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資產研究|資料說】日本權益基金如何應對債務收縮期?

戴康 CFA 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
董事總經理、首席資產研究官
聯絡人:李學偉、楊藤

01

債務收縮期下,日本資管格局大變動

1990年代日本進入債務收縮期,帶來股市下挫與債市走牛1990年代也是權益&固收類基金結構大變動的十年。權益類基金規模從1989年的45.6萬億日元下降至1998年的11.5萬億日元固收類基金在債券牛市下開啟黃金十年,規模從1990年的10.9萬億日元上升至2000年的34.8萬億日元,市場份額佔比從1990年的23.8%提升至2000年的70.4%。
02
債務收縮階段,日本權益類基金三大轉型
(一)主動&被動再平衡——被動投資規模逆勢增長
1990年代的股票弱市為被動型投資基金提供了發展契機。2010年之後,主動投資切向被動投資的趨勢加速。一方面,日本主動管理型基金未能顯著跑贏基準,低費率、便於多樣化投資、高透明度的被動產品更具價效比;另一方面,日本央行從2010年開始持續購入ETF以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也成為ETF快速增長的主要推動。
(二)子彈打向海外——加大全球佈局規模
1990年代日本債務收縮期間,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境內資產收益低迷成為常態,出海投資以“共享”海外其他國家的增長紅利成為日本公募轉型的另一條新思路。債務收縮期,日本股票型基金海外投資比重持續抬升,最高達到56.9%(2009年)。此後,安倍經濟學的刺激下,日本國內經濟&股市逐步回暖,日本股票型基金海外投資比重有所回落,但以主動投資為代表的海外基金規模仍然維持在較高水平。
(三)競爭加劇,讓利投資者——行業降費
投資需求收縮,供給端競爭加劇,降費能有效提升產品對於投資者的吸引力。近年來,日本公募的管理費率和銷售費率整體呈平穩下降趨勢。主動型(股票型基金)和被動型(ETF、指數型基金)的管理費率和銷售佣金費率自2016年以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本報告資訊
對外發布日期:2024年7月21日
分析師:
戴康 CFA 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  董事總經理、首席資產研究官
SAC 執證號:S0260517120004,SFC CE No. BOA313
李學偉:SAC 執證號:S0260522070010
聯絡人:楊藤

法律宣告 

請向下滑動參見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有關微信推送內容的完整法律宣告:

本微訊號推送內容僅供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發證券”)客戶參考,相關客戶須經過廣發證券投資者適當性評估程式。其他的任何讀者在訂閱本微訊號前,請自行評估接收相關推送內容的適當性,若使用本微訊號推送內容,須尋求專業投資顧問的解讀及指導,廣發證券不會因訂閱本微訊號的行為或者收到、閱讀本微訊號推送內容而視相關人員為客戶。
完整的投資觀點應以廣發證券研究所釋出的完整報告為準。完整報告所載資料的來源及觀點的出處皆被廣發證券認為可靠,但廣發證券不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證,報告內容亦僅供參考。
在任何情況下,本微訊號所推送資訊或所表述的意見並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除非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在任何情況下廣發證券不對因使用本微訊號的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讀者不應以本微訊號推送內容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本微訊號推送內容做出決策。
本微訊號推送內容僅反映廣發證券研究人員於發出完整報告當日的判斷,可隨時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訊號及其推送內容的版權歸廣發證券所有,廣發證券對本微訊號及其推送內容保留一切法律權利。未經廣發證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製、刊登、轉載和引用,否則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後果及法律責任由私自翻版、複製、刊登、轉載和引用者承擔。

感謝您的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