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究竟是如何計算出這些鉅額稅率的?"
4月7日,美國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的經濟學教授、美國財政部前官員布倫特·奈曼(Brent Neiman)在《紐約時報》發文,批評特朗普政府引用其學術成果計算所謂“對等關稅”,但計算結果是完全錯誤的。

“錯得離譜。我從根本上就不認同政府的貿易政策和方法。”
“But it got it wrong. Very wrong. I disagree fundamentally with the government’s trade policy and approach.”
文章中,奈曼用三個問題和三個否定回答直接指出,白宮公佈的“對等關稅”政策方法錯誤、公式不通、資料荒謬,強烈希望徹底廢除“對等關稅”的政策。
透過“
對等關稅
”消除貿易逆差
是個合理目標嗎?
不是!“我們先來說最大的錯誤。”
“政府設定‘對等關稅’,是以理論上消除與每個貿易伙伴之間的逆差為目標。這是個合理的目標嗎?”
“不是。”
奈曼指出,兩國之間出現貿易不平衡,原因很多與保護主義無關。比如,美國人買的斯里蘭卡產衣服要比斯里蘭卡人買的美國藥品和燃氣輪機多,這種模式反映了自然資源、比較優勢和發展水平的不同。貿易逆差並不能說明,更不能證明不公平競爭的存在。
他還引用了諾貝爾獎得主羅伯特·索洛對此的幽默解釋:
“我和我的理髮師長期處於逆差狀態,因為他從來不買我的東西。”“I have a chronic deficit with my barber, who doesn’t buy a darned thing from me.”
索洛先生跟他的學生肯定也存在長期順差,但這些不平衡並不能說明理髮行業或高等教育中存在貿易壁壘,更無關個人財務狀況。Mr. Solow also surely ran a chronic surplus with his students, and these imbalances reveal nothing about trade barriers in hair care or higher education, nor would they speak to his financial health.
“對等關稅”能實現
消除貿易逆差的目標嗎?
不能!“就算我們承認特朗普總統消除所有貿易逆差的目標,不管這個目標的破壞性有多大,那這些‘對等關稅’就能成功嗎?”
“答案還是不能。”
奈曼表示,政府的關稅計算公式錯誤地假設了對某一國家加徵關稅不會影響美國從其他國家的進口,也忽略了它對美國出口的影響。這種假設或許對一個小型貿易伙伴還說得過去,但對上週那一輪大規模關稅行動來說,就完全行不通了。
比如,對日本汽車零部件徵收高額關稅,就可能導致對墨西哥的進口需求增加,反之亦然。A large tariff on Japanese auto parts could cause an increase in demand for imports from Mexico and vice versa.
而且,這些關稅顯然會引發報復,並可能推高美元匯率,這兩種情況都很可能抑制美國出口。And the tariffs clearly invite retaliation and may over time increase the dollar’s value, both factors that would most likely depress US exports.
計算出的關稅稅率對嗎?
不對!“就算我們承認政府的目標,同時忽略關稅計算公式的缺陷,那麼,計算出來的關稅水平對嗎?”
“結果還是不對。”
奈曼指出,政府的公式用了四個不同的資料,包括每個貿易伙伴的進出口額。與自己的研究直接相關的,是估算關稅增加所帶來的進口價格的變化幅度,這個引數被稱為“轉嫁率”(the rate of pass-through)。
這個值並不是顯而易見的,而是取決於企業的行為。
如果外國出口商透過降價來完全抵消關稅,進口價格不變,那轉嫁率就是零;如果出口商不做任何讓步,價格就會隨關稅全額上漲,那轉嫁率就是100%。If foreign exporters cut prices to fully offset the tariffs, leaving import prices unchanged, the pass-through would be zero. Alternatively, it could equal 100 percent if exporters don’t budge, which means import prices would rise in step with the tariffs.
奈曼和另外三位學者Alberto Cavallo、Gita Gopinath、Jenny Tang共同研究了2018年和2019年美國對中國產品加徵的關稅。他們發現,20%的關稅會讓美國進口商的支付價格上漲近19%。這意味著約95%的關稅會轉嫁到進口價格上,即轉嫁率為95%。
奈曼特別提到:“如果是帶入政府的關稅公式,我會用這個值。簡單來說,就是美國進口產品價格的漲幅幾乎與關稅稅率的增加一樣多。”
“但政府貿易代表辦公室卻引用了我們論文中的另一個結果,那個結果測算的是兩家零售商列出的價格,其對應的轉嫁率很低。然後特朗普政府就在公式中使用了25%的轉嫁率。”
“25%是從哪裡來的?與我們的研究有關嗎?我不知道。”
奈曼對關稅計算方法細節也提出質疑:
這些所謂的“對等關稅”對全球的工人、企業、消費者和股市影響深遠。但政府釋出的方法說明中幾乎沒有什麼細節,令人震驚。The reciprocal tariffs have enormous implications for workers, firms, consumers and stock markets around the globe. But the methodology note offers shockingly few details.
如果貿易代表辦公室用的是我們研究中更接近95%的資料,結果計算出來的關稅可能只有目前的四分之一。Had the trade office instead used a value closer to the 95 percent number from our work, as I believe it should have done, the computed tariffs would have been as little as one fourth of what they are.
在文章最後,布倫特·奈曼表示,強烈希望這項政策及其方法論能被徹底廢除,如果非要保留的話,至少也應該把結果除以四。
編輯:趙晨雁
來源: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