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產品經理面試通關秘籍:50道高頻實戰題暴露你的盲區!

上次分享了 50 個可以考核 AI 基礎認知能力的面試題,這篇把另外 50 個實戰應用能力考核的 AI 面試題更新完。

AI面試題回答框架文字稿
一方面讓所有在準備面試的同學有所準備;另一方面讓正在招聘的企業有個參考。
我在文末標註了其中部分面試題的來源,感興趣可以移步檢視&感謝。

AI實戰應用50問

  1. 1. 有沒有讓你印象深刻的 AI 輸出或錯誤?你從中學到了什麼?
  2. 2. XX 應用你為什麼選擇會員版?與免費版相比,哪些功能最有價值?
  3. 3. 請描述一次你用 AI 解決問題的完整案例。
  4. 4. 在什麼場景下你會想到用 AI 解決問題?
  5. 5. 你遇到過 AI 輸出的意外創意或錯誤嗎?你是如何處理的?
  6. 6. 你通常如何調整 Prompt 來最佳化 AI 輸出?有沒有什麼秘訣?
  7. 7. 面對新上線的 AI 模型,你通常如何測試以判斷是否適合你的需求?
  8. 8. 如果用 AI 生成個人簡歷,你會如何設計 Prompt 來突出優勢?
  9. 9. 你是否嘗試過與 AI 進行"對話式辯論"?這種方式對創意思考或業務決策有什麼啟示?
  10. 10. 請分享一次你用 AI 生成程式碼解決問題的經歷,遇到的最棘手 Bug 是什麼?如何解決的?
  11. 11. 假如你擁有無限額度的 AI 資源,最想實現什麼功能?這個構想背後的商業或技術邏輯是什麼?
  12. 12. 請描述一次你用反向提示測試 AI 的經歷,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13. 13. 跟AI配合,完成一個輪播圖元件
  14. 14. 請識別此元件/程式/工具的問題,並且引導AI修復
  15. 15. 跟AI配合,生成一個使用此元件的網頁
  16. 16. 哪些業務場景適合AI直接做的,哪些是AI做不到的,哪些是AI+工程可以做的
  17. 17. 什麼場景下要極度嚴謹的AI(極低幻覺甚至工程化杜絕幻覺)
  18. 18. 什麼場景下要發揮創造的AI(容忍幻覺)
  19. 19. 什麼場景適合RAG,該如何構建知識庫
  20. 20. 當下AI在使用者側/生產側,能發揮效益的地方有哪些
  21. 21. 當下利用AI怎麼做怎麼提升,未來AI能力強了這個環節就可能質變
  22. 22. 如何制定自己的提示詞,當AI無法達成效果時,你是如何判斷解決問題的(是AI當下邊界問題,還是提示詞問題,還是工程問題,該如何最佳化or不能最佳化)
  23. 23. 聊聊你用 AI 做的具體實踐專案或應用
  24. 24. 分享一個你做智慧體應用的全流程?
  25. 25. 針對這次面試,有使用過什麼樣的 AI 工具做準備?AI 整體對本次面試的準備有多大幫助?有哪些地方可以改進的?
  26. 26. 藉助AI十分鐘內完成一個跨行業的基本入門學習
  27. 27. 作為面試官,我會收到大量候選人的PDF簡歷,但簡歷格式並不統一,請你幫我做一個簡歷關鍵資訊提取和查詢的應用(技術棧不限):1)可以上傳多個PDF檔案(或者資料夾)2)自動提取“姓名、自我評價、工作公司(時間)、畢業學校(時間)”,顯示成表格,其中編號對應相應的PDF簡歷;3)可以針對提取後的表格,做自然語言查詢,如“把南京大學畢業的列出來”
  28. 28. 如果我有一個python function,我把這個function 給LLM進行tool call,和讓LLM寫個python程式碼來跑這個function,有什麼區別?哪個方法更好?
  29. 29. 如何構建生產級別的 RAG 系統,詳細解釋每個元件?
  30. 30. 在最佳化 AI 應用、Agent、RAG 系統的成本方面,有哪些經驗?
  31. 31. DeepSeekR1及類似推理模型適合在 AI 開發的哪些環節使用?
  32. 32. 提示詞工程、RAG 和微調分別在什麼場景下使用?
  33. 33. 大模型為什麼推理成本中輸入成本單價低於輸出成本?
  34. 34. 如何防止產品中的提示詞被使用者“套出”?
  35. 35. 用大模型實現一個“高度擬人化的情感陪伴對話機器人”,你會如何設計技術方案?可能遇到哪些風險?
  36. 36. 設計面向C端使用者的AI法律諮詢產品,你會如何平衡大模型的能力與侷限性?
  37. 37. 如何判斷一個業務場景是否適合用大模型改造?請舉例說明你的分析框架。
  38. 38. 分享你對 Agent 產品的觀察,前景和侷限?
  39. 39. 如何讓 AI 勝任長文字生成(2000 字以上)場景的任務執行?
  40. 40. 如何解決大模型在多輪對話中的記憶衰退問題?
  41. 41. 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AI內容稽核系統?
  42. 42. 如何設計AI輔助寫作工具的智慧建議功能?
  43. 43. 如何實現大模型與企業內部系統的有效整合?
  44. 44. 當用戶反饋AI生成的內容“缺乏個性化”時,你會如何最佳化?
  45. 45. 設計一個多步驟任務:讓AI根據使用者模糊需求(如“幫我策劃線上活動”)輸出完整方案
  46. 46. 當AI響應速度超過2秒時,有哪些最佳化方向?
  47. 47. 如何向企業客戶證明LLM在合同稽核中的價值?
  48. 48. 如果用一套提示詞面向不同的人群提供差異化響應,應該怎麼做?
  49. 49. 設計一款使用 AI 提高員工報銷審批流程的應用,應該怎麼做?(卡點:發票行程閉環)
  50. 50. 大模型負責的任務中涉及計算時,應該如何處理?
以上 50 個問題來自以下幾個渠道:
  1. 1. 寶玉老師 𝕏 上的評論區
  2. 2. xiaoxiao 的部落格(liuyuntian.com)
  3. 3. AI 產品經理、智慧體課程學員面試反饋
  4. 4. 我在日常協助企業招人時使用的真實面試題
如果你想知道我是如何解讀、分析這些面試題的,可以購買《AI面試題100問》,包含 7 小時面試題詳細解讀 + 2小時AI產品經理轉崗指南 + 20分鐘簡歷最佳化&面試指導。

掃碼購買
目前還在早鳥期,可以 299 元入手(早鳥後恢復499),並附贈一年的《每週AI大事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