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霆升科技B+輪融資近億元,完成國內首例4DICE臨床研究

動脈網第一時間獲悉,霆升科技宣佈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由倚鋒資本領投,原有股東方啟明創投、黃埔醫藥基金跟投,本輪融資由星橋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值得關注的是,霆升科技於4月29日成功完成中國首例4D ICE人體臨床研究,這一突破不僅標誌著中國企業在心血管介入影像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的關鍵跨越,更印證了霆升科技從首款國產2D ICE導管到4D ICE的全鏈條自主創新體系已構建成熟。

本輪融資資金將進一步加大4D心腔內超聲(4D ICE)的研發及臨床投入,為即將開展的工藝量產做好充分的準備。
01
2D ICE群雄逐鹿,商業化大幕徐徐展開
近年來,心臟內超聲(ICE)賽道呈快速增長態勢,2D ICE全球市場規模預計在2025年突破14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維持在12%以上。
過去十年,中國心腔內超聲導管市場主要由外企品牌壟斷。不過,霆升科技於2023年11月推出了國產首款獲批的2D ICE產品。自此開始,一場由國產力量主導的“破壁之戰”悄然打響。
霆升科技自主研發的首款國產心腔內超聲
目前,心腔內超聲(ICE)產品已正式納入國內集採目錄。最新資料顯示,已有4家國內企業成功獲批7張2D ICE產品的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註冊證,其中霆升科技以4張註冊證佔據半數以上份額,充分彰顯了其在該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和市場主導優勢。
隨著市場潛力逐步釋放,預計未來1-2年內心腔內超聲賽道將迎來更多國產廠商入局。但受國內准入環境、集採政策、臨床使用習慣等綜合影響,早期獲批企業(含進口品牌)有望依靠先發優勢把握住入院視窗機會,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形成行業馬太效應。
從產業視角深入剖析心腔內超聲賽道,影像質量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規模化生產成本控制是核心競爭力,商業化能力是關鍵要素。霆升科技憑藉高質量的影像質量、規模化的成本優勢、經驗豐富的營銷團隊,正加速技術落地,服務更多病患。
02
4D ICE心臟黃金眼 重構百億市場
ICE主要用於電生理以及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治療。
2024年中國電生理手術量已經超過30萬例,市場規模超百億。全球結構心手術量也在快速增長,2024年僅愛德華一家TAVR收入就超過40億美元。
隨著臨床需求端的持續放大,傳統2D ICE在複雜結構性心臟病及電生理手術中已顯現出侷限性,部分手術場景難以滿足實際應用需求。
此種背景下,基於ASIC 晶片的 4D ICE 臨床應用價值正在逐步被證實和加強。4D ICE 既可運用於 2D ICE 的所有手術場景,又可以在 2D ICE 無法解決的手術場景上進行精準的影像指導。4D ICE為臨床醫生提供的心臟即時三維立體的影像,會給產業帶來全新的發展視角,真正從二維走向即時三維。
即時三維立體影像,心室舒張期三尖瓣瓣葉呈開放狀態
從海外發展來看,目前 4D ICE 主要應用在左心耳封堵、二尖瓣修復手術、三尖瓣修復手術、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房顫射頻消融手術、PFA 消融手術、冷凍消融手術、複雜的先天性心臟病手術等。
