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林海東
3月16日,日本共同社釋出獨家訊息,援引“多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的話說,日本正計劃於2025年底在九州部署長射程導彈。共同社的訊息稱,導彈為日本自產12式陸基反艦導彈(下圖)的效能提升型,射程約達1000公里,將覆蓋朝鮮及周邊國家沿海地區,可對敵方基地實施打擊;如果西南方向有事,也可對相關海域的敵方艦船實施打擊。訊息還稱,目前駐紮在九州大分縣由布市和熊本市的陸上自衛隊導彈連(裝備12式陸基反艦導彈),可能成為率先部署的物件。

眾所周知,日本於2022年底制定了未來10年的防衛力整備計劃,上述12式陸基反艦導彈的裝備和運營即包括在內,高超音速導彈的研發和部署也被列入計劃。這是事情的小背景,當然還有大背景,包括日本多年來修改“和平憲法”的企圖、“專守防衛”轉向“提升反擊能力”的安保戰略改變,以及國際及地區安全形勢發生變化等等因素。
日本修改國家安保戰略、突破“專守防衛”,有外部安保威脅及自身安全擔憂為藉口;其中,“朝核威脅”就是重要一項。而日本的這種動作,勢必引起朝鮮的反彈及回應,進而加劇半島持續緊張局勢。
3月20日,朝鮮外務省日本研究所政策室長髮表談話,針對共同社上述訊息,痛批日本,並警告稱,日本這種“冒昧擁有先發制人打擊能力”的做法,只會使其成為“地區國家的共同靶標”。同時指出,“皇軍”正在藉機還魂。
需要注意的是,共同社3.16報道的訊息,建立在“多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吹風的基礎上,其實尚未形成既成事實;而朝鮮派出的回應者,也只是外務省下屬日本研究所的政策室長,回應層級其實是很低的,大致也只是針對媒體報道做出反應,對這件事情表個態,同時強調一下朝鮮發展核導計劃的正當性及大義名分,順便敲打一下日本。
我們以前曾經多次講過,朝日關係不像表面上看起來勢如水火、“漢賊不兩立”的樣子,水面之下的情況其實非常複雜。儘管朝鮮是唯一與日本沒有外交關係的聯合國成員國,但近兩年來朝日之間私下勾兌“邦交正常化”沒閒著;頂峰是去年,甚至在醞釀朝日首腦會談。而從去年開始,朝總聯(在日本朝鮮人總聯合會)以及日本民間訪問團多次在朝日之間往來,其實很說明了一些問題。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即金正恩執政十餘年來,朝媒基本沒說過日本什麼好話,除了痛批,就是怒罵,從當年的歷史到今天的現實。所以然者何?還是那句話,元帥神鬼莫測,自有怹的道理。但在我看來,可能有點兒“愛深責切”的意思,因為金元帥想用日本。為什麼?因為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利益永恆。
日本是美國的“鐵汁”,近年來又是美日韓三方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明面上是鐵了心要與朝鮮進行陣營化對抗的敵方,更何況還有一筆沉重的歷史舊賬。但雙方有一個共同的訴求點,那就是“朝日邦交正常化”,而這一點,恰是理解朝日關係和彼此利益點的關鍵所在。那麼,朝日邦交正常化對雙方來說有什麼利益可言呢?
對日本來說,消除自身外部安全威脅因素大致是首選項,然後是地緣戰略格局考量。簡言之,關係改善,日本多一條路;關係敵對,則多一堵牆。
對朝鮮來說,利用日本獲取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利益,大致是元帥的首要考量,而其中圍繞的核心,當然還是他的那個“外交首要任務”——朝美關係改善以及朝美新型關係的建立。世界千變萬變,元帥的核心安全訴求(政權、體制、個人三安全)不變,這是根本。在這個基礎上,平壤與華盛頓之間是主路,而在朝韓關係斷絕的當下,平壤-東京-華盛頓就是到達目的地的一條備選路線,雖然繞遠兒,但對元帥而言,值得。更何況朝日之間還有千絲萬縷的聯絡,比如朝總聯在日本從來都不是一個擺設,“實際的駐日大使館”並非調侃。
好了,回過頭來再看外務省日本研究所政策室長的3.20談話,痛批日本就比較容易理解了。說“皇軍”正在藉機還魂,是因為朝鮮擔憂“皇軍”捲土重來嗎?其實不然,你有“皇軍”,我有核導,現在世界上究竟誰怕誰?而且元帥心知肚明,美國延伸威懾也好,日本突破專守防衛也罷,“朝核威脅”不過是它們劍拔弩張的有力有利藉口。試想,如果朝鮮當下無核,美日是不是還會這麼做?答案是肯定的,即便沒有“朝核威脅”這個藉口,其他藉口還是大把抓的,只不過“朝核威脅”這個藉口簡單易用而已。
其實,朝鮮外務省日本研究所政策室長3.20談話的核心目的,並不在要求世人警惕“皇軍”還魂,而在於它開宗明義的那個“地區國家共同標靶”,這才是朝鮮痛批日本的真實目的。日本鬼子又不像神劇裡那麼傻,元帥的心思東京自然懂,這就像吃過丹東草莓一樣,滋味如何自家心裡有數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