新能源產業創新叢集行動計劃(2023—2025年)》釋出後,常熟市也提出,將全力做大做強新能源產業創新叢集,力爭到2025年全產業鏈聚集重點企業超150家,產值規模達到1100億元,有力支撐蘇州新能源產業創新叢集建設。
經驗表明,新興產業攸關一座城市的命運。誰能抓住產業機遇,誰就能在未來的財富地圖上佔據最佳的位置。如今站在歷史潮頭之上,常熟將新能源大旗扛在了肩上,開啟新一輪產業征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