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期間,不少人在看完賈玲的《熱辣滾燙》之後,備受鼓舞。
於是,他們在大腦中構想了一個“一年後擁有完美身材的自己”,然後花了幾千上萬,辦了一張健身卡。
最終,在去了幾次健身房後,他們發現:健身實在太累了,賈玲確實很厲害,自己真的做不到。
一些人的健身卡,就此變成了洗澡卡。或者,出現在了家裡的某個角落、各種二手交易平臺上。
連帶的結果,就是健身房行業較低的續費率,以及每年超過10%的倒閉率。
沒辦法,健身這件事,太反人性了。所以,健身房行業,做的也是典型的“反人性”生意。
那麼,對於類似的“反人性”生意,到底該怎麼幹?
我想分享一個觀點:反人性的生意,得用順人性的方式去做,千萬別和人性對著幹。


生意,分2種
我猜,相比痛苦,估計沒有人不喜歡享受、舒服吧?
這就是人性。所以,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生意,都在努力讓你的生活,更舒服、更方便、更快樂。
比如,下班太累,回來就想躺倒一癱。
那麼,不妨考慮一下懶人沙發,再配上雷射投影儀/超大螢幕電視上播放的電影,順帶點上一些炸雞漢堡可樂這種幸福感拉滿的食物。就問你,快不快樂?
再比如,大腦不想深度思考,只想要單純簡單的快樂。
那麼,你可以開啟抖音、快手、小紅書,裡面有八輩子都刷不完的資訊流。它們高度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讓你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類似的例子,似乎能舉出無數個。
這些想方設法取悅你的生意,統統在做一件事:順人性。
但是,人生不是隻有舒服,你總會遇到一些事,它沒那麼讓人舒服,但你還不得不去做。
比如,學習。
為了學會知識那一刻的短暫興奮,以及你所憧憬的“走上人生巔峰”的明天,你可能要付出痛苦的漫漫煎熬。
類似學習這些的行為,有個特點:痛苦當下化、持續化;收益延遲化、未來化。
一句話概括為:反人性。
因為有這些痛苦、不舒服的存在,那些反人性的生意,天生就比順人性的生意更難幹。
那麼,既然反人性的生意難幹,那我直接去做順人性的生意,不就好了嗎?
如果大家都這麼理性思考,那許多順人性的生意賽道上,最終一定會人山人海,出現供給遠大於需求的現象。
與此同時,那些難做的反人性生意,也依然有受眾,存在沒被滿足的需求。
既然如此,一定會有人從順人性的生意,切換到反人性的生意上來。畢竟,難做不等於不能做。
而且,不少反人性生意的從業者,自己本就是相關行業的愛好者。他自己有很大的熱情,願意投身其中。
假如,你也幹了一門反人性的生意,你該怎麼做,才能甩開你的對手?


健身房這門生意,該怎麼幹?
請先別急著回答。
還記得文章開頭提到的,健身房行業的例子嗎?作為一門典型的“反人性”生意,這行想要做大,還真挺難的。
健身這件事,除了少數人真的能從中獲得快樂,大多數人都會感到痛苦。很多時候,要不是為了身體健康,壓根都不想去健身房。
但你可能注意到了,許多傳統的健身房,一門心思想著,怎麼讓自己更高階、讓使用者的健身體驗更好。
為此,它們想了不少招。比如,擴大面積,升級健身裝置,開在寫字樓、大型購物中心裡,等等。
可是,如果使用者光是想起健身就痛苦,都不太想來健身房,那上面那些動作又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對於絕大多數的小白健身者來說,問題的關鍵在於:健身本身已經讓人很痛苦了,那麼,如何才能減少除健身以外的其它痛點,讓使用者儘量“無痛”走進健身房裡?
怎麼辦?
這幾年,健身房行業出現的一些新變化,給出了一些回答。
比如,縮短距離。
很多人不想去健身房,是因為距離太遠。開在購物中心裡,健身房是變得更高端了,但離使用者也更遠了。
很多時候,使用者好不容易拿出了一些去健身的意志力,但轉頭想想“遙遠路途”,直接來一句:算了,太遠了,不去了。
距離,成了使用者走進健身房的攔路虎。
怎麼辦呢?那就拉近和使用者的距離。半個小時嫌遠,那能不能做到10分鐘、5分鐘?
於是,在我們小區樓下、辦公樓附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小型健身房、健身工作室。透過縮短距離,幫助使用者更容易走到健身房。
又比如,增加開店時間。
現在的很多上班族,下班時間都很晚。下班後想健個身,結果,健身房都關門了。原本的健身激情,硬生生被按了下去。
能解決嗎?能。
有些健身房品牌,做了一個舉動:透過對健身器械進行調整,讓24小時營業成為可能。
這下,你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哪怕加班再晚,也不用擔心健身房關門了。
還比如,降低使用者的心理門檻和付費門檻。
傳統的健身房,在給你提供幾節體驗課後,就忍不住開始讓你辦幾千上萬的會員卡了。
但對很多小白使用者來講,面對這麼一大筆支出,和未來完全不確定的健身效果,心裡難免打鼓。
健身本就痛苦,再疊加這個代價不菲的選擇,通往健身房的路,更遠了。
怎麼辦呢?年費改成月費,降低使用者的心理門檻和付費門檻。幾千的健身年卡很心疼,改成100、200的月卡,使用者就更願意嘗試了。
再比如,讓你的健身體驗更舒適。
什麼意思?
很多人去健身房,特別怕一類人:私教。他們時不時會出現在你身邊,開始推銷健身卡,搞得你頭都大了。
怎麼形容這種感覺呢?如坐針氈、如芒刺背、如鯁在喉。總之,渾身不自在。
現在呢,有一些健身房,開始極力弱化私教賣卡這件事了。誰想要私教,自己去APP上預約,充分把選擇權交給了使用者,也降低了使用者健身的心理負擔,體驗也更舒適了。
這些行為,概括起來,核心就一點:
對於反人性的生意,儘量用順人性的方式去做,讓消費者沒那麼痛苦。


