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 遇見

來源 l 中學生聽書(ID:tingshu2018)

“富士康詩人”曾這樣描述自己的流水線工作:
“我磨去稜角,磨去語言,拒絕曠工,拒絕病假。
流水線旁我站立如鐵,雙手如飛。
多少白天,多少黑夜,我就那樣,站著入睡。”
多麼真實又殘酷的寫照!
紀錄片《十八歲的流水線》就記錄了這樣一個群體。
導演跟拍三年,拍下了這些年少輟學打工者的生存現狀,他們被流水線磨平了稜角,眼裡失去了光芒。
年少時,你抱怨讀書苦,若最終只是為了生存,那吃這些苦有什麼意義。
當步入社會後,才發現,讀書和不讀書,真的過得是截然相反的人生。
如果孩子不想讀書,這個暑假父母陪孩子一起看看這部紀錄片。
讓他明白沒有選擇的人生到底有多可怕!

01
流水線上的“機器人”
沒有生活只有生存
知乎上有個問題:
為什麼大多數人寧願吃生活的苦,也不願吃學習的苦?
有個高贊回答是這樣的:
大概是因為懶。學習的苦需要主動去吃,生活的苦,你躺著不動它就來了。
在看完高分紀錄片《十八歲的流水線》之後,我感慨萬千,更加贊同這個回答了。
95年出生的楊鵬,初中畢業後來到東莞一家電子廠打工。
剛入廠時,被安排做廠裡最苦的工種——修理工,這是個老員工們都不願意乾的活。
一不小心就會被手上的撬刀割得鮮血淋漓。
簡單用膠布包紮一下手指,就得趕緊回到工位繼續幹活。
進廠幾年,他的手上已經佈滿了大大小小的傷口。
有的時候,他累得連碗都端不住。

動圖來源:網路
97年出生的楊玉金,是個孝順的女孩,想賺錢給家裡蓋房子。
當記者問需要賺多少錢時,她埋下頭淚如雨下。
她在廠裡做焊錫,為了提高晶片精度,焊錫時不能戴手套,滾燙的錫點會濺到手上。
這讓她原本纖細的手指,被燙得滿是疤痕,她也只能默默承受。
然而再累再苦,一分鐘也不能耽擱。
因為流水作業,一個人慢了停了,下一個也就跟著停工。
甚至上洗手間也規定不能超過十分鐘。
白天上班8小時,晚上還要加班4小時。
他們每天都在機械地重複著自己的工作,單調乏味。

動圖來源:網路
這是導演@殷駱(Luojunnan Yin),在2016年拍攝於東莞某電子廠的紀錄短片《十八歲的流水線》。
拍攝期間,他們接觸了63位工人,其中,90後佔75%,95後佔52%,這些人往往都只有小學或初中學歷。
機器人一般的工作生活,讓青春年少的他們磨平了稜角,失去了飛翔的翅膀,眼神里流露出對未來的茫然,臉上寫滿了無奈。
他們當中不少人也想逃離,卻無處可逃。
因為他們既沒有學歷又沒有技術,跳來跳去還是一樣的流水線。
他們從不談以後,因為未來太遙遠,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蔡康永曾說: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 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
人生不同階段都有不同的使命。
在學生階段,學習掌握知識,為未來積攢能量,就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使命。
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很多美好的機會。
2008年,安徽考生徐孟南,高考時以0分的關注度來宣傳自己的教育理念。10年後,他選擇報名,再次參加高考。
在這10年,徐孟南無數次後悔,他曾拿著條幅和傳單,到各地學校宣傳,用親身經歷勸告考生,珍惜讀書的機會,希望大家不要效仿自己。
你在讀書時沒有受過的苦,生活會一點一點地還給你,沒有商量的餘地,只能被動地接受。
正如茨威格寫的那句名言:
“命運饋贈的所有禮物,其實在暗中早已標好了價格。”
所有你虛度的時光,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出現在你的生命中。
曾以為,讀書是世界上最苦的事,後來才發現,再苦,也苦不過生活。
02
讀書,是為了離開你討厭的圈子
常常聽人說:條條大路通羅馬。
可是有的人出生就在羅馬,人家的起點線就是你畢生追求的終點。
我們每個人生來都是不同的,無法選擇自己的家庭背景。
可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只要努力都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這其中最快捷改變命運的方法就是讀書。
很喜歡一句話:
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想告訴你,讓你用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
我命由我不由天,每個人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夏洛蒂勃朗特筆下的《簡愛》中,簡愛從小是個孤兒。
舅舅收養了她,但舅舅兩年後就去世了。
舅媽將簡愛視為眼中釘,對其百般虐待,甚至連僕人都可以拿她出氣,幾個表哥表姐,更是對她隨意辱罵與毆打。
但簡愛卻能熬下所有的苦。
原來是因為,她有她的避難所,那就是書房,舅舅留下的幾百本書。
她時常偷偷跑去看書,讀書治癒了她所有的苦難,還讓她修煉出一顆堅強的心。

