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491萬輛[1],首次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2]。同年,中國汽車產銷總量連續15年穩居全球第一[1]。
從蹣跚起步,到奮力追趕,再到領先超越,中國汽車向世界交出了一份不可思議的答卷。而支撐中國汽車產銷量突破的最大功臣,便是新能源汽車。2021年開始,中國新能源汽車大力“開疆拓土”,給汽車行業帶來了新的增長方向,一舉逆轉了我國汽車產銷量“三連降”的趨勢[3]。
毫不誇張的說,一部新能源的逆襲史,就是大半部中國汽車的發展史。一路走來,除了技術上面的換道超車,還有設計上的持續突破,從模仿借鑑,到自主原創,中國品牌逐漸撕掉“山寨”、“抄襲”的標籤,在設計層面有了自己的辨識度和競爭力,受到了消費者真金白銀的認可和追捧。
那麼,中國汽車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蠻荒起步的汽車工業,
與艱難發展的原創設計
曾幾何時,中國本土汽車市場一直被合資品牌佔據,日系、德系、美系、韓系車隨處可見。直到2014年,合資品牌汽車的市佔率仍然高達70%[4]。
由於工業化起步較晚,中國汽車早期的發展可謂是篳路藍縷、步履維艱。只能透過與國外車企合資的方式,以市場換技術,邊走邊學,逐步搭建起自己的工業生產體系[5]。
上世紀八十年代,上汽大眾生產的桑塔納汽車國產化率只有2.7%——全車只有輪胎、喇叭、天線、標牌這四樣零配件是國產的,其他均為進口[6]。


80年代的中國,汽車工業在零部件自產方面存在較大侷限,只能在輪胎、喇叭等少數配件上實現自產 / 圖蟲創意
在那時,中國汽車連自主生產能力都不具備,更不用說原創設計能力了。不少國內車企直接仿製國外的成熟車型,進行設計上的“逆向開發”,消費者甚至能一眼看出“借鑑”的是哪款汽車[7]。
受限於當時的經濟發展條件和居民收入水平,消費者也更重視汽車的實用性而不是設計感。中國汽車有“老三樣”的說法,指的是在八九十年代最受市場認可的三款經典汽車——桑塔納、捷達、富康[8]。那時消費者在選購汽車的時候,更看重車輛是否皮實耐用、維修便捷、經濟實惠。
到了1998年,桑塔納普通型的零部件國產化率達到了93%[6],我國現代化汽車工業體系初具雛形。進入21世紀,國內車企逐漸意識到自主設計的重要性。但整體汽車設計行業還處於學習和積累的階段,同時本土汽車設計人才還沒有成長起來,缺乏話語權。最早的一批車企採用了設計“外包”的方式,與義大利的設計團隊展開聯合設計與開發工作[7]。


在21世紀初,中國汽車設計人才水平較低,透過與海外設計師交流學習經驗 / 圖蟲創意
2004年,國家激勵汽車生產企業提高研發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積極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實施品牌經營戰略[9]。於是,一部分中國汽車品牌開始探索和學習原創汽車設計,包括邀請海外設計大師加盟、建立海外設計中心、組建本土設計師團隊等等[7]。
但即便如此,也並非所有中國品牌都能找到獨特的設計方向。畢竟整個中國汽車工業的審美體系都受到西方的長期影響,即便是有了自己的設計團隊,在設計風格上面還是以模仿西方為主[10]。在“中國汽車設計進化論”對話節目中,幾位汽車界專家談到:“大部分的中國企業還是害怕,不願意去引領潮流,更願意做一個追隨者,這就是我們很難做出高階品牌的主要原因——換言之,中國企業缺少定義的能力。”[11]
先行者比亞迪,
以技術和設計突破合資品牌壟斷
而作為中國品牌新能源的先行者,比亞迪很早就意識到了原創設計的重要性,開始佈局自己的設計體系。比亞迪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設計靈感,與現代工藝完美融合,致力於打造既符合國際審美,又具有本土特色的汽車產品。
其中,比亞迪王朝從命名到設計都與中國傳統文化密不可分。“漢”、“唐”系列作為王朝雙旗艦,實現了售價與銷量“雙高”,作為中國汽車衝擊主流中高階市場的先行者與領導者,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開啟了全新的“漢唐盛世”。


