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止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失聯,歡迎大家加我的個人微信好友。

語音技術來自訊飛有聲
去年以來,我們會發現,關於中日矛盾的新聞突然多了起來。
先是去年8月24日,日本不顧中國的連續抗議,實施了福島核汙水排海。
隨即,中國海關總署釋出公告,決定自2023年8月24日起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
之後,中日關係急轉直下,各種“黑天鵝”頻繁發生。
先是日本新版《防衛白皮書》的出臺,對中國軍事活動日益活躍大肆指責,而且對中日關係現狀進行了一次深刻反思與重新定位。
按照新的定位,日本已經認為中國是“準敵國”了。
中國國內,也因為日本對華態度,而激發起了反日情緒。
一些針對和服、旭日旗舉報、蘇州日本人遇襲事件,就是這種情緒的集中釋放。
偏偏日本呢,還在火上澆油。
2024 年 7 月 4 日,日本 “涼月” 號驅逐艦竟然大搖大擺地闖進了中國領海,這一行為無疑是在太歲頭上動土,連美國都不敢幹的事情。
雖然中國海軍迅速做出反應,將 “涼月” 號逼退,但是,此後日本一直裝聾作啞不給中方一個態度。
8月26日,解放軍一架運-9高新機突然進入日本長崎縣五島市男女群島近海空域。
日媒炒作中國軍機進入領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聲稱,中方軍機無意侵入任何國家領空。
隨後,中國海軍偵察船逼近日本鹿兒島縣外海。
緊接著,9月18日,深圳日本人學校一名中日混血男童遇襲身亡。
日本鋪天蓋地地炒作,日本外相上川陽子親自訪華興師問罪,要求中國取締極端反日言論。
也就是在混血男童遇襲的同一天,9月18日,中國航母遼寧艦首次進入日本領海毗連區(不是領海)。
日本如臨大敵,啟動緊急戰備。
看起來,中日關係似乎快到了劍拔弩張的邊緣。
但是萬萬沒想到,9月20日,中日雙方突然宣佈:
中日在核汙染水問題上達成共識,日本同意中國獨立對核汙水排海進行取樣監測和資料採集。
中國將基於科學證據著手調整有關措施,逐步恢復符合規準的日本水產品進口。
然後日本9月24日宣佈,已經撤換了進入中國領海的涼月艦艦長。
9月26日,中國向陽紅號科考船一名船員手指不慎被切掉,船上沒有醫療條件,日本專門派出海上自衛隊一架飛機,前去營救了中國受傷船員。
很多人奇怪,前幾天還劍拔弩張呢,最近怎麼又緩和了?
其實吧,這些事件看似是一個個孤立事件,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有一條線貫穿其中:
中日暗戰。
1 核汙水
咱們都知道,作為在地緣上隔海相望的兩個國家,中日曆史上的恩恩怨怨太多了。
因為現在兩國又分屬不同陣營,現實利益的衝突和歷史仇恨相交織,導致中日這些年的“暗戰”一直此起彼伏。
但是咱們實事求是地說,在過去,中日暗戰,日本的牌多一些,中國的牌少一些。
原因很簡單,中國要從日本進口的光刻機原材料、光刻機技術、高精度機床、生物醫藥等等產品和技術。
這些產品和技術大多是“單一來源”,也就是說,如果日本收緊出口,中國短時間就很難找到替代品(比如尼康光刻機和光刻機原材料)。
所以,前些年,對於日本的咄咄逼人,中國基本上還是處於息事寧人的態度的。
很少主動把事件升級,就是不想影響中日正常的經貿和技術往來。
但是呢?
萬萬沒想到,日本給中國送了一張牌—排放核汙水。

排放核汙水是一個科學問題還是政治問題?
顯然是一個科學問題。
但是如果科學問題運作好了,也完全可以成為政治籌碼。
而且,中國是有充足的升級理由的。
首先是日本混淆了核廢水和核汙水的概念。
核廢水是經過二次迴路後拿來降溫的水,不與核燃料接觸,基本無害。
日本的核汙水,是把海水灌進了反應堆內,與核燃料接觸了的汙染水,這能一樣麼?
