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的零售犯罪活動一直在上升,一些大型零售商甚至不得不關閉門店來減少損失。
一份最新報告顯示,美國一些城市面臨的有組織零售犯罪問題尤為嚴峻。
全國零售聯合會(NRF)最近釋出了《2023年零售安全調查》。該報告包含了對177個零售品牌的分析,這些品牌在2022年的年零售額為1.6萬億元,在美國有超過9.7萬個零售點。
總體而言,參與調查的零售商報告稱,去年的庫存損失率平均為1.6%,損失達1121億元。這比前一年的1.4%有所上升。損失的最大部分來自外部盜竊,包括有組織入店行竊事件中被盜產品,佔比65%.
就2023年的調查而言,NRF表示,有組織的零售犯罪被定義為盜竊/欺詐活動,目的是將非法獲得的商品、現金、貨物或現金等價物轉換為經濟利益。
根據報告的庫存損失,NRF發現去年受零售盜竊影響最大的城市是:
洛杉磯
奧克蘭/舊金山
休斯敦
紐約
西雅圖
亞特蘭大
薩克拉門託和芝加哥(並列)
丹佛、邁阿密和阿爾伯克基(並列)
這是洛杉磯繼2018年超越紐約後連續第五年蟬聯榜首。
NRF在其網站上說:"零售犯罪、暴力和盜竊繼續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影響著零售業。這些犯罪行為的影響並不僅限於大型全國品牌或大城市。
每日媒體報道顯示,沒有一家企業能倖免,這些問題涉及美國所有細分市場、規模和地點的零售商。"
去年年底,國會通過了一項名為《資訊法案》(INFORM ACT)的立法,旨在打擊假冒產品和危險產品的銷售,該法案要求線上售賣平臺核實不同型別的資訊——包括銀行賬戶、稅號和聯絡方式——目標是在特定年份至少完成200筆單獨銷售並至少賺到5000元的賣家。
來源:海外網/美國中文網
編輯整理:掌中看米國
(如有問題,敬請通知刪除)
推薦閱讀:
點選下面: 有更多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