用順人性的方式,做反人性的生意
理解了健身房行業的一些新變化,其它行業的類似做法,你也就能明白了。
比如,做知識服務的企業。
和健身一樣,學習這件事,也很反人性。它的結果是美妙的,但過程卻是漫長且痛苦的。
這個時候,你可能會處於一種兩難的境地:一頭是越來越激烈的競爭環境,逼得你不得不去學習;另一頭,卻是沒精力、沒耐心去啃那些專業知識。
那怎麼辦,才能儘量縮短痛苦的學習過程?
找人監督,像學生時代那種,老師直接“按頭”逼你學習?受不了,真受不了。
一些知識服務機構,比如得到,用了一種更巧妙的方式:
它們知道你痛苦、焦慮的點在哪兒。於是,它們把一本本比磚頭還厚的書,用一篇篇精彩的短文章進行解讀。或者,把它們濃縮成一節節5分鐘、10分鐘的短課程,幫你儘快搞懂其中的知識點。
一句話總結:用順人性的方式,把學習過程簡便化、濃縮化,解決學習固有的反人性痛苦。
再比如,英語學習APP。
有句話,在網上特別火:遇事不決,就學英語。英語,成了當下許多成年人,緩解內心焦慮的法寶。
但問題還是一樣的,學英語,很痛苦。很多人拿起單詞書,永遠都在無限迴圈一個單詞:abandon。
怎麼解決呢?
類似多鄰國這樣的語言學習APP,找了一個突破點:你不喜歡背單詞,但你喜歡玩遊戲吧,喜歡和別人比排位高低吧,喜歡享受被別人稱讚的感覺吧?
於是,它在背單詞的功能裡,加了各種遊戲機制,比如打卡分享,比如排位等級。這些設計,會激發起大部分人的好勝之心,讓他們想著怎麼拿高分。順帶,就把單詞給背了。

(多鄰國的排位等級)
一句話總結:用順人性的方式,把背單詞遊戲化、競技化,解決學英語固有的反人性痛苦。
這些例子,看似行業不同,實則殊途同歸:
用順人性的方式,做反人性的生意。


很久之前,我看到過這麼一句話:
世界上的所有生意,都關乎人性。
因為人類喜歡吃喝,所以有了餐飲行業。細分下去,奶茶、可樂,利用了人對糖分的渴望;咖啡、茶、酒類,則利用了人對成癮物質的渴求。
因為人類喜歡玩樂,所以有了遊樂場、電影、電視、短影片。
因為人類喜歡舒服、方便,所以,有線上購物幫你免除出門購物之苦,有各種生活好物讓你活得更舒適。
因為人類喜歡攀比,所以,有了遊戲的排位競技、奢侈品的炫耀攀比。
……
無一例外,這些生意,都在順著你的人性。因為,這就是阻力最小的方向。
相比之下,反人性的生意,比如學習、健身,天生就有著極大的阻力,難度不在一個level上。
怎麼辦?
與其對抗人性,自找苦吃,不如尊重人性,用更加順應人性的方式去做生意。
承認人性,尊重人性,順應人性,你才能發掘更多的需求,找到更大的機會。
祝願你,成為真正的,人性高手。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參考資料:
3、杭州樂刻健身的盈利模式?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290418/answers/updated
4、《2022中國健身行業資料報告》正式釋出!
https://caijing.chinadaily.com.cn/a/202305/15/WS6461f5f5a31053798937434d.html

觀點 / 劉潤 主筆 / 付帥 編輯 / 二蔓 版面 / 黃靜
這是劉潤公眾號的第2253篇原創文章
推薦閱讀:

品牌推廣 | 培訓合作 | 商業諮詢 | 潤米商城 | 轉載開白
請在公眾號後臺回覆 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