就算日本又是說無害,又是請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去檢測,試圖證明這些水經過處理後沒問題。
但誰能保證它完全沒問題、沒風險?
畢竟你那一套處理系統,只能處理氚和碳-14,處理不了銫-137、鍶-90啊!
再說,以日本人的造假傳統,誰知道日本人的檢測有沒有造假?
所以,日本政府單方面強行啟動福島核汙染水排海,是無視國際公共利益的極端自私和不負責任的行為。
那麼本著對本國國民負責的態度,中國絕對不能對日本排放核汙水坐視不理,必須禁止日本水產品。
咱們退一萬步說,即使最後證明這水沒問題,起碼也推高了中國監測措施的成本,還導致了民眾恐慌、漁民利益受損等等問題。
這都是實實在在的損失,日本不負責行麼?
所以,在反對日本排放核汙水的問題上,中國面對西方國家的集體靜默,面對韓國的唯唯諾諾,中國幾乎扮演了“孤勇者”的角色,扛起了反對日本核汙水排海的大旗。
說實話,對於中國這一反制措施,日本人是很頭疼的。
為啥?
因為水產品出口,是日本的重要產業之一,而中國大陸此前是日本食品農水產品最大出口目的地。
日本農林水產省釋出的資料顯示,2024年上半年,日本農林水產品和其他食品出口額出現4年來首次下滑,同比降低1.8%,總出口額為7013億日元(100日元約合5元人民幣)。
其中,對中國大陸出口額驟降43.8%,僅為784億日元,其中海鮮出口額“斷崖式”下降92.3%,僅35億日元。
日本去年同期對中國大陸的扇貝出口額為223億日元,今年的出口額則為零。
更關鍵的是,有中國這個挑頭的,世界上不少國家都跟著中國的禁令制定了政策。
比如俄羅斯、瑞士、科威特、馬來西亞、韓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4個國家和地區在完全或部分停止了對日本水產品的進口。
這樣一來,對日本農產品出口,就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雖然日本政府花了70億日元,跑到各國去宣傳,鼓勵轉移出口目的地,卻依然無法彌補產業損失。
這樣一來,日本漁民的利益必然受損。
前不久貓哥關於日本米荒的文章中,介紹過日本有個產業行會組織:農協。
但其實在日本漁業,也有個類似的組織—日本全國漁業協會聯合會。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漁協,是從頭到尾都反對核汙水排海的。
這完全可以理解,在核汙水排海的情況下,必然帶來市場恐慌,漁民打回來的魚沒人敢吃,那漁協的利益不也受損了?
但是因為汙水排海是高層決策,漁協扛不住,最後還是排了。
結果,日本大阪的海鮮交易中心禁止福島海鮮進入,而其他地方的海鮮也遭到冷落。
特別是金槍魚的市場行情暴跌,從最初的2000日元每公斤跌至800日元每公斤。
不僅日本國內的水產品市場也崩了,就連國外市場也崩了!
日本漁民的平均收入,一下子減少了30%多!個別產品(比如扇貝),更是減少了50%!
日本漁民的生活陷入困境,許多漁船停滯,附近水產商鋪紛紛“關門大吉”。
這誰能願意啊!
所以在漁協的帶領下,日本漁民相繼在大阪、神戶和中央區等地,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要求停止汙水排海。
雖然遊行解決不了問題,但選票是可以的。
日本首相不是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而是經由執政黨總裁擔任,所以執政黨的支援率至關重要。
因為漁民的反對,執政的自民黨支援率接連下降。
今年6月份到達最低點,跌至19%,這是2001年以來,自民黨作為執政黨的支援率首次跌破20%。
作為排海的罪魁禍首,岸田內閣的支援率為22%,為岸田內閣成立以來的最低支援率。
現在知道為啥岸田扛不住了選擇退選了吧?