另外,對於剛上市獲批的二尖瓣及三尖瓣置換手術等更復雜手術,4D ICE也更有用武之地。在結構性心臟病手術及電生理手術這兩大主要心血管疾病手術場景中,隨著終端價格的下降,未來 4D ICE 有望逐步替代 2D ICE 及 TEE 成為臨床主用影像器械。
4D ICE憑藉動態四維影像助力術者快速定位,降低併發症風險,提高手術安全性,為複雜心臟介入手術提供全新解決方案。
03
突破4D ICE技術壁壘,中國第一,全球第三
當下,全球目前真正完成 ASIC 整合 4D ICE 研發且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企業僅三家:即飛利浦、強生、以及霆升科技。霆升科技是國內唯一一家完成 ASIC 整合 4D ICE 研發且進入臨床階段的企業。
要實現4D ICE的成功研發,首先需要攻克包括 ASIC 晶片研發、ASIC 設計與超聲換能器設計、合格的 4D ICE 晶片流片等一系列超高難度的複雜技術難題,且完成一次合格的 4D ICE ASIC交付至少需要3次及以上流片,單次 ASIC 設計及流片成本將近1000多萬元。這是一個長週期高投入高風險的技術方向。
完成ASIC流片僅是起點,構建高階換能器製造體系才是實現產品化的關鍵。該體系將完成ASIC-面陣換能器的微米級精密切割與粘合、批次化穩定聲學效能的輸出。
目前全球僅4家工廠具備該技術能力,其中有3家位於海外,分別是韓國西門子工廠(即強生)、歐洲雅培工廠、美國飛利浦工廠,中國則擁有唯一一家此類企業:霆升科技,它也是中國唯一一家可自主實現心腔內超聲換能器批次化投產的場地。
值得注意的是,建設此類高階換能器製造體系的建設至少需要耗資 5000 萬元,且需要配備完整的換能器及材料方向人才梯隊,因此這是一個需要長期高投入的技術方向。
要真正實現4D ICE的優質成像,僅完成探頭製造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超聲主機的深度協同開發。目前國內具備ASIC晶片適配能力的4D心臟超聲主機極為稀缺,僅有1-2家能夠滿足技術要求。4D 心臟成像超聲系統在這個方向的人力及演算法投入亦是巨大的。
霆升科技在上述3個方向的佈局與技術積累均已完成,領先優勢明顯,擁有充足的技術代差優勢及時間優勢。近期,霆升科技完成的近億元 B+輪融資,將進一步鞏固其在 4D ICE 的研發及臨床投入,早日將4D ICE推向市場。
霆升科技CEO張冬宇表示:4D ICE代表著心血管介入影像技術的頂尖高度,團隊能在4年內成功完成該產品的開發並順利完成首例人體臨床試驗,得益於霆升科技紮實的底層技術積累、充足的研發投入保障及卓越高效的團隊執行力。4D ICE的成功研發,為公司未來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將顯著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標誌著團隊在實現"成為具有影響力的醫療器械中國製造品牌"的願景上邁出了堅實一步。
倚鋒資本董事總經理範融奎表示:心腔內介入超聲(ICE)作為各種心臟電生理與結構心介入手術的“眼睛”,已不斷取得臨床認可。產品整體技術壁壘高,目前處於國產替代的前夜。霆升科技團隊擁有強大的醫工結合和創新能力、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工程轉化能力以及豐富的商業化經驗和執行力,核心產品2D ICE為國產首家透過醫療器械綠色通道獲證的產品並迅速取得較好的商業化成績,4D ICE率先完成首例人體研究,並在底層核心零部件供應鏈自主開發上取得重大突破,有望在未來競爭中最大化其成本和差異化優勢。倚鋒資本看好霆升科技作為心腔內介入超聲領域的領軍企業,持續引領行業智慧化發展。
星橋資本負責人郭愷表示:霆升科技作為國內心腔內超聲的領軍企業,從2D ICE到4D ICE,從國產首個實現換能器自研自產到完成ASIC晶片流片,7年間完成數個“零的突破”,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國產替代,技術引領伴隨中國電生理相關領域的高速增長,相信霆升一定會在更廣闊的舞臺持續綻放光彩!