從命名到設計,比亞迪“漢”、“唐”系列都體現著中國的民族自信
在傳統燃油車時代,國內的中高階汽車市場長期被合資品牌壟斷,起步較晚的中國品牌始終難以實現突圍。而這一市場格局,直到漢、唐的出現,才有了一絲改觀的跡象。
漢家族是比亞迪“中大型轎車”的扛鼎之作,車身修長,是中國汽車品牌中首款“均價、銷量雙25萬+”的車型。2020年7月,漢家族橫空出世,上市僅3個月,便達成了月銷超3萬的成績,更是連續兩年包攬B+C級轎車銷量冠軍。唐家族作為“國潮旗艦SUV”,整車體量感十足,內部空間寬敞,是中大型SUV+大七座SUV雙料銷量冠軍,成為了無數大家庭的幸福之選。


比亞迪唐家族在美學、技術、舒享上不斷探索,形成了20萬級SUV市場強大的競爭力
漢唐雙旗艦,以顛覆性的技術和原創設計,成為中國品牌搶佔主流中高階市場的旗幟車型。
在安全配置、動力效能、整車智慧等技術領域,漢唐家族始終領先同級產品。其全系搭載比亞迪自研超安全刀片電池,完美透過針刺實驗,不起火,不爆炸,電池包在經過46噸重卡碾壓後,仍然可以裝車行駛。在車身安全方面,漢唐家族同樣是同級別標杆,例如漢就同時通過了中汽研、中保研兩大權威安全機構的碰撞測試。在效能方面,漢唐家族憑藉著DM-i超級混動、DM-p王者混動、超級智慧電四驅等強悍技術,創造了中國汽車效能新高度,不僅加速快,而且油耗低,實現了魚和熊掌兼得。而在智慧化方面,漢唐家族依靠比亞迪雄厚的智慧化技術實力,在智慧進入、智慧座艙、智慧輔助駕駛和智慧車身控制四大維度,都有著超強的綜合實力。
除了技術領先,漢唐家族的設計更是在文化傳承中不斷突破創新,從產品和功能的命名、到設計美學的體系化呈現,無不彰顯出中國品牌的文化自信。


新上市的比亞迪唐L車型燈組內部貫穿式中國結尾燈,在細節之中展現新中式美學
漢唐系列提出“新中式豪華理念”,將標誌性的“龍顏”、中國結尾燈等國潮元素融入外觀設計,同時打造極致的內部乘坐空間與座艙細節,從內而外體現出大氣端莊的觀感,打造出原創新中式美學典範。
漢唐系列以汽車作為載體傳承中華文明,讓工業設計成為文明的傳播語言,最終透過一輛輛移動的大型藝術品與世界對話,讓世界與之共鳴。
從中國文化中孕育而生,
向世界展示“漢唐盛世”的文化自信
在中國古代歷史中,“漢唐盛世”是極其濃墨重彩的一筆,無論是文化繁榮、經濟昌盛、政治穩定、還是文明傳播的程度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
漢朝時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的開闢促進了東西方貿易與文化交流;唐朝時中國的詩歌、繪畫、音樂、佛教等藝術文化達到鼎盛,並廣泛傳播至東亞乃至全球其他地區。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都成為印在後世史書上、刻在每一箇中國人血脈裡的文化自豪與民族自信。
而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千年之後中國又將再次站在世界文化之巔。無數的先人們透過陣陣駝鈴、聲聲海浪將中華文化遠播海外,如今的中國品牌也持之以恆地將“出海”作為發展的重要目標——比亞迪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以漢唐朝代命名的車型,肩負著比亞迪對於延續中華文脈的使命和願景。比亞迪不僅希望設計出讓所有中國車主為之自豪的汽車,更希望透過全球9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銷售渠道,將“中國製造”帶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再現“漢唐盛世”的文化傳播盛況。


