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汽車、儲能等行業蓬勃興起,作為基礎材料的鋁板帶箔需求正在持續提升,永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傑新材”)也由此站在了時代發展的風口。
永傑新材專業從事鋁板帶箔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主要應用於鋰電池、車輛輕量化、新型建材和電子電器等下游領域。憑藉卓越的產品競爭力、領先的核心技術優勢,永傑新材已成為行業領軍者,2013年和2019年連續兩屆被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評選為“中國鋁板帶材十強企業”。
目前,永傑新材申報上交所上市已取得重大進展,2月28日,公司正式啟動申購程式,即將登陸資本市場。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永傑新材將進一步加大核心業務領域的投入,鞏固和拓展市場份額,向著更高的發展目標穩步邁進。
業績穩健前行
報告期內累計營收超過230億元
自2003年成立以來,永傑新材已在鋁板帶箔行業深耕20餘年,建立了完善的產供銷體系,形成了成熟的業務模式。
一方面,憑藉高效的研發和供應體系、優良的產品綜合性能,永傑新材取得了大型客戶長期的認可,如公司與大型央企客戶中建材合作已15年,與上市公司蔚藍鋰芯、麗島新材等合作已10年之久;另一方面,伴隨著新能源鋰電池市場需求擴大,公司也獲得了比亞迪、寧德時代、科達利、震裕科技等客戶資源。
這些優質客戶資源為永傑新材帶來了穩定的訂單和收入,使得公司近年來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經營業績穩健提升。
2021年—2023年及2024年1—6月(以下簡稱“報告期”),永傑新材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63.03億元、71.50億元、65.04億元和37.32億元,累計收入超過230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39億元、3.54億元、2.38億元和1.64億元,累計淨利潤近10億元。
目前,永傑新材經營業績仍處於快速增長階段。2024年全年,公司營業收入已達到81.11億元,同比增長24.71%;歸母淨利潤達到3.19億元,同比增長34.28%。如此亮眼的財務資料,彰顯出公司在經營管理、市場拓展等方面的卓越能力,為其在行業中的持續領先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3年,永傑新材實現鋁板帶箔出貨量32.07萬噸,產品出口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資料顯示,2021年—2023年,公司產量佔行業總產量的比率分別為1.76%、1.68%和1.72%。
深入剖析其營收結構,鋰電池領域無疑是推動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引擎。報告期內,公司來自鋰電池領域產品收入佔比分別為21.45%、44.21%、40.28%和42.05%。得益於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火爆增長以及儲能產業的迅速崛起,自2022年起,鋰電池領域產品便成為公司銷量和收入佔比最高的應用產品系列。

在鋰電池業務領域,公司生產的“鋰離子動力電池結構件用鋁合金板帶”被工信部認定為“製造業單項冠軍產品”。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出具的證明,2021年—2023年,公司是“鋰離子動力電池結構件用鋁合金板帶”產品市場佔有率國內第一的企業。

核心技術築壁壘
產品開發貼合客戶需求
永傑新材之所以能夠在鋁板帶箔行業脫穎而出,其擁有的核心技術功不可沒。這些技術優勢不僅為公司築起了堅實的競爭壁壘,更是推動公司持續創新發展的核心動力。
公司針對客戶需求形成了合金最佳化技術和工藝技術。合金最佳化技術主要是透過材料基礎研究,以不同合金構建鋁板帶箔基本效能,永傑新材應用該技術對工業純鋁或回收鋁進行合金成分調整,以生產具有良好綜合性能的合金材料。
例如在生產“電芯殼體”產品時,公司以3003標準合金為參照體,調整、最佳化Mn、Fe、Si等主要合金元素含量,使得產品制耳率指標相對參照體的<5%提升到<2%(1.2mm厚度),較好地減少了衝壓過程擦傷、粘模等現象出現,有效提升殼體表面質量。
此外,公司還以合金最佳化技術為基礎,實現了回收料的保級利用、低碳化生產,在熱軋鑄錠環節使用一定比率回收鋁,以滿足公司和部分客戶降碳要求,該類鑄錠已應用於陽極氧化料(電子電器領域客戶需求)等品質要求較高產品中,並在蘋果等國際知名品牌最終產品中予以應用。
工藝技術是永傑新材的另一大技術優勢。針對不同用途的產品,公司在多個工序環節予以研究與探索,形成了相對完善的工藝技術體系。
例如鑄錠及鑄軋階段的“熔體淨化技術”,透過爐溫控制/減少鋁合金熔體中雜質產生,以合理熔化、靜置時間降低有害物質的產生,以及採用去渣、除氣工藝除去雜質和氫氣,目前公司可將雜質顆粒直徑控制在5μm以下、含氫量控制在0.11ml/100g以下,與跨國公司產品指標基本一致。
永傑新材高度重視研發創新,堅持“研發先行”的技術發展策略,保持對研發與創新的投入。報告期內,公司在鋰電池、車輛輕量化、新型建材、電子電器等主要客戶領域先後開展了近50項新產品開發,部分產品較好地貼合了客戶技術和工藝進步需求,部分產品為公司攻克技術難點、進入新客戶市場創造了良好的基礎。
報告期內,永傑新材的研發投入分別為2.09億元、1.92億元、2.19億元和1.38億元,合計研發費用超過7.5億元。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擁有32項發明專利、23項實用新型專利及1項境外專利。目前公司34項產品已獲得省級工業新產品認證、2項產品被評為浙江省優秀工業新產品、3項產品獲得浙江製造“品”字標,自主研發的“1A25”鋁合金已在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註冊。

