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網站,屌絲也能月入過萬!

最近,我用cursor這Ai程式設計軟體,開發了三個app上架到了蘋果的應用商店,其中一個app拿到了類目付費榜單第9的位置。
上一篇文章《我做的網站,月利潤18萬》我也說過為什麼要用cursor開發app的一些理由,做任何事原因也無非只有一個,就是覺得大機率可以賺錢。

我退一步講,我也可以用cursor開發一些小工具,來給自己眼下的業務做提效,減少一些收款過程中的損耗,過去幾年使用一些第三方平臺賣產品,交的手續費,付費的年費,沒有十幾萬,也有小十萬塊錢了,至少以後可以省掉這其中不少的費用。

僅從這一點來說,大部分人還是值得業餘時間,學習一下如何用ai程式設計,一些提效的小工具也不用著懂什麼程式碼就可以實現,特別是今天大多數的基礎崗位的工作的大部分內容,完全可以用Ai替代。
就比如說達人商務bd這個工作,也就是聯絡達人,每天找達人,然後不斷重複手動進行私信,私信後將能建聯達人的資訊記錄下來建表,這些動作完全可以用Ai和rpa實現自動化,十個小時的活一個小時就能幹完。
進一步講,今天大多數的ai大模型,無論是gpt、gemini,還是kimi、豆包、deepseek都是生成式的chat大模型,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還是有一定的使用門檻,因為Ai回答的質量取決於你提問的質量。

但這其中的矛盾地方在於,大多數的提問者並非某個行業的專業人士,所以問的問題也缺乏深度和專業性,所以普通人問一些除非不斷追問,否則也很難一次就能得到高質量的回答。

更何況一些特殊的問,題會面臨審查的限制,特別是一些涉及道德、宗教方面的問題。
所以對於ai的第二波機會,我覺得就是利用ai大模型去開發一些應用出來,比如說用ai測算命理八字,今天很多人用deepseek測算自己的八字,其實結果90%都不準,不準的原因是八字的資訊不準。
瞭解命理學的應該知道,所謂的八字就是根據一個人出生日期時辰,根據萬年曆推算出來的天干地支的資訊,因為六十年一個甲子,一個甲子中的每一年都被按照一定的邏輯排列好的,也沒有什麼神秘的地方。

知道了一個人的八字資訊後,就能根據天干地支八字的五行生剋關係繼續推算十神、流年、大運等一系列的東西。

八字命理的測算和程式設計本質上相同,具有極強的邏輯性,也具備一定的標準演算法,但是一個普通人如果沒有深入瞭解過八字命理的規則,所以在提問這個環節,就能讓Ai將你的八字測算錯了,最關鍵的資訊錯了,後面全是錯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覺得Ai生成的八字不準的原因,因為中國人的生日時分農曆陽曆的,如果你在提問環節不說,你怎麼知道ai是根據農曆還是陽曆給你測算的八字。
所以,ai的第二波機會就是去做一些專業的應用服務,去利用ai大模型的生成能力去解決過去需要極其複雜演算法才能實現的服務。
今天所有命理學相關的app,也都可以用ai大模型重新做一遍。

雖然市場上有很專業的命理app了,但是隻能幫你做基本的排盤,排盤後的結果除非是專業的老師傅不然沒人看得懂,但是如果用ai大模型做這樣的app,在生成專業排盤結果後,使用者完全就可以和ai對話去答疑解惑。

再比如,更牛逼的地方,Ai可以提供情緒價值,做一些角色扮演、ai戀愛角色、沉浸式小說體驗的應用,在我體驗過Silly Tavern酒館後,才知道什麼是牛逼的角色體驗Ai,有興趣的可以去b站搜一下教程。
所以,Ai的第二波紅利,就是做一些具體的落地應用,目前github上已經有了不少的開源程式,我目前比較看好的一個專案就是用Ai大模型幫助生成logo和圖示,進一步可以賣會員,退一步可以掛google廣告變現。

Ai帶來的生產力提升也絕不止幾十倍,我目前上架的三個ios app平均開發時間都沒有超過10個小時,當天做完當天提交上架,雖然很多人噴這是垃圾軟體,但是快速開發快速扔到市場上驗證,也總好過於一個產品,開發一年半載的發現需求是假的浪費了時間要強百倍。