新上市的比亞迪漢L車身側面巧妙運用了具有文化屬性的書法筆鋒元素,營造出簡潔、純粹的視覺效果
在比亞迪眼中,中華五千年文明的厚重底蘊是中國品牌不竭的設計養分。星河璀璨的中華文明在數千年的發展中,一代又一代前人對著萬物發問,他們在與其交感的同時,也在以各自的方式記敘著哲思,一筆一劃或是一梁一脊,人們將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器物的塑形之中,也將其藏於建築的構型之間。
比亞迪王朝從磅礴厚重的文化底蘊中汲取靈感,提煉出“鋒、勁、脊”的核心設計理念,將書法、瓷器、建築、竹藝等中國文化元素,融入到漢L唐L的外觀內飾設計之中,外觀線條自然流暢,內飾質感典雅大氣,成就了獨一無二的國潮旗艦之美。
而全新升級的“LOONG FACE”龍顏美學設計語言,不僅是對“龍顏”的翻譯變化,更是王朝設計理念的一次進化,是中國設計精神價值的躍遷,不僅讓漢L唐L前臉的細節更加豐富,在外觀上更加具有美感和辨識度,更彰顯了作為華夏兒女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傳遞出中國文化中所蘊含的勇氣與力量。
比亞迪王朝全新旗艦車型漢L唐L,具象化地將數千年璀璨文化中的精神圖騰、思想境界、哲學理念、美學符號一一體現出來,讓歷史與新潮交融共生,突顯出中華文化的生命力與表現力。
(點選上方影片,即可觀看)
除了產品設計之外,比亞迪也透過多種方式身體力行地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2024年末,比亞迪攜手知乎答主重走《黑神話·悟空》之路,一路上拜訪華嚴寺、雲岡石窟、懸空寺、雁門關等《黑神話·悟空》的建模取景地,探秘中國傳統古建文化,感受頂尖科技與傳統文化的融合。此外,比亞迪也一直在支援非遺傳承人,保護非遺文化,曾組織拜訪邢窯陶瓷燒製傳承人楊朔、華縣皮影戲傳承人魏金全等,透過挖掘和講述他們的故事,來傳播非遺文化,讓幾千年中華文明凝結出的一顆顆璀璨珍寶,能夠生生不息、代代傳承。
但行前路,無問西東。
比亞迪相信,以五千年曆史文脈為引,中國必將誕生能讓世界為之矚目的品牌與設計。而漢唐系列作為文化載體,也必將成為中國汽車在世界舞臺上的驚豔名片。


中國新能源汽車加速出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逐步提升 / 圖蟲創意
根據預測,2025年我國汽車市場將迎來歷史性轉折點——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首次超越傳統燃油車[12]。在全球市場上,中國也將繼續蟬聯全球汽車最大出口國[13]。
在新能源汽車迅猛發展的勢頭下,隨著漢L、唐L的重磅推出,比亞迪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品牌的態度。中國新能源汽車即將真正迎來屬於自己的“漢唐盛世”。

[1]中國汽車工業協會.(2024).產業執行 | 2023年汽車工業產銷情況.
[2]央視網.(2024).去年中國汽車出口首超日本 居全球第一.
[3]中國經濟週刊.(2024).中國汽車出口世界第一,首超日本.
[4]國家資訊中心.(2020).中國汽車自主品牌向上發展之路.
[5]第一財經.(2024).中國汽車產業鉅變,自主車企彎道超車
[6]上海汽車報.(2024).從奧迪100到桑塔納,上汽大眾開啟國產化“拓荒之路”.
[7]中國汽車報.(2020).從抄襲到原創,汽車設計人才走過了怎樣的成長之路?
[8]北京日報.(2023).引領一個時代的中國車市 風靡全國的汽車“老三樣”.
[9]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24).汽車產業發展政策.
[10]中國汽車報.(2024).車型總“撞臉”,車企要“翻臉”.
[11]蓋世汽車.(2024).中國文化,究竟該如何體現在汽車上?|汽車設計進化論(3).
[12]北京日報.(2025).經濟日報:新能源汽車年銷量有望首超油車.
[13]South China Morning Post.(2024).China to remain top car exporter in 2025 despite slower growth on EU’s EV tariffs.


網易文創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微信編輯 | 群 青
❖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浪潮工作室長期招聘作者,稿費千字300到800
公眾號後臺回覆“招聘”即可檢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