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要圓「機器人之夢」,引發哪些擔憂?

馬斯克知道如何吸引人們的眼球。
北京時間上週五,他舉行了一場名為「We, Robot(我們,機器人)」的新品釋出會,這個名字是致敬阿西莫夫短篇科幻小說系列《I, Robot(我,機器人)》。釋出會的地點是位於洛杉磯的華納兄弟電影拍攝基地,那裡誕生了《銀翼殺手2049》《終結者》等經典科幻影片。
▲ 特斯拉新品釋出會上展示的機器人。| 圖源:MKBHD
現場效果拉滿,但釋出會上重點推介的無人駕駛出租車 Cybercab,卻被分析普遍認為是「畫大餅」。
早在 2019 年,馬斯克就曾透露,特斯拉將很快推出一支由 100 萬輛自動駕駛出租車組成的車隊,當車主不用車的時候,這些車可以載著乘客們在城市裡四處兜風。這之後,特斯拉陸續推出了 Autopilot、FSD 等一系列輔助駕駛功能,但至今車輛仍需在司機監督下行駛
2022 年,馬斯克再次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特斯拉會在 2023 年推出一款無人駕駛出租車,並在 2024 年投產。但直到上週,這款無人駕駛出租車 Cybercab 才終於亮相。
▲ 釋出會現場,馬斯克乘坐 Cybercab 入場。| 來源:Tesla
Cybercab 只有兩個座位,車門向上開啟,透過感應充電器無線充電。馬斯克說,這款車可能會在 2026 年到 2027 年量產,未來消費者將能以低於 3 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但市場關心的實質性問題,比如 Cybercab 在全球各大市場的推出計劃、收費標準、盈利拐點、安全事故處理等,馬斯克都沒有提及
與此同時,隨著全球電動汽車需求放緩,特斯拉也面臨著汽車年交付量首次下降的風險,特斯拉的電動皮卡車 Cybertruck 在不到一年時間裡經歷了 5 次召回,而 Model Y 上一次釋出新車型還是在 5 年之前。這也讓外界很難繼續對 Cybercab 保持樂觀。
那麼,值得擔憂的問題主要有哪些呢?
Cybercab 使用純視覺方案來檢測物體和人。相比之下,Waymo 等其他無人駕駛出租車公司主要採用的是雷射雷達等感測器技術。也就是說,特斯拉使用攝像頭來收集資料,並透過端到端的 AI 技術將影像轉化為駕駛決策,這使得車輛的硬體成本更低,對高精地圖的依賴更少。
但是有學者指出,計算機視覺在約 3% 的時間內無法識別物體,特斯拉的無人駕駛系統可能在處理一些罕見駕駛場景時遇到更多困難。此外,端到端的 AI 技術是一個「黑匣子」,工程師很難在它出現故障並導致事故時分析出具體問題所在。因此,與其他公司相比,特斯拉這項技術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成熟。
在此次釋出會上,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將會循序漸進,先在量產車型上推出 L2 級別的輔助駕駛系統。透過數百萬輛汽車的攝像頭收集的大量資料,不斷迭代系統,最終實現無需人工監督的無人駕駛。
不過,特斯拉的輔助駕駛系統 FSD 和 Autopilot 也一直是讓這家公司陷入法律糾紛和虛假廣告指控的源頭。美國交通部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今年 4 月釋出的一項調查發現,2018 年 1 月至 2023 年 8 月,啟用了 Autopilot 或 FSD 的特斯拉汽車共發生 542 起車禍,其中 14 起造成了人員死亡。
▲ Tesla 的 Autopilot 技術。| 圖源:Tesla
另外,Cybercab 要實現規模化量產也並不輕鬆。特斯拉的產量提升與產品釋出相比,往往存在滯後性。Model Y 從釋出到量產隔了 10 個月,電動皮卡 Cybertruck 用了 48 個月,電動卡車 Semi 甚至超過 79 個月。同時,在 2023 年的特斯拉投資者日上,馬斯克提出的目標是到 2030 年每年生產 2000 萬輛汽車,這也就意味著特斯拉需要從 2022 年起,將產量提高大約 15 倍。而這次釋出會卻沒有提及任何建造新工廠或改造現有設施的計劃。