10歲那年,簡愛被送去洛伍德學校當學徒。
校園裡聽不到任何歡聲笑語,只能看見女孩們麻木地誦經、幹活。
誰要是稍有反抗,就會遭到校長和教員的打罵。
一天,簡愛在校長給女孩們訓話的時候,不小心碰倒了畫板。
校長讓簡愛站在高高的椅子上罰站挨訓。
他大聲斥責簡愛,罵她是魔鬼是騙子,還要求全校師生孤立她。
簡愛難過極了。
受罰的那天晚上,坦普爾小姐把簡愛叫到了辦公室。
她鼓勵簡愛多讀書,成為一個有學識的人,命運也許會有所不同。
從此以後,簡愛對書更愛不釋手,也就不大理會周邊的瑣事了。
幾年後,簡愛因為出色的成績而留校任教。
又過了兩年,她謀得了一份家教工作,離開了洛伍德學校。
讀書,讓她離開了自己討厭的圈子,也讓她改變了自己一生的命運。
古今中外,靠讀書改變命運的例子不勝列舉。
也許你會說,北大畢業生不也有人在賣豬肉嗎?不是有些小學沒畢業的也開了大公司嗎?
你不知道的是,那個賣豬肉的北大畢業生賣的是有文化的豬肉,能讓豬肉升值。他現在開了700家連鎖店,一年賺18個億。
你不知道的是,那些小學沒畢業的企業家,背後付出了多少心血,讀過了多少書。他們光鮮亮麗的背後有著不為人知的艱辛。
那些沒讀多少書也出彩的人,只是個例,而透過讀書改變命運,才是大多數人的路。
曾看過一部紀錄片《翻山涉水上學路》,分別講述了不同國度的孩子的艱辛求學之路。
他們中有的要穿越大草原,不僅危險還常常飢腸轆轆。有的要劃兩個小時的船才能到達學校。有的要過鐵索,有的要爬天梯,一不小心就會摔得粉身碎骨。
如此艱難的上學之路,他們從未放棄過,只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
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卻是普通人最好的出路。

03
書本的厚度
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在《勸學詩》中寫道: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這些詩句讓我想起名師王金戰的勵志故事。
上中學時,王金戰成績排在全班倒數,他完全不想學,一心想著畢業後接替父親的工作。
1978年寒假剛過,班主任動員成績排在前5名的學生備考。
王金戰跟老師說他也想考大學,班主任看他就像看一個外星人一樣。是那種又鄙視、又不讓你看出來的感覺。同學們也嘲笑他。
王金戰發誓一定要考上大學,從此他愛上學習無法自拔。
學校晚上9點斷電,而且嚴禁點煤油燈。
於是他四下找學習的地方,終於發現了一個空地窖。
他每晚在地窖裡學習到半夜,感覺到的卻是一種奮鬥的快樂,一種全身心投入的充實。
王金戰後來成了班上唯一考上大學的學生。
後來他成為老師後,還輔導一個全班倒數第一的“差生”考上了北大。
讀書,不僅改變了王金戰的命運,同時也在深深影響著他的學生們和他的教學方式,甚至可以說,也改變了他的學生們的命運。
讀書沒有不苦的,可那是你看世界的路,那是你邁向未來的一個敲門磚。
所有讀書的苦,都是你未來人生路上的勳章。

《十八歲的流水線》紀錄片裡,廠弟們非常喜歡看網路小說《完美世界》,講的是一個小山村的年輕人完美逆襲的故事。
相信他們每個人心中,也都在期待著自己的逆襲故事。
在紀錄片的最後,他們都說出了自己的夢想,有的想成為老闆,有的想成為設計師,有的想開一家店……
但是現實並沒有這麼完美,想要逆襲,不能只是想想而已,一定是要付出努力好好讀書學習才有可能。
在另一部類似主題的紀錄片《打工》裡,有一位技工張師傅,就是逆襲的例子。
他高中畢業後出來打工。剛開始也是做普工,但他在廠裡工作之餘,認真刻苦自學了一門相關技術。
後來,透過自身努力,他從事的職位是師傅、主管、社長等職務,工資都不錯,而且沒那麼累。
他說:
“不想做流水線上的活,那就好好地認認真真地學,學一門技術。如果沒有學到技術,那隻能做普工了,這個沒有怨言的,沒有辦法的。”
他專業技能過硬,技術牛到老闆都怕他離職。
這個世界其實很公平,你要想要過得更好,你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
學歷不夠,就去自考大專、本科;資格不夠,就去考取所需的資格證書;
能力不夠,就努力提升,增強自身競爭力,保持終身讀書學習的能力與興趣。
讀書,是最低成本的投資。
你多讀的每一頁書,都將鋪墊成你通往夢想的路。
04
周國平在《人生哲思錄》中寫道:
“世界上特立獨行的人為什麼這麼少? 原因之一就是懶惰,因為一個人要對自己負責,真正實現自己,成為一個獨特的自己,是必須付出巨大的努力的。 許多人怕吃苦,怕麻煩,就寧願放鬆自己,做一個平庸的人。”
人生最可怕的是,一生碌碌無為,還美其名曰“平凡可貴”。
努力讀書,最大的目的就是為了擺脫平庸。
努力讀書,不是為了老師、父母,而是為了能過上更好的生活,能有更多的選擇權,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有人說:人生就像一隻儲蓄罐,你投入的每一分努力,都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回饋於你。
每天多努力一點,哪怕只有微小的進步。日積月累,你的儲蓄罐終有一天,也會收穫滿滿。
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現在就是開始努力的最佳時光。
點亮文末【在看】,歡迎父母將今天的文章轉給更多孩子,趁著時光正好,青春正美,好好讀書吧,少年們!
作者:遇見。本文首發中學生聽書(ID:tingshu2018),中小學免費有聲平臺,聽海量國學經典誦讀、中小學必背古詩詞,百萬父母的教育寶典,歡迎關注我們。
雙養家長學院商城為不同階段的家長提供一站式家庭教育學習平臺,
讓家長輕鬆學習家庭教育
▽▽▽
▽▽▽

識別二維碼,關注雙養智慧家長
陪你一起成長



雙養智慧家長
走之前記得點個“在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