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背後供貨商“鋁板帶箔”細分龍頭永傑新材將登A股

新的篇章正在開啟。

2月28日,永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傑新材”,603216.SH)正式開啟申購,確定發行價為20.6元/股,距離上市只有一步之遙。
成立於2003年的永傑新材一直專注於鋁板帶箔,早期產品被廣泛應用於筆記型電腦、液晶電視背板等領域,此後憑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逐步切入新能源賽道,近年來聚焦鋰電池鋁材領域,已經在細分行業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競爭優勢。
一方面,永傑新材的產品已經順利進入寧德時代等全球前十大動力鋰電池製造商的供應鏈體系,獲得龍頭企業的認可,形成足具規模的業績。
2024年,永傑新材的收入、歸母淨利潤分別為81.11億元、3.19億元。
另一方面,永傑新材的產品在鋰電鋁材細分行業也已經佔據一定的市場份額。2021年至2023年其“鋰離子動力電池結構件用鋁合金板帶”市佔率位居第一名。
作為國內鋰電池鋁材細分市場的“隱形冠軍”,永傑新材以技術護城河、產業鏈深度繫結等優勢,在新能源與高階製造融合的歷史機遇中,吹響了進發的號角。
隨著新能源汽車和鋰電行業的持續景氣,行業對鋁板帶箔的需求不斷增長,永傑新材的業績增長空間正在被逐漸開啟。
上市後,永傑新材又將帶來怎樣的驚喜,市場正在拭目以待。
技術壁壘鑄就護城河
永傑新材主要從事鋁板帶箔的研產銷,具體可分成鋁板帶和鋁箔,主要用於鋰電領域。
2023年、2024年上半年永傑新材產品應用於鋰電領域所產生的收入分別為26.12億元、15.56億元,佔比均在4成以上。
從產品類別來看,鋁板帶是主要收入來源,2023年、2024年上半年分別創收58.28億元、32.55億元,佔比均在8成以上。
目前永傑新材的鋁板帶主要應用於包括電芯外殼、蓋板等在內的鋰電結構件、輕量化等領域。
寧德時代、比亞迪和中創新航等均是永傑新材的鋁板帶終端客戶。
報告期內,永傑新材不僅以一級供應商的身份向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全球頭部動力鋰電池生產商供貨;還作為二級供應商,與國內主要鋰電池結構件製造商科達利、震裕科技、長盈精密等合作。
這背後亦是頭部廠商對於永傑新材技術能力的認可。
永傑新材生產的動力鋰電池結構件鋁合金材料和正極集流體鋁箔,所對應的力學效能和表面質量等綜合性能已達到或高於國家標準要求。
以永傑新材的方形動力鋰電池板帶產品為例,其用於衡量成型要求的指標制耳率、杯突值、斷後伸長率分別為≤4.0%、≥8.50mm、≥8%,顯著優於國標要求的≤5.0%、≥7.00mm和≥4%。
不僅如此,寧德時代、比亞迪等主要動力鋰電池供應商一般1-1.5年會對基材提出更高的要求,這都給相關廠商帶來更多挑戰。
但永傑新材的產品在個別指標效能上甚至高於客戶要求。例如客戶對於防爆指標中的“規定非比例延伸強度”要求為≥130Mpa,但永傑新材相應指標的數值可達到≥135Mpa。
永傑新材的“鋰離子動力電池結構件用鋁合金板帶”已被工信部認定為“製造業單項冠軍產品”,中色加協亦證明該產品2021年至2023年的市佔率位居第一名。
截至2024年6月末,永傑新材已有56項專利,曾參與國家、行業(團體)標準數量合計達到10項。
除了鋁板帶,永傑新材的核心產品之一還有鋁箔,主要被用作新能源鋰電池的正極集流體用鋁箔,以及消費鋰電池正極集流體鋁箔和軟包鋰電池的封裝材料——鋁塑複合膜用鋁箔,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分別創收6.56億元、4.45億元。
目前永傑新材的鋁箔產品已進入明冠新材、璞泰來等國內主要鋁塑複合膜生產企業;並進入了包括比亞迪、孚能科技、ATL等在內的國內主要軟包鋰電池企業的供應鏈體系。
從技術指標來看,永傑新材的鋁箔產品效能同樣高於國標和客戶要求。
例如用於衡量“動力鋰電池正極集流體鋁箔”表面品質的指標中,表面潤溼張力(10-3N/m)國標、客戶要求均為≥30,但永傑新材的相應產品可達到≥32,更高指標值也意味著正極材料附著穩定性更強。
永傑新材的產品進步不止於此。
在專案儲備中,永傑新材的“動力鋰電池正極集流體鋁箔”以不斷最佳化的化學成分和製造工藝,實現鋁箔(厚度<15μm)20天左右即達到效能穩定態,較原先的60余天已大幅降低。
乘風行業復甦
儘管2023年以來下游鋰電發展相對較緩,行業出現明顯“去庫存”的訊號,導致永傑新材的當期業績增長面臨壓力,但這一境況已經有所好轉。
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調研的資料顯示,2024年中國鋰電池出貨量為1175GWh,同比增長32.6%。
其中,同期動力、儲能、數碼電池出貨量分別為780+GWh、335+GWh、55+GWh,分別同比增長了23%、64%、14%。
受益於下游市場的復甦以及自身技術的進步,永傑新材2024年的業績也有了大幅增長。
據審閱報告,2024年永傑新材的收入、歸母淨利潤分別為81.11億元、3.1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了24.71%、34.28%。
市場機構對於2025年鋰電發展持樂觀態度。
據GGII預測,2025年中國儲能電池出貨量將在1400GWh以上,或較2024年增長近2成。
“鋰電行業預計將在25Q2迎來三年來第一次供需形勢的扭轉。”中信建投指出,“供給側經歷2年的價格下行當前已見底,根據我們的測算,預計在年底及25年Q2末開始,行業供需形勢將有效扭轉,進入價格修復區間。”
東莞證券分析師黃秀瑜亦指出,預計隨著落後產能持續出清,鋰電池行業供需關係將進一步改善,優質產能利用率將提升,行業盈利有望向上修復,並將驅動材料體系和裝置環節的迭代升級。
據永傑新材預計,2025年一季度收入可達到18億元-21億元,同比增幅為7.87%-25.85%;同期歸母淨利潤為0.68億元-0.85億元,同比增幅達到2.15%-27.69%。
在鋰電池需求持續、快速增長的背景下,永傑新材計劃進一步擴產,將募投資金用於“年產4.5萬噸鋰電池高精鋁板帶箔技改”、“年產10萬噸鋰電池高精鋁板帶技改”專案的建設。
這兩專案達產後,永傑新材預計將增加5.5萬噸的整體產能,相比2023年30.5萬噸的產能增長18.03%;同時因技改帶來的產品結構變化,將新增鋰電池領域的鋁板帶箔出貨量約13萬噸。
這都將進一步增強永傑新材在行業內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鋰電,永傑新材也在其他行業持續發力。
陽極氧化料正是永傑新材近年來所取得的技術突破,其已經在相關領域實現有效進口替代,目前主要被應用在3C產品的外觀,並進入了包括蘋果、華為等供應體系。
千帆競發春潮湧,百鍊成鋼志如磐。
此番上市,永傑新材不僅可以藉助資本市場的平臺募投擴產,提升市場份額,同時也可以進行持續的技術創新,滿足下游客戶多樣化的需求。
上市只是起點,永傑新材的輝煌篇章才開始。
*以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刊登平臺之觀點。使用者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相關文章