因為他知道,自己搞的事情實在天怒人怨,再選舉,只是自取其辱。
那麼,對於有意接任岸田擔任首相的人來說,如何挽救自民黨的支援率,就成了首要大事。
說得直白一點,誰能搞定中國,誰就能成為新首相。
這樣一來,就給中國送來了一個“換籌碼”的機會。
2 小伎倆
對於如何搞定中國,日本顯然是分了兩派:
強硬派和談判派。
強硬派,以現任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現任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高市早苗、現任外務大臣上川陽子等為代表。
可能很多人奇怪,林芳正不是“親華派”嗎?怎麼也是強硬派?
其實吧,二戰後的歷任首相,哪有真正的“親華派”?
最多隻是“瞭解中華歷史文化以及政治生態”的知華派而已。
但是,“知華派”並不意味著“親華”,特別是林芳正在官房長官這個位置上,就必須表現對華強硬,否則他就坐不穩位子。
新版《防衛白皮書》就是在林芳正的親自過問下才出臺的。
比如前幾天,中國試射洲際導彈,林芳正就公開抨擊中國:
稱其沒有提前通知日本這次的洲際導彈試射,還說中國在軍事上頻繁的動向令日本不安。
說實話,林芳正純粹是給自己加戲,日本也就是個挨中程導彈的命,非要操洲際導彈的心,還關心通報幹嘛?
強硬派的對華方案是什麼呢?
軍事外交施壓。
咱們都知道,日本有《和平憲法》,一切進攻性武器和以及對外軍事活動,都是受限制的。
但是呢?
我們會發現,從去年開始,日本軍事力量的活動,似乎有擺脫韁繩的趨勢。
先是在2024年3月23日,日本海上自衛隊在美國加州穆古角靶場試射成功了其首款高超聲速導彈“高速滑空彈”Block1。
這代表日本在高超聲速導彈領域已經實現了突破。
那麼一旦這種導彈大批裝備日本艦艇,對於中國的威脅急劇加大。
因為高超聲速導彈的最大優勢是突防,美國防不住,中國防起來也困難。
這種導彈的測試,意味著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建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2024 年 9 月,日本防衛省宣佈對海上自衛隊架構進行調整。
架構重組後,4 個護衛隊群將被重組為 3 個水面戰鬥群,每個水面戰鬥群包含 1 艘直升機母艦為核心。
考慮到日本的所謂“直升機航母”隨時可以搭載F35垂直起降戰鬥機,所以這意味著日本將擁有三個航母打擊群,重新達到與中國海軍的均勢。
這就意味著,中國未來在解放臺灣時,不僅要面對美國印太艦隊的威脅,更要面對近在咫尺的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威脅。
甚至日本的海上力量威脅更大,畢竟美國海軍不方便直接介入,而日本很方便。
當然,這些隱性威懾,是不足以讓中國讓步的,所以日本做了兩個小動作:
第一是與菲律賓合作組建“姊妹艦隊”。
咱們都知道,菲律賓在美國的支援下,不斷在南海挑起事端,干擾了中國很大一部分精力。
但是呢,菲律賓的海軍實力非常弱雞,連一條4000噸以上的驅逐艦都沒有。
所以中國不怎麼擔心,隨便一條海警船就碾壓了。
這種情況菲律賓知不知道?
也知道,所以必須想辦法加強自身實力。
今年5月份,菲律賓是在5月10日作為觀察員參加日美澳韓四國艦隊司令官會議時,提出想和日本建立“姊妹艦隊”。
這個建議正中日方下懷,獲得了日本的積極回應。
目前,關於“姊妹艦隊”的機制,日菲還沒有研究確定,但這恰恰就是日本拿捏中國的手段。
如果中國做出讓步,這種“姊妹艦隊”可能就是象徵性的,每年派軍艦串串門,也就這樣了。
但是,如果中國不讓步,那“姊妹艦隊”可能就實質化了。
比如,姐妹之間,互相借一件衣服一個包,沒問題吧?
同理,姐妹艦隊之間,借幾艘軍艦,也沒問題吧?
