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約 4000 字,請儘快閱讀。可以先讀本系列(張振成回憶錄)前六部:
【一】
【二】
【三】
【六】
也可先閱讀朝鮮喋血往事其餘部分:
【三】朝鮮喋血往事(一路狂飆)
【四】朝鮮喋血往事(殺出重圍)
【八】朝鮮喋血往事(特工大戰)
【十】 朝鮮喋血往事(禁忌時刻)
【十一】朝鮮喋血往事(角鬥場的黃昏)
【十二】
【十三】朝鮮喋血往事(三樓書記室的暗號)
【十四】朝鮮喋血往事(半島血痕)
【十五】朝鮮喋血往事(暗夜的秘密)
【十六】朝鮮喋血往事(致命錯誤)
【十七】朝鮮喋血往事(奇異外交)
張振成最好的發小叫英男,英南的綽號是“Jappo”——這是朝鮮人對日本僑民的簡稱。英男的父母是來自日本的移民,上個世紀 60 年代,他們從大阪遷來了沙裡院。
半島戰爭結束後,蘇聯為了拉攏朝鮮,給予了金日成大量援助,朝鮮的經濟增速於六七十年達到頂峰。為了證明朝鮮的社會主義優於韓國資本主義,更為了充分利用海外的人力資源,金日成開展起了“朝鮮人民大運動”,鼓勵在日本的朝鮮僑民迴歸祖國。陸陸續續從日本回來十萬人。
從表面上看,金日成似乎從這項政策中獲益匪淺。既有助於宣傳朝鮮的偉大,又能得到不少技術工人。但實際上,移民的到來給朝鮮社會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麻煩。
在此之前,朝鮮人一直以為朝鮮是宇宙的核心,他們的產品是全世界質量最好的。可日本僑民帶來的物品打破了他們的既有觀念,無論是生活用品還是包裝食物,日本產品的質量都遠遠高過朝鮮本土產的。有段時間,甚至連別人撕掉的日本標籤都成了搶手貨,很多朝鮮人撿來貼在屋子裡,向親戚朋友炫耀。
除此之外,日本僑民更有素養,更有禮貌,社會上掀起了向日本僑民學習的熱潮,有些人甚至連走路的姿勢都要模仿日本僑民,他們認為那樣很優雅。
這樣一來,金日成的威權就受到了嚴重挑戰。自建國開始,他的合法性建立在抗日英雄的基礎上,可現在日本鬼子的產品和文化居然擊敗了朝鮮,腐爛的資本主義原來一點也不腐爛,這真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於是當局開始整頓這幫僑民,他們大部分人被分配到“動搖”階層,形同賤民。入學,工作,提幹等受到層層制約。他們甚至連白色汽車都不允許開,因為白色汽車的顏色與日本國旗的背景相同。
儘管如此,朝鮮民間對“富士山人”的偏愛並沒有消失,相對富裕的日本僑民還是很受民間親睞。
英男的家庭曾經是張振成老家“沙裡院”最富有的,可當資助他們的爺爺在日本去世之後,他的家庭便每況愈下。由於他們的賤民身份,一家人都找不到像樣的工作,無奈之下只能靠變賣家裡的東西過活。最終,當賣無可賣的時候,他們家變得一貧如洗,甚至不如朝鮮的普通人。
在張振成的童年時代,家裡擺放著一臺進口的雅馬哈鋼琴,那是英男的父親送給他的,起因是張振成的父親負責沙裡院的住宅分配,他分配給英男家一套最好的住宅,英男父親為了感激他,就把從日本帶來的鋼琴當成禮物送給了張振成。
當張在東里人民小學讀一年級時,他才明白擁有一架日本雅馬哈鋼琴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無論孩子們還是老師,都稱呼他為“擁有日本鋼琴的孩子”,這是一個象徵身份和榮譽的稱呼,頗令張振成驕傲。
學校裡的大多數孩子都住在1950年代建造的“口琴公寓 ”裡,這種公寓每層樓的房間都像口琴上的小方格一樣緊密相連,住起來逼仄難耐。但張振成一家卻是住在一個大公寓裡,那是專門分配給幹部家庭的住宅。
張的媽媽很操心兒子的學習,先是找了個來自延吉的朝鮮族鋼琴家崔亮做家庭教師,崔亮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水平很高,教學嚴格,張振成吃了不少苦頭,但他的鋼琴水平卻提高很快。
