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特朗普“不帶玩”,原來歐洲實在是極其不明智

美俄在沙特的首次接觸對話結束了。透過目前透露出來的相關資訊,就可以明白特朗普為何不願意帶著歐洲人“玩”了,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歐洲人極不明智。理由很簡單,美俄並非是單純的是談結束烏克蘭戰爭問題,還有雙邊關係的正常化,自然也就不會帶上歐洲了。
在沒有削弱俄羅斯或者說在俄羅斯掌握著戰場主動權的情況之下進行結束戰爭談判,這本身就令歐洲人強烈的不滿。
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事先沒有與歐洲溝通的情況之下就與普京通了電話,這也引發了歐洲的強烈不滿。
令歐洲人極度憤怒的是,美俄首次接觸對話竟然不帶上歐洲和烏克蘭,這簡直是對歐洲的侮辱,再加上美副總統萬斯指責歐洲拋棄或違背了“共同價值觀”論,真的讓人難以接受。
美俄的首次接觸對話,就是在這種氛圍中進行的。而對話結束後歐洲人依然還是義憤填膺,耿耿於懷。

之所以說歐洲人極不明智,是因為他們在沒有弄清特朗普急於與俄進行接觸對話的目的是什麼的情況之下就大加指責。
從利雅得對話後透露出來的一些內容來看,這一次美俄對話,顯然不單純談結束烏克蘭戰爭問題,實際上這一次對話更像是要開啟恢復美俄關係的正常化程序。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在會後說到會談中雙方同意“共同努力以持久、可持續和各方均可接受的方式,儘快結束烏克蘭衝突”。同時“同意建立磋商機制,解決雙邊關係中的棘手問題,以採取必要措施恢復各自外交使團的正常運作。”
關鍵的是這後一句,這表明是同時啟動了恢復雙邊關係正常化的談判,也就是建立恢復雙邊關係正常化的磋商機制。
而會談後拉夫羅夫表示:雙方同意儘快啟動烏克蘭和平談判程序,同時提到要為美俄展開更廣泛的合作“創造條件”,包括針對地緣政治議題恢復磋商,以及消除妨礙互惠互利經濟合作的人為障礙。
其實,這些相關的內容,在對話之前美俄外長通話後的通報中就已經明顯透露出來了。這一次通話除了強調雙方要磋商結束烏克蘭戰爭之外,也強調了要解決俄美關係中積累的問題,旨在消除上屆政府遺留的單邊障礙,推動互利貿易、經濟及投資合作。
結束烏克蘭戰爭,地緣政治磋商,消除經濟合作障礙,恢復外交使團,這顯然是意在全面啟動修復或恢復雙邊關係的正常化。
這也表明了雙方對話的課題可不只是結束烏克蘭戰爭。“更廣泛的合作”也好,消除“人為障礙”也罷,顯然就是修復雙邊關係。
會談中雙方甚至於談到了“烏克蘭衝突結束後產生的歷史性經濟和投資機會合作的可能。”這不就是在談如何瓜分烏克蘭的資源嗎?
也就是說,推動結束烏克蘭戰爭,是修復美俄關係的重要組成或一部分內容。特朗普並非是單純是為了停戰而停戰,他是在下一盤大棋。
舉行了四個半小時會談,說明氣氛不錯,至少有談下去的意願和可能。
拉夫羅夫評價,此次會談“非常有用”,雙方不僅聆聽彼此的話,也把話聽了進去。“我完全有理由相信,美方理解我們的立場。”
事後特朗普又發文表示,將在一個月人實現與普京的會晤,將加速談判程序。
目前雙方要做的就是組建各自的談判團隊,以展開細節性磋商談判,顯然還是沒有把歐洲列入的意思。
正因為要啟動的是修復美俄關係的對話程序,不讓歐洲人參加也完全在情理之中,也沒有什麼好抱怨的,而這一次對話的一個重要任務是為接下來的“特普會”做準備,這也決定了不可能讓歐洲和烏克蘭一上來就參與。
而特朗普只是把結束烏克蘭戰爭做為雙邊對話的一個重要內容,所以也決定了接下來許多磋商談判也不能讓歐洲人參與,這是兩國之間的事,與歐洲無關。
當然,某個特殊的時間或許會專門進行結束烏克蘭戰爭談判,那時才會讓歐洲和烏克蘭參與表達訴求。
可見,歐洲人到現在還沒能弄清楚特朗普到底要幹什麼,還在為沒讓自己參加首次接觸對話而耿耿於懷,這是極不明智的,甚至有些愚不可及。
為了表達強烈的反對意願,馬克龍還組織了10幾個歐洲國家的領導人開了一個“小會”。即使是這樣的小會,除了一起“罵街”以外也沒能達成什麼共識,反而彰顯了歐洲內部的嚴重分裂。
讓特朗普進一步控明瞭歐洲內部的分裂,就更容易各個擊破了,特朗普就更不會在意歐洲人的反應了。
有意思的是,歐洲一些國家的領導人在積極表態將派兵進駐烏克蘭維和。而這似乎是從特朗普大選獲勝的時候就開始嚷嚷的事。
這些國家的領導人也不動腦子想一想,這場戰爭是因為北約東擴所引發。俄羅斯又怎麼可能讓歐洲國家派兵進駐烏克蘭,這不等於是變相的北約東擴?