搞到最後,菲律賓甚至可能以“免費租借”的方式,獲得一支不容小覷的海上力量。
日本海上自衛隊,也可以通過後勤供應、技術培訓等名義,實現軍艦實質性的海外部署。
第二是派遣涼月號入侵中國領海。
涼月號為什麼冒天下之大不韙,明目張膽入侵中國領海?
首先,顯然不是日本所解釋的技術性錯誤,迷失了方向。
在現代導航系統、AIS系統以及定位系統都非常發達的今天,找出這種藉口,已經算是侮辱智商了,狗都不信。
其次,也不是後來日本解釋的“無害透過”,
因為即便是無害透過它國領海,也需要事先通報該國,得到同意後才可以透過,日本的第二次解釋無異於是強詞奪理。
顯然,日本人是無利不起早的,涼月號入侵中國領海,那就必然要得到大於承受中國怒火的代價。
那麼,涼月號入侵中國領海是為的是什麼呢?
一方面,周邊有中國海軍演習,前來刺探情報,涼月號本身安裝有NOLR-6 ESM電子戰系統,可以獲取大量電子情報。
另一方面,試探中國底線。
說實話,中國海軍20年來,體量翻了好幾倍,但行事風格,周邊國家還摸不透。
涼月號這次的行動,就是赤裸裸的挑釁。
如果中國海軍睚眥必報馬上將其擊沉,那麼日本必然可以大肆炒作中國威脅論,藉此突破和平憲法。
但如果中國海軍保持克制,那麼以後西方國家海軍穿越臺灣海峽時,就會做出更為“大膽”的舉動。
事後日本對中國的道歉要求置之不理,也是在給周邊國家打氣:
看到沒?中國海軍沒什麼了不起的!我都進了他領海了,他都沒咋樣!
說實話,強硬派搞出這麼一件事,確實處心積慮。
但是呢?
這些手段,中國只出了三招,就一一破解了。
第一招是逼走菲律賓9701號海警船。
你不是和菲律賓建“姊妹艦隊”嗎?
看看菲律賓海警的9701號船,在仙賓礁滯留了5個月,最後怎麼樣?
船被中國海軍撞了個大洞,船員被中國海警斷水斷糧,渴到喝空調冷卻水,最後全船爆發疫情,不得不灰溜溜地撤走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艘9701號船,就是日本送給菲律賓的。

中國這一舉動也是告訴日本,你別以為你送給菲律賓兩條船,就能給中國製造多大麻煩。
在中國的絕對力量面前,你們這些些手段,跟小孩子過家家一樣。
第二是來而不往非禮也。
涼月號進入中國領海這種事,中國其實也沒奢求日本能道歉。
反而是趁著日本不道歉的由頭,派遣軍艦飛機開始在日本海域頻繁抽插。
9月2日,一艘中國海軍測量船駛入吐噶喇海峽,日本人聲稱這裡是“日本領海”,其實這是扯淡的。
吐噶喇海峽是用於國際航行的海峽,中方船隻過航該海峽是行使過境通行權,完全正當合法。
中國也不像日本人那樣找藉口,我就是進了,咋地吧!
你不是有美國爸爸嗎?你不是有亞洲第二艦隊嗎?能奈我何?
本來,日本是裝死的,畢竟這類軍艦都是偵察用的。
但9月18日當天,中國航母遼寧艦首次進入日本領海毗連區!
毗連區啥意思呢?
雖然不是12海里領海線,但卻是24海里線,天氣好的時候,站在岸邊高處就能看到中國航母。
而且,不僅有航母,還有航母配屬的艦隊呢!
一個完整的航母打擊群,進入了日本海岸線24海里,你要是日本,你心理肝顫不肝顫?
第三是配合俄羅斯進入日本海。
9月初,中國4艘軍艦從日本家門口路過,浩浩蕩蕩駛入日本海,與俄羅斯舉行“北部·聯合-2024”演習。
對於日本的關切,中國也振振有詞:
只允許你進入我領海,不允許我進入日本海?況且日本海還不是你的領海呢,是公海!
中國為啥要進入日本海?