崔亮不僅僅是一個音樂老師,他還向張振成灌輸了巨大的藝術抱負。他從延吉偷帶來許多錄音帶,不同於那些革命頌歌,這些錄音帶都是世界名曲,旋律優美,深深打動了張振成的內心,他開始幻想成為朝鮮的德沃夏克,創造出自己的交響曲。
在一次學校的歌唱課上,輪到張振成表演的時候,他沒有依照慣例在踏板風琴上演奏革命歌曲,而是彈了一曲莫扎特,儘管同學們都說他彈的最好聽,可音樂老師還是狠狠羞辱了他一番。他確信西方音樂優於朝鮮,從此開始質疑學校教給他的一切知識。
他一天到晚聽德沃夏克的歌。從黎明到黃昏,從不間斷。父親擔心耳機會損失他的聽力,於是沒收了他的耳機。但他很快就找到了替代品——他在母親的包包裡找到一隻聽診器,把它頂在磁帶機的揚聲器上,這樣他就可以在被子裡隨心所欲的聽。
十五歲那年,他懷揣著音樂家的夢想,進入了平壤藝術學校,但一件小事的出現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在一個同學的家裡,他讀到一本書——《拜倫勳爵作品集》,這本書是朝鮮“百冊收藏”中的一本書。凡是入選“百冊收藏”的書籍,印刷數量被嚴格限制在一百冊,這些限量版外國作品由朝鮮社科院翻譯和印製,只有精英階層才能讀到這些書,每本書都有一個編號,以顯示它是這一百冊中的哪一本。蓋有“1號”印章的書只提供給金正日。所以在幹部中間,誰如果擁有一本蓋有個位數數字的書,被認為是一種極高的榮耀。
那些充滿人性的詩句擊中了他的內心,那些詞彙把人類的情感與想象力推到了極致,與他曾經讀過的所有作品都不一樣。
朝鮮的任何文字作品都必須遵守 《主體藝術理論》,那本書有好幾卷,條條框框多如牛毛,就像是一本厚厚的刑法書。
國家文藝審查委員會負責對所有作品進行審查,所有偏離航向的作品都不能出版發行,而寫作離經叛道文字的人會被監禁。
在這種模式下,朝鮮的文學作品充斥了空洞的詞彙,肉麻的吹捧,簡直不忍卒讀,所以面對拜倫詩歌的衝擊,張振成是無力抵抗的。
他一遍又一遍閱讀拜倫的史詩《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和《海盜》,《海盜》的主人公康拉德是一個桀驁不馴的海盜頭子,他與同夥常年在地中海的小島上過著放蕩不羈的生活,可當他得知土耳其軍官塞耶德想武力攻打他們的島嶼時,他毅然離開情人,混入塞耶德軍中,準備伺機煽動士兵搞兵變,可他運氣不佳,兵變沒搞成,自己反倒被抓了,雖然機智勇敢的他最終越出牢籠,返回小島,但他的愛人卻因聽信他已被害的傳言而傷心離世。康拉德大哭一場,從此也在海島上消失,不知所蹤。
張振成為海盜康拉德的命運而揪心,一個窮兇極惡的海盜居然讓他產生了強烈的共鳴,他第一次覺得,除了將軍大人之外,康拉德也是個英雄。原來這個世界上有很多英雄,不只將軍大人一家人。
張振成的興趣由此發生了轉變,音樂家的夢想被作家取代了,他急需一個好老師來指導他,幸運的是,著名詩人金相歐的外孫女李秀蓮是他的同班同學,週末的時候,他去金相歐家玩耍,金相歐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個聰明伶俐的少年,他答應教張振成寫作。
朝鮮有三大詩人——李秀福,金哲,金相歐。他們的代表作分別是《為了我唯一的祖國》,《母親》和《我的祖國》。雖然這三首詩都是在歌頌金家父子,但從文學的角度來看,金相歐的作品在文字和表達技巧上更勝一籌。
金相歐也是日本僑民,但他接受過大學教育,從日本回來後擔任黃海省一家報社的副總編輯。當金日成到黃海省視察時,金相歐替他撰寫了演講稿,這份稿件令將軍大人十分滿意,於是金相歐晉升為朝鮮作協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在朝鮮,命運最會戲弄一個人。金相歐升的快,跌的也快。 他被嫉妒者舉報,說他在日本期間和親日派漢奸來往密切,於是他被放逐到農村,在那裡做了十五年農民。