對於俄羅斯來說,堅定的阻止北約派兵進入容易,一旦北約軍隊進入,要想再趕出去那可就難了,目前是在打代理人戰爭,那時可就是要直接與北約開戰了。
雖然在這一次對話之前美國方面給歐洲發了一份派兵進入烏克蘭的調查問卷,但也明確的表示,美國不會派兵,也不能以北約的名義派兵進入,這實際上就已經是表明了派兵進入烏克蘭一事不可行。
試想不是以北約的名義進軍烏克蘭,也就表明一旦發生軍事摩擦那可就是相關國家自己的事了。意思很明白,誰不服就自己與俄羅斯獨立開戰。
而這一次對話中,拉夫羅夫也明確表態:北約國家軍隊進駐烏克蘭,這不是俄羅斯所能接受的。
英國人第一時間就提出要派兵烏克蘭,這顯然是在“瞎忽悠”,是不嫌事大。
澤連斯基一直要求美國為其提供安全保障,甚至於不惜以國家賴以生存的資源為交換,可人家美方始終不吐口。特朗普也曾經說過,烏克蘭戰爭是歐洲的戰爭,不關美國的事,而拜登卻為此消耗掉美國大量的金錢和武器,所以他才要推動停戰。美國的後盾作用就是可以向歐洲出售大量的武器裝備。
那些還揚言或相信會派兵進入烏克蘭的人可以說是愚不可及。
人家特朗普推動烏克蘭停戰的目的是恢復或緩和與俄的關係,這對於歐洲的影響或傷害可是更大,而歐洲人的目光卻只是盯著烏克蘭,或擔心烏克蘭停戰損害了歐洲的利益。
不但不積極有針對性的研究對策,還在那研討派兵進駐烏克蘭的問題。現在主要考慮的是美俄關係緩和,而不想戰略獨立的歐洲的外交出路在哪裡的問題。重要的是,美歐關係撕裂加劇後歐洲內部的團結問題。
目前,美國方面依然用的是俄烏戰爭,而歐洲方面卻在第一時間把過去稱之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改成了“俄烏衝突”,澤連斯基聽著都不舒服了。
歐洲人如此愚不可及,也就難怪特朗普不帶他們玩了,這會讓特朗普更加瞧不起,會更加無視歐洲的利益,而歐洲在氣勢上顯然也輸給了俄羅斯。
如果結束烏克蘭戰爭只是特朗普修復美俄關係的一部分,相信普京是肯定會心動的,這將極大地減輕俄的壓力,會在烏克蘭停戰問題上做出一些妥協的。
即使是烏克蘭停戰推進不下去,恐怕俄美會在其它問題上達成妥協或合作。總之是不能讓烏克蘭問題繼續增加美俄的緊張關係,這也肯定會犧牲歐洲的利益。
首先是恢復外交使團,然後就是解除制裁問題。俄羅斯則需要對其外交路線政策進行重大的調整。
如果歐洲恐懼俄羅斯,就得聽從美國多交保護費。在關稅問題上也不能反應過激。甚至於在格陵蘭島主權問題上預設美國的無理,也就是出賣丹麥的利益,這恐怕也是特朗普推動停戰的重要目的之一。
總之,目前來看,結束烏克蘭戰爭只是特朗普修復美俄關係的一部分,在磋商談判中把歐洲排除在外完全是合理的。時至今日,歐洲似乎仍未準確洞悉特朗普的真正意圖,這無疑暴露出其在理解國際複雜局勢上的顯著不足。更為不明智的是,歐洲現在仍有派兵介入烏克蘭的打算,這種做法簡直愚不可及。歐洲已經是完全被美俄給拿捏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