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不少美國消費者驚訝發現,自己的銀行賬戶突然收到了來自 亞馬遜(Amazon) 的轉賬,金額從幾十美元到上千美元不等。這些款項大多與數年前的退貨有關,而使用者並未主動申請退款。一些人在社交媒體上將其稱作“天降橫財”,也引發了外界對 亞馬遜 內部流程管理的關注。

多年前退貨,如今突然到賬
據 亞馬遜 發言人 Maxine Tagay 證實,公司近期在一次內部審查中發現,存在“極小部分”退貨交易出現了退款未完成或因驗證資訊不全而未退款的情況。
“我們已經修復了支付問題,並優化了處理流程,未來將更及時聯絡客戶,處理未結清的退貨。”她在接受《The U.S. Sun》採訪時表示。
亞馬遜方面表示,目前已開始透過電子郵件主動通知受影響使用者,無需使用者自行申訴或提交申請,相關退款將自動到賬。公司也坦承:“我們本可以更早、更清晰地通知這些客戶,以便他們瞭解退貨狀態。考慮到事件發生已久,我們決定直接完成這些退款。”
網友熱議:“七年前的退貨居然現在才到賬?”
-
一位使用者在 LinkedIn 上發帖稱,自己在 2018 年退回的一臺電視如今獲得了近 $1,800 的退款。“七年後才打款?太不可思議了。”
-
有人在平臺 X 上調侃道:“亞馬遜用了四年才處理丟失的退貨退款,結果銀行還說要多稽核一週,笑死。”
-
Reddit 上也出現了類似經歷:“我信用卡突然收到 $200 退款,但賬戶記錄里根本沒有任何退貨交易。”
還有消費者表示,他們收到的退款甚至來自自己沒有退貨的商品,其中一人表示,“我上週才剛購買一件商品,結果現在收到郵件說退款已經發出。我聯絡亞馬遜客服後,他們竟然說不用退貨,退款無法撤銷,讓我直接收下 $199。”
更有人表示收到了大額退款但明確表示,“這些東西我根本沒退貨,有些還在我家裡,有些早就賣了。”
這一事件也在 5 月 1 日的亞馬遜財報電話會議上被提及。首席財務官 Brian Olsavsky 透露,公司為此一次性計入了 11 億美元 的非經常性支出,其中一部分與補發過去數年的退貨退款相關,另一部分則用於提前採購和儲存庫存商品。
Olsavsky 強調,這類開銷屬於偶發事件,不會成為公司運營的常態。
然而,亞馬遜除了財務成本外,也正面臨法律風險。早在 2023 年,就有消費者提出集體訴訟,指控亞馬遜存在“系統性扣留退款”或“退款後再撤回”的行為。亞馬遜方面曾試圖讓法院駁回此案,但在 2024 年 4 月遭到法官否決。
目前,這起訴訟正在等待“集體認證”,一旦獲得批准,將允許更多受影響消費者加入。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