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十年前,我就有一個認識,就是做別人做過的事很難賺到很多錢,因為但凡是容易賺錢的地方,你會發現要麼充滿了各種保護,要麼充滿了一群想要掙錢的人,你想從中分塊蛋糕,其難度不亞於我現在讓你去公廁吃屎。
因為存量市場中,你所賺到的每一塊錢,都是從別人那裡搶過來的,但是搶錢這事明顯就是看誰肌肉塊大,但你作為一個啥也不懂,也沒有大哥帶你的叼毛,你如何從別人那裡搶錢?
今天大多數的專案其實都是這麼回事。
那麼作為一個叼毛,你能賺的錢,就是別人現在瞧不上,看不懂的錢,才會輪到你,但凡事輕鬆掙錢的好事,不會說輪到你交個幾千幾萬就排得到你的。
所以,我等屌絲,想要在今天的市場經濟下賺錢,只能去做那些別人不願意幹,別人看不懂,別人瞧不起的事才有機會。
2010年前這個機會屬於草根站長。
2013年前這個機會屬於手機淘寶。
2016年前這個機會屬於微信公眾號。
2019年前這個機會屬於抖音。
你會發現這些機會稍縱即逝,你每晚入局一個月,難度就會上漲一倍,所以,你在今天也不會再看見誰在講小白做淘寶能發財的故事了吧。
可能大多數人沒有經歷過這個商業週期,所以對於我說的這些可能沒有太強烈的感知,但如果你去搜一下2016年前關於微信公眾號的媒體報道,就會發現那個時候的小編們,其實還是在爭論微信公眾號到底該靠廣告,還是靠電商,還是靠遊戲賺錢,但這一切的爭論,全都在2017年知識付費概念誕生後徹底終結了。
所以,面對一個新興的行業,當局者迷,沒有幾個屌毛都看得懂,大多數人對於新興行業的瞭解,頂多就是基於一些營銷號和自媒體,對於不知來源的網路資訊二次加工後所獲取到的。
既然如此,那麼大多數人就都是處於同一起跑線之上的,或者說大多數人壓根就還沒想明白Ai到底該怎麼在市場中掙錢。
但這就是對於我等屌絲的機會,因為別人看不懂,你才有先發的優勢。
今天,我可以直接出一個結論“未來五年的時代紅利,當屬於Ai”,你信與不信,我們五年後再來看今天的文章。
我為什麼說Ai一定是紅利,因為Ai本質上是生產力工具。
大家九年義務制教育學過,生產工具決定生產力,而生產力又決定生產關係,那麼生產關係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新技術會的變革會誕生大量的就業機會。
就像現在的Ai程式設計,很多傳統程式設計師習慣性的嘲諷用Ai程式設計的小白使用者,覺得不懂技術也開發不出什麼複雜的產品,但實際上如果你是個懂技術的程式設計師,有了Ai的加持,你的生產力至少可以乘以十倍,也就意味著懂得如何使用先進工具的個體,會取代大量生產效率更低的個人的市場位置。
Ai本質上是工具,不是能夠全自動化生產的機器,所以Ai的上限不在於Ai本身,關鍵在於使用者本身的能力,因為當前的Ai已經學習完人類歷史上所有的知識,你能說它是個弱智嗎?
大多數人有Ai能力很弱這樣的認識,問題的根源,是因為自身的經驗不僅有侷限性,也缺乏發展性眼光看待Ai。
直白一些的說,就是你問的問題過於煞筆,你得到的答案也是煞筆答案,弱智程度堪比你問世界首富“我該怎麼賺錢”一樣。
所以,能否使用好Ai的核心在於你如何提問,你如何思考問題,你的知識儲備量,也就是所謂的提示詞。
前段時間,我女兒肺炎住院,醫院排隊的人巨多,拍完B超後還得回去等號問醫生結果,我B超結果、驗血結果發給豆包後,就直接告訴了我病因和情況,我將豆包回覆給醫生看,問她豆包說的正確嗎,結果醫生也覺得非常震驚Ai能有這樣專業的答案。
客觀上來說,已經有人靠Ai實現了成功的商業化變現,前兩天我就在某付費群中看到有人講自己如何靠Ai生成短篇小說在各大平臺中月盈利5萬了,我也相信這樣Ai成功商業化的案例一定會比想象中的更多。
也不要問我懂不懂如何利用Ai賺錢,你應該想的是我靠Ai賺錢了,會不會公開往外講,什麼時候會公開往外講,想明白了這一點,你再去看今天所有一切關於講自己靠Ai賺錢的故事,就會明白其核心了。
最後,我作為一個屌絲如何妄想抓住Ai的紅利,我是做了兩手的打算,一手就是以身入局持續學習Ai程式設計,惡補程式設計相關的技能點,一手就是無腦All in英偉達、蘋果、google等公司,伴隨牛逼的公司一塊成長,做時間的朋友。
所以最後,屌絲如何發財?你有答案了嗎。
但其實什麼答案都不重要,是不是Ai也不重要。
我只有一句話送給你。
謀士以身入局,舉棋勝天半子。
要麼,就安心任命。
但我等屌絲本就生來一無所有,又有什麼能輸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