終於有一天,金日成想起了金相歐,他懷念那個年輕作家的演講稿,他甚至已經忘記了金相歐被驅逐到農村的事,金相歐隨後被召回平壤,他不負眾望,很快創作出了抒情詩《我的祖國》,讚揚金日成這個人才是他真正的祖國。雖然個人和祖國劃等號有點古怪,但這首詩明顯贏得了金日成的歡心,他下令全國學習這首詩。
金相歐又一次被命運的眷顧,他被任命為統戰部101辦公所第五科科長。從那時起,他只為兩個人服務,那就是尊敬的將軍大人和他的兒子。
在張振成訪問金相歐家的時候,金已經從統戰部退休了,但由於他在文學界的地位,他仍然是101辦公所的名譽主任。雖然他沒有實權,但誰也不能輕視他。
金相歐高大的身材和威嚴的面容留給張振成深刻的第一印象,他家住在大同江沿岸的一棟大樓的十二層,開啟窗戶就能看到美麗的江水,這明顯是個好地段,可這樣房子卻連供暖系統都沒法保證,張振成進入房間的時候,感覺房間裡比屋子外面還冷,他不禁一哆嗦。
金相歐的妻子急忙取出一件大衣讓他披上,他驚訝的發現衣服上有三個香菸燙出來的洞。
金相歐感嘆道:“小夥子,我們都已經習慣屋子裡的這種寒冷了,平壤的管道通通老化了,天天爆管,我這棟公寓居住的全是勞動黨的高階幹部,可我們還是享受不到熱水與暖氣。”
最要命的是,金相歐腿腳不好,但那頂樓並沒有電梯,他不得不一天到晚呆在屋子裡,形同拘禁。所以他看到年輕人來找自己,總是特別開心。
張振成和金相歐越聊越投機,簡直成了忘年交。當兩個人談論家鄉時,金相歐忽然大哭起來。
1980 年代初,當局認為殘疾公民是平壤這座美麗城市的不和諧音,於是將他們集體驅使到鄉下。金相歐的唯一女兒就是個殘疾人,她被攆回了黃海省的家鄉,這個女人就是張的同學李秀蓮的母親。
張振成會將自己的習作交給金相歐評述,當他看到這個小夥子嘗試寫出的史詩時,不由得開懷大笑起來。他知道張是在模仿拜倫,但還是很欣賞張的作品。
他揪著張的耳朵小聲說道:“如果你要是寫什麼我的祖國母親啊,我的將軍大人啊之類的詩,我是懶得看的,我喜歡你對愛情和人性的描述。你是個誠實的孩子,始終忠於自己的內心,這就是我喜歡你的原因。”
金相歐的鼓勵讓張振成充滿信心,他逐字逐句的輔導更讓張振成受益匪淺。
在金相歐生命的最後兩年,統戰部不斷懇求他,希望他能寫出更多的詩句,可他拒絕了,只有張振成知道真實原因是什麼,這個著名的詩人在最後的的生命時光裡選擇了與良知同在。
由於金相歐的推薦,張振成的作品才得以透過宣傳部向金正日提交。張振成才交了好運,成為日後的“欽受者”。
很久很久以後,張振成依然記得平壤藝術學校黨委書記舉著金正日的感謝信,當著所有教職員工和學生的面表演自己的場景。書記激動的大聲說道:“我很高興我們學校有這樣一顆明珠,”說畢,書記用力擰了一下他的耳朵,他痛的差點在臺上大聲哭出來。
1992 年,金相歐因為肺結核在金萬玉醫院的高幹病房去世,儘管那是平壤最好的醫院,卻連治療肺結核的異煙肼片都開不出來。
張振成去見了金相歐的遺孀,按照朝鮮傳統習俗,他向她深深鞠了一躬。以表達對金相歐的無盡感謝。
即使在生命的最後階段,金相歐都不忘記為張振成鋪路。所有幹部在臨終前都必須簽署一份忠於將軍大人的檔案,以保證他們死後還能一心一意輔佐大人。金相歐在這份檔案里加入這樣一段文字:我的未完成作品將由我的兒子和學生張振成共同完成,他們是朝鮮最值得信任的詩人。
又是因為這段文字,張振成被招募到了統戰部工作,成為炙手可熱的核心作家團的一員。
本來,勞動黨要求統戰部的工作人員必須是文科專業的本科畢業生,音樂專業不在此序列。可為了張振成能進統戰部,勞動黨竟然免除了正當程式。他先是於
1996年9月被錄取到金日成綜合大學的文學和語言學院,然後以出借的方式到統戰部做試用期工作,等到一年後畢業,他便正式名正言順轉正。
在這個聰穎少年的成長之路上,崔亮和金相歐這樣的恩師不但給與了他最初的啟蒙,更是提高了他的精神境界,讓他意識到真實世界就是一個萬花筒,遠比單調的朝鮮更為有趣,在那個世界,有數不清的人比將軍大人更偉大,他們創造出文明和科學,讓所有人活的更富足,更有尊嚴。
而那個世界,才是他內心真正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