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棄穩定安全的公務員工作,跑去當模特、賽馬……聽起來會被父母耳提面命,外加“恨鐵不成鋼”。
但他扔下鐵飯碗後,活得多姿多彩、年入百萬,而且出身比你想的還要“草根”。

他的名字叫Scott Shearsmith,今年36歲。
他不是名校畢業,也不是富二代,更不是一開始就拿著一臺高畫質相機拍vlog的“斜槓青年”。
他是從全歐洲最大公屋區(Bransholme)走出來的。Hull出生,11年泥水木工經驗,曾經的生活只有兩個關鍵詞:
“挺過去”+“熬一天算一天”。

但現在,他擺脫了廉租房,甚至“狠心”與體面和安全斷舍離,憑著決絕的信心和堅定毅力衝進知名網紅的行列。
他在TikTok擁有12萬粉絲;年入可達百萬英鎊。他身邊圍繞著真人秀明星、百萬粉絲博主;開著六萬英鎊的攬勝SUV,和網紅女友在曼徹斯特開啟新生活。
他甚至僱傭了自己的父母打理後臺、管理行政,一向說他“活在夢裡”的老爸為他驕傲。
這是一個發生在真實世界的“北方版《華爾街之狼》”。

Scott在回憶童年時,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要是不學會自保,在學校就會被揍。”
Bransholme是英國赫爾市東北角的一個超級社群,幾十年前是市政府蓋來安置工人和貧困家庭的集中住宅區。
現在,它是歐洲最大的公屋區——在英國,類似區域意味著一個字:窮。
Scott形容那裡的學校和社群為:“拳頭比成績更管用。”所以他很早就學會了偽裝、逞強、不哭。“不照顧好自己,被人就會欺負你,”這是他童年的真實寫照。
沒有夢想,有的只是撐過去的本能。

Scott在這片混亂的街區如野草般生長,從乾涸的土地中拼命汲取營養。
17歲開始,他成了一位“藍領公務員”,做木工給市政部門修房子,一做就是11年。生活像擰不開的罐頭,沒有壞,也沒有希望。
而轉折點在他29歲那年。
他說自己長得還“算湊合”,所以嘗試去做了模特。沒想到,拍了幾組片子之後,很快在Ins上混了個臉熟。
他開始接觸真人秀圈子,和Love Island(英國熱門真人秀)的參演者一起出現、互動、拍合照。

他開始分享健身日常、模特花絮、小城生活。粉絲慢慢漲,廣告慢慢來。但這還不是暴富的起點。
真正讓他“起飛”的,是一個幾乎沒人想到的領域——賽馬。
“我開始在TikTok上講怎麼賭馬,然後……一切都變得瘋狂。”聽起來很奇幻,但Scott的確靠分享賽馬技巧走紅。

他本來就是賽馬愛好者,從14歲起就跟著爸爸去賽馬場。
於是他在社交媒體上發:今天哪匹馬狀態好;哪個賽道適合新人下注;怎麼讀賠率表……甚至把“冷門馬匹突圍”的機率演算法都講成了短影片段子。
本是一次隨手嘗試,結果卻是鯉魚躍龍門般質的飛昇。
TikTok資料飆升,粉絲漲破12萬。合作邀約源源不斷,品牌廣告擠爆私信、私人群訂閱、打賞……他一年最高能賺到一百萬英鎊(約合930萬人民幣)。
“我曾經看著別人賺錢的影片,覺得不真實。現在,我成了那個人。”

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這個“飛起來的Scott”。發放一條帖子,能引來數百條惡評:
“你哪懂賭馬?”
“你現在就靠耍帥割韭菜。”
“模特?笑死,也不看看你的出身……”
甚至他和女友Jordi Leigh一起在切爾滕納姆馬場看比賽時,女方發了一個小影片,也被惡意圍攻。
但最讓他難過的,是曾經的朋友也開始攻擊他。他走得太遠、太快,總有人難以接受,口出惡言。

飛馳的人生像一輛列車,速度太快,就可能脫軌。2020年新年夜,他的家被盜:一臺筆記本、價值2.5萬英鎊的勞力士、SUV全被洗劫一空。
他意識到, fame comes with a price(名氣是要付代價的)。
那或許是他網紅生涯的低谷,身邊人不理解、家中也遭劫難。但Scott的不是曇花一現的煙火,他是疾風中的勁草,堅韌不屈。
現在,他再次挺過風雨,和女友Jordi在曼徹斯特走向新人生。她愛他的魅力、他著迷於她的野心,他們不僅是熱戀情侶,也是志同道合的“戰友”。

家人也逐漸理解了他的選擇。
最初,當他決定離開鐵飯碗(市政木工崗位)去搞自媒體時,父母以為他中邪。
“我爸說我瘋了,活在夢裡。”
但現在,他的父親在幫他做行政工作,母親則負責處理郵件和平臺對接。

Scott的故事,聽起來很像“網紅模版”——豪車、美女、被罵、逆襲。但這樣程式化的一條路,也不是人人都能走得通。
他能紅,不是運氣,是實力。
做木工之餘鍛鍊、健身,在模特圈子打出一片天。把愛好變現,從小積累賽馬知識。他的每一步都腳踏實地,都有跡可循。
他是真正走出來的人。Scott,早已不是在做夢——他在兌現它。
-END-
Ref: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14864755/Council-joiner-quit-rat-race-influencer-troll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