因為俄烏戰爭俄羅斯漸漸取得優勢,美國慫恿日本用武力解決北方四島,開闢第二戰場。
俄羅斯的東方軍力疲弱,必須拉中國來壯膽。
中國海軍進入日本海,一方面是給俄羅斯一個面子,另一方面也是借涼月號事件壓制日本國內蠢蠢欲動的野心。
顯然,在中國的三招之下,強硬派的政治和軍事訛詐,徹底破產了。
那咋辦?
只能談判派上吧。
中日關於福島水產品解禁的談判,其實2023年就開始了。
為什麼中國願意談呢?
因為中國和日本畢竟是搬不走的鄰居,兩國經貿往來密切,中國還對日本有不少依賴。
所以,排海這個問題,作為中日關係的一個癥結,談判比不談好,早解決比晚解決好。
而且,中國願意談判,同樣在考慮中國漁民的利益。
為啥?
因為在中日海域之間,有個叫“三陸海域”的地方。
那裡因為氣候與暖寒流的特殊位置,導致海鮮資源十分豐富,是世界頂級漁場之一,中日漁船都在這裡捕魚。
那麼問題來了,日本漁船捕的魚,中國禁止進口,那中國漁船捕的魚,怎麼辦?
自己吃?
那中國堅持的“核輻射魚有害健康”的論斷不就站不住了麼?
往外賣?
那不就成了“中國把不吃的毒魚”往外賣毒害別人了麼?在國際上更不好看。
所以,為了中國漁民的利益,為了中國水產品出口,這個問題,早晚是要解決的。

中國的主張是,獨立拿到真實、有效、可信的資料,然後自己進行獨立分析,然後根據自己的分析來決定是否解禁。
這個主張是啥意思呢?
就是中國去日本取樣,時間、地點、取樣內容、
取樣地點都是中國說了算,不接受日本取好了樣再給你測,不給日方動手腳的空間。
說實話,這個要求挺苛刻的,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主權國家的核電站,會接受另一個國家的排放監測(切爾諾貝利除外)。
日本人要是答應了,談判派的絕對會罵成“非國民”。
但是呢?
一時半會日本也沒什麼能拿捏中國的手段,所以談判一直拖了下來。
這個時候,發生了日本混血男童在深圳被襲擊身亡的事件。
說實話,貓哥非常懷疑這件事像當年“水戶事件”一樣是日本人自導自演的。
因為案件8點發生,日本記者9點就出現在了深圳現場(日本駐華記者在北京),而且在警方通報兇手身份之前,日本記者就已經公佈兇手是“無業人員”。
說實話,如果說透過採訪一下目擊者,能得到兇手身材、衣著資訊的話,這並不奇怪。
但竟然連兇手無業都知道了,這很讓人懷疑,兇手是日方安排好的,日本記者已經提前得到訊息,在這裡蹲守了
當然,這只是猜測,並沒有證據,但從事後的發展來看,日本人明擺著要把這件事炒熱炒大了。
11點,日本外相上川陽子就召開了新聞釋出會。
下午2點,岸田文雄又召開新聞釋出會上,再次要求中國保護在華公民。
然後緊接著松宣佈,透過為派駐中國大陸的員工及其隨行家屬提供臨時回國(費用由公司承擔)、設立心理諮詢視窗等措施,優先確保他們的安全和健康。
從政府到媒體再到企業,效率空前的高,就像提前準備好了一樣。
與此同時,中國的網路上,也出現大批頓足捶胸的“良心人士”,將這個刑事案件上升為“仇日教育的惡果”。
指桑罵槐,按著中國人的頭讓全體中國人反思,還有大量的人跑到現場去給男童獻花,而獻花卡片的落款格式乃至筆跡,都高度雷同。
然後上川陽子專程跑到中國,會見王毅,當面要求中國取締反日言論。
“取締反日言論”,是中國的PTSD,要知道,當年的何梅協定,裡面就有這一條。
上川陽子當然知道中國不會答應這一條,但仍然提出來了,顯然目的就是漫天要價,落地還錢,藉著這個大勢向中國施壓:
你不取締反日言論可以,但是在取消禁止海產品談判中要做出讓步!