市場前景廣闊
藉助資本擴大朝陽產業佈局
永傑新材的產品主要應用於鋰電池、車輛輕量化、新型建材和電子電器等領域,這些領域均與我國“雙碳”目標高度契合,屬於國家重點推進的朝陽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作為鋰電池結構件的重要基材,2023年國內僅方形動力鋰電池結構件所需鋁板帶量約為79.0萬噸~107.2萬噸,預計2025年將達到122.5萬噸~166.3萬噸,期間年複合增長率約為24.5%;2023年綜合性能要求較高的新能源鋰電池正極集流體鋁箔用鋁箔市場需求為50.2萬噸~66.9萬噸,預計2025年將達到100.8萬噸~134.4萬噸,期間年複合增長率約為41.8%。
永傑新材作為鋰電池用鋁板帶箔的重要供應商,將充分受益於這一市場增長趨勢,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而永傑新材也將充分利用此次IPO的機會,加強在鋰電池領域的佈局。
按照上市計劃,永傑新材擬向4個募投專案投入募集資金20.89億元,其中約13億元用於“年產4.5萬噸鋰電池高精鋁板帶箔技改專案”“年產10萬噸鋰電池高精鋁板帶技改專案”。
上述兩大專案達產後,預計因技改帶來的產品結構變化,將新增鋰電池領域的鋁板帶箔出貨量約13萬噸,較2023年公司在該領域的出貨量12.12萬噸增長107.17%;新增淨利潤約2.7億元,公司產品在鋰電池領域的市場競爭能力和市場地位將得到有效增強。
車輛輕量化是汽車行業實現節能減排和提升效能的關鍵路徑,鋁板帶箔在該領域的需求持續攀升。2023年,永傑新材來自車輛輕量化領域的主營業務收入佔比為9.63%。按鋁板帶箔產品佔歐洲車用鋁量的18%測算,2025年我國傳統車型對鋁板帶箔產品需求約為80萬噸,較2020年增長27萬噸,期間年複合增長率8.8%。
建築裝飾行業是鋁消費的重要下游領域,2023年,永傑新材來自新型建材領域的主營業務收入佔比為18.55%。近年來,鋁板帶箔產品憑藉其優良的綠色特性和不斷提升的市場接受度,在建築裝飾領域的出貨量保持相對穩定。以鋁板帶箔為基材加工的鋁鎂錳屋面板、鋁蜂窩板等新型建材已被廣泛應用於體育場館、會展中心、機場、高鐵站、地鐵站等大型標誌性建築的屋面、內外牆材料及全鋁傢俱等。
鋁合金材料由於其具備輕量化、成本低、散熱快等特性,在3C電子和家電等電子電器領域應用廣泛,2023年,永傑新材來自電子電器領域的主營業務收入佔比為23.40%。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電器產品生產國,我國電子電器相關行業發展狀況良好,從而帶動了相應行業對鋁板帶箔產品的需求提升。
展望未來,永傑新材正面臨下游應用領域持續發展的戰略機遇,按照招股意向書所述,公司將抓住有利時機,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拓展市場空間,滿足相關領域對鋁合金板帶箔的高質量需求,努力將公司打造成為世界一流新能源鋁合金引領者。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文/鄭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