霆升科技簡介
2024年江蘇省潛在獨角獸企業,由超聲領域資深科學家、心內科醫師和連續創業者共同創立,總部位於中國南京,在中美兩地設有研發中心,由國家重點工程A類人才(海歸博士)牽頭組建了一支國際化的研發團隊,並與全球知名臨床團隊及國內頂級聲學科研機構進行深度合作。公司聚焦超聲在心臟電生理和結構性心臟病方向的技術創新,透過成像、標測、消融能量的聯合應用,立志於讓更多心臟疾病患者獲得更有效的治療。
關於倚鋒資本
倚鋒資本是國內最早的一批生物醫藥專業投資機構,投資團隊由一批來自國內外頂尖院校的生物醫藥專業博士組成,專注於全球生物醫藥VC/PE投資,深度篩選並投資了微芯生物、前沿生物、亞盛醫藥、普門科技、禾元生物、和元生物、亞虹醫藥、和鉑醫藥、北芯生命、思路迪醫藥、荃信生物、天勤生物、華昊中天、真實生物等100餘家境內外優質企業。憑藉出色的投資業績和卓越的投研實力,倚鋒資本屢獲業界殊榮,多次攬獲包括清科·年度中國醫療健康領域投資機構30強、清科·中國創業投資機構100強、投中榜·年度最佳退出案例TOP10、投中榜·年度最佳生物醫藥投資機構TOP10、投中榜·年度粵港澳大灣區最佳創業投資機構TOP30、母基金·年度最佳醫療健康領域投資機構TOP30、中國最具活力的藥物創新投資機構等榮譽,連續多年被評為“深圳市十佳創投機構”,曾受到世界頂級期刊《Nature》專訪。
倚鋒旨在以資本推動生物科技成果產業化。經過數年的積累,倚鋒形成“以創業者為中心,以價值創造者為本”的理念,打造出一支經驗豐富、特色鮮明的專業化投資團隊,並堅持投資、融資、風控、管理、服務 “五位一體”系統化運營,致力於成為以人為本、值得信賴、基業長青的卓越投資機構。
關於啟明創投
啟明創投成立於2006年。目前,啟明創投旗下管理11只美元基金,7只人民幣基金,已募管理資產總額達到95億美元。自成立至今,專注於投資科技及消費(Technology and Consumer, T&C)、醫療健康(Healthcare)等行業早期和成長期的優秀企業。截至目前,啟明創投已投資超過580家高速成長的創新企業,其中有超過210家分別在美國紐交所、納斯達克,香港交易所,上交所及深交所等交易所上市,或透過併購等方式退出,有80多家企業成為行業公認的獨角獸或超級獨角獸企業。
啟明創投投資企業中,很多已經成長為各自領域中最具影響力的公司,包括小米集團(01810.HK)、美團(03690.HK)、嗶哩嗶哩(NASDAQ:BILI, 09626.HK)、知乎(NYSE:ZH, 02390.HK)、石頭科技(688169.SH)、優必選(09880.HK)、文遠知行(NASDAQ:WRD)、甘李藥業(603087.SH)、泰格醫藥(300347.SZ, 03347.HK)、再鼎醫藥(NASDAQ:ZLAB, 09688.HK)、康希諾生物(688185.SH, 06185.HK)、Schrödinger(NASDAQ:SDGR)、惠泰醫療(688617.SH)、三友醫療(688085.SH)、艾德生物(300685.SZ)、貝瑞基因(000710.SZ)、神州細胞(688520.SH)、圓心科技、英矽智慧、宜聯生物、禮新醫藥、智譜AI、階躍星辰、壁仞科技等。
關於黃埔醫藥基金
黃埔醫藥基金是一家專業的私募股權投資管理機構,主要發起人為廣州開發區控股集團、力鼎資本、百濟神州、國聚創投,專注生命科學領域和醫療健康產業投資,在生物藥、創新醫療器械、合成生物等領域廣泛投資佈局。旗下基金依託百濟神州生物藥研發優勢,立足粵港澳大灣區,承接中國乃至全球學術資源,致力於生命科學、創新醫療及合成生物專案的孵化賦能,與傑出的創業者緊密合作,共創一流產品,為人類戰勝疾病促進健康造福。
關於星橋資本
星橋資本是由業內資深團隊組成的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投行,專注於為醫療企業提供卓越的融資服務和併購重組複雜交易的解決方案。憑藉團隊的深厚行業經驗和敏銳洞察力,我們致力於搭建企業與資本的橋樑,助力企業的發展。

如果您想對接文章中提到的專案,或您的專案想被動脈網報道,或者釋出融資新聞,請與我們聯絡;也可加入動脈網行業社群,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宣告:動脈網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動脈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映象等任何使用。文中如果涉及企業資訊和資料,均由受訪者向分析師提供並確認。
動脈網,未來醫療服務平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