但是中國絲毫不慫,不僅不慫,而且在十一國慶假期到來的時候,釋出旅遊警告提醒。
要求在日同胞和計劃來日旅遊的中國公民提高防範意識,確保出行安全。
這一下,日本可就麻爪了,因為旅遊業也是日本的支柱之一。
中國人又是日本的最大遊客來源地,如果中國不讓中國人去旅遊了,那日本旅遊業絕對要面臨巨大損失。
顯然,中國是不怕上川陽子的訛詐的。
當然,雖然中國不怕上川陽子,但是事情還是要以積極的態度去解決的,不能意氣用事。
畢竟,中國要考慮男童遇害案後,中國日資企業的情緒問題。
畢竟日資企業在中國還有數百家,帶動了數十萬人就業,如果日本借這件事炒作中國安全問題,逼日本企業撤資關廠的話,同樣不是中國願意看到的。
所以,中國外交部發了宣告“中方對發生這樣的不幸事件表示遺憾和痛心,對男孩去世表示哀悼,對他的家人表示慰問。”
算是給了日本一個交代。
同時,在水產品談判中,中國也的確做了一點讓步,那就是由“獨立監測”,變成了“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框架下的獨立取樣監測”。
因為有國際原子能機構這個大旗,所以對日本的主權刺激就小了很多了,日本國內的反對聲音也會小很多。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放棄獨立監測。
就算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框架下,那監測的人不還是中國人麼?
怎麼監測,在哪監測,不還是中國人說了算麼?
而且,中國還提前留了四個後門。
第一,監測不意味著解禁日本水產品,解禁不解禁,主要看對國際水質監測和獨立取樣檢測的結果。
也就是說,如果中國監測出來不合格,還是要繼續禁止日本水產品的。
第二,中國說的是“逐步”取消對日本水產品禁令。
這個“逐步”的意思,就是一邊做一邊看,時間不保證。
如果日本的立場有所倒退,那麼就別怪我的“逐步”遙遙無期了。
第三,共識中說,“日方接受核汙染水長期國際監測”,那麼監測不是一次,而是長期。
今天我監測合格了,解禁日本水產品,明天我監測不合格了,禁令還是會加上。
第四,共識中說“日方接受中方等利益攸關方的獨立取樣”,也就是說,所有關心日本排放核汙水的利益攸關方,不論是馬來西亞還是澳大利亞,都有權去取樣。
那麼到時候一旦有一個國家檢測出不合格,那中國照樣可以以此為依據禁止。
留這麼多後門,原因也很簡單,日本人送的這個籌碼太香了,絕對不能就這麼交出去,必須要保留繼續拿捏日本的本錢。
日本那邊呢?
在達到目的後(畢竟馬上大選),口氣也緩和了很多,宣佈將涼月號艦長撤職。
雖然沒有道歉,但這一舉動已經顯示了日本軍艦闖入中國領海是個人行為,不是國家行為,這也算是給中國一個交代了。
3 短視且狹隘
從這場驚心動魄的暗戰可以看出,日本果然還是那個短視且狹隘的民族。
想讓中國解禁水產品還不容易麼?
重啟已經延宕十幾年的中日韓自貿區談判不就得了?
搭上中國這個超級生產國和超級市場,還會發愁生計麼?
怎麼混,都比美國靠匯率收割日本要好得多吧?
可是,日本陽光大道不走,偏偏跟著美國,一條道走到黑。
為了謀取日本的利益,使盡各種手段,和中國玩暗戰。
可是日本啊,大國博弈本身就是實力較量。
現在日本實力遠不如中國,還不自量力和中國扳手腕,那不是扳幾次,吃癟幾次麼?
現在,就看日本的新首相石破茂怎麼選了。
是擺脫美國控制,走自主路線呢?
還是繼續自己的小心思,把這種不斷被打臉的暗戰繼續下去呢?
我們拭目以待。

閱讀全文,歡迎掃下方二維碼,訂閱貓哥的知識星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