不過我為什麼選擇做ios app,而沒有做小程式、安卓app、瀏覽器外掛。

因為ios的生態更加成熟,且沒有那麼嚴格的上架門檻,大多數的app只要有一個apple開發者賬號就可以了,你就可以做付費應用,也可以做會員訂閱的app,也可以做免費的app。

而做過安卓app的都知道,不僅存在一些低端千元機相容性的問題,而且不同品牌安卓機的上架要求都不同,且要app備案,申請軟著等一系列要求,光這個功夫就不下於一個月的時間。
對於小程式來說,個人上架應用要求極其嚴格,如果後面面臨大量投訴舉報,就算你上架了,你的主體資訊會被直接封殺,而我就是那個被封殺過的倒黴蛋,已經這輩子和做小程式有緣無份了。
對於chrome瀏覽器外掛來說,推廣渠道是個很大的問題,所以從推廣難度來說不如app,也更不如網站便捷,從變現方面來說也不如兩者靈活。
最後,講一講我對於軟體變現方面的看法。
首先,明確一點,我不認為做在國內做付費訂閱app是個什麼機會,反而是地獄級的夢魘,因為國內的網民沒有缺乏付費的意識,也不認為按月付費的軟體合理。

當你發現任何一個有必要按月花費訂閱的軟體,除了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不管身價幾千萬還是月入幾千的人,大多數人的第一意識就是能找盜版的破解版的,能買共享會員就絕對不可能去官網訂閱會員。

所以,cursor開發軟體真正賺錢的機會,就是出海賺美刀,國內只能做免費的軟體,靠牛皮癬廣告或單次付費app的功能賺錢。
但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app很難靠付費流量推廣,真正能付費推廣的,只有設計個能馬扁使用者一點點掏錢,最後越充越上頭的遊戲,才能將付費流量roi打平。
事實上,你在今天會發現,絕大多數基於平臺賺錢的專案,你的利潤和roi已經被平臺演算法算死了,平臺允許你賺錢,但絕不允許你將大多數的利潤拿走。
所以在今天再做短影片專案,已經很難賺錢了,除非你極其擅長做內容,否則不會有成功的可能。

而相比之下,做軟體的門檻不見得要高於做短影片專案,而且大多數時候能夠遊離於平臺規則之外做一些專案,且持續性更強,利潤率更高。

做抖音誰賺了多少錢你在第三方資料平臺一查就知道,但是做軟體誰賺錢你根本不知道,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做軟體做應用賺到錢的人和企業多,還是做短影片賺到錢的人和企業多,這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
做短影片賺到錢的人只是感覺上很多,實際上90%以上的人都是炮灰,甚至於連一毛錢都沒賺到,而像十年前做草根站長的那批人,賺錢的比例其實要遠遠高於今天做短影片的創作者。
可以這麼說,我見過不咋賺錢的草根站長,但是沒見過一毛錢沒賺到的草根站長。
我17年大學畢業的時候,學習做網站,做的第一個網站是電影網站,在做電影網站的時候,我認識了一個還在上高三的站長,他也做了一個電影網站,一天能有個二三百左右的訪問量,但是你別說他還真賺到錢了,平臺上掛著一個五顏六色的蔬菜廣告,還真有人充了大幾萬塊錢。
在今天,這樣的生意不可想象,也不會再出現,但是在過去很多年前這是常態,你站在今天也很難想象一個排名首頁的知名電影天堂網站,滿屏飄著澳門同款廣告是什麼畫面。
最後,我覺得還是要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Ai的發展和機會,要用機率去判斷機會,是不是好專案對比一下就知道結果了。
可以肯定的是,真正能賺錢的機會一定不是屬於大多數人的,但凡是個牛馬能幹的專案,就不是個好機會,但很多時候這個門檻只是資訊差和思維的差異,以及學習能力的差異。
或許,很多人認為用cursor做app開發很困難,但誰又能想象在2000年初期的時候,網路資訊極度匱乏的時候,很多初中畢業的人是怎麼開發出的網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