有分析指出,特斯拉的無人駕駛出租車 Cybercab 沒有方向盤和踏板,這可能會帶來安全性上的爭議。儘管美國交通部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在 2022 年就釋出了無人駕駛汽車乘客保護規定,明確了全自動駕駛汽車不再需要配備傳統的方向盤、剎車或油門踏板等控制裝置來滿足安全標準,但是通用汽車旗下的 Cruise 無方向盤無人駕駛出租車 Origin 到現在都沒有獲得美國政府部門的批准。
今年 7 月,Cruise 宣佈無限期暫停生產 Origin,他們表示將在無人駕駛出租車的測試中使用雪佛蘭 Bolt 電動車。由於配有方向盤和踏板,這輛車就不需要像 Origin 一樣獲得美國監管機構的額外豁免。而特斯拉的 Cybercab 也可能面臨類似 Origin 的監管風險,從而導致其上市時間進一步延遲。
另外,當無人駕駛出租車在行駛途中遇到問題時,Waymo 和 Cruise 等其他運營商制定瞭解決問題的流程。工程師將首先嚐試透過遠端方式操控車輛。如果遠端協助失敗,就會派遣技術人員前去手動駕駛車輛。但這似乎並不適用於沒有方向盤和踏板的 Cybercab。可以說,到目前為止,特斯拉還沒能證明其無人駕駛出租車可以安全執行,也就很難獲得加州機動車管理局的許可證,真正駛上公共道路。
▲ Cruise Origin 的無人駕駛出租車構想。| 圖源:Cruise
馬斯克在釋出會上表示,特斯拉無人駕駛出租車的商業模式是 Uber、Airbnb 和亞馬遜雲服務的結合——特斯拉自己持有很多無人駕駛出租車,使用者在手機上下單,Cybercab 就會像 Uber 一樣來接客。
由於不需要司機,Cybercab 每公里的運營成本只有 0.12 美元左右,遠遠低於 Uber 現在每公里 0.6 美元。同時,類似於 Airbnb 的閒置共享,特斯拉車主可以在自己不用車時,把它當做一輛計程車去掙錢,特斯拉則從中抽取服務費。並且特斯拉還計劃利用這些車攜帶的閒置算力,提供類似於亞馬遜的雲計算服務。
但是分析指出,雖然特斯拉給出了類似 Airbnb 的運營構想,但特斯拉的共享出租模式和共享民宿有著很大不同。Airbnb 並不真正擁有平臺上出租的那些房屋,Uber 也不需要購買和維護平臺上的汽車,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運營成本。
而摩根士丹利的估計顯示,特斯拉的無人駕駛出租車車隊要實現規模化運營,到 2030 年可能需要擁有 15.8 萬輛車。也就是說,特斯拉不能完全依賴特斯拉車主所擁有的車,公司自己還要在建造和維護車隊上投入鉅額成本,這也將會大幅度壓縮特斯拉無人駕駛出租車業務的利潤。
另外,資料顯示,Uber 在全球擁有 1.56 億月活躍使用者。Uber 花了 15 年時間才在各個城市鋪開廣泛的叫車網路,並且積累起使用者的信任度,這也是其他公司在短時間內很難做到的。所以像 Waymo、Cruise 等無人駕駛出租車公司都和 Uber 簽署了合作協議,透過 Uber 來提供商業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
分析認為,從特斯拉描述的商業模式來看,特斯拉更傾向於單幹,這就需要自己從頭鋪設叫車網路,這也會加大在未來幾年大規模部署無人駕駛出租車的難度。
馬斯克曾經說,未來 50 年內,所有的交通方式都將實現完全自動駕駛。
你相信馬斯克的「機器人之夢」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以上內容整理自
聲動活潑旗下播客「聲動早咖啡」
想更多瞭解特斯拉

歡迎點選收聽

也可在各大音訊、播客平臺搜尋本期節目

原創 /「聲動早咖啡」
編審 / 東君
編輯 / Riley
排版 / Riley